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7期   作者:覃平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建筑工程的经验累积,

        覃平
        身份证号:45223119841217****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建筑工程的经验累积,而一个建筑工程要取得成功,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不可或缺。工程管理作为建筑业的建筑统筹工作,随着建筑行业集约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协同有效的建筑项目在实施前,必须有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工程管理就是一个指导工程项目各个方面的全过程参与,并最终以确保建筑安全、优质施工、准时交工为目的,实现建筑企业效益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工程质量
引言
        建筑工程涉猎范围较广,需要应用专业人员与科学管理模式来管理。当前时期,建筑工程观念陈旧,评价方法较为单一。面对这一现状,建筑企业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力争通过管理模式与思维的创新,不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从而有效满足人们需求。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建筑工程管理期间,创新模式的应用便于建筑企业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特别是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借助管理创新得到优势资源,便于对建筑工程及管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在应对市场竞争期间,一定要确保操作有序合理。面对眼下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有必要加强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便于在适应新形势期间,合理分析眼下建筑市场中的创新管理要求,帮助建筑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最佳主动权。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后,可以促进建筑企业朝着健康方向不断发展。另外,在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期间,还能有效落实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应对复杂市场,便于获得相应发展优势。此外,在贯彻现代化管理理论期间,还能有效降低工程管理风险,便于为建筑企业获得长久经济贡献力量[1]。
        1.2合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多以传统管理方法为基础,这主要是在发现传统管理模式问题后提出的,管理模式创新方向和内容固定。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在落实新的管理模式期间,便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地优化配置。建筑施工企业在应用新管理模式期间,便于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和方向有效结合,然后制定最佳规章制度,便于将人力和智力等资源结合起来,接着与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合理优化资源分配结果,逐一细化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2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时,要创新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创新人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实现对整个企业都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理念,从长远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考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使建筑工程管理每个方面的水平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项目协调发展。管理机制是促进项目建筑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其可以对施工过程中进行规范,能够减低施工成本,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合理控制。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建筑企业的发展,在每个阶段,要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更新,完善管理体系,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2]。由此可见,职能部门在具体作业期间,要依据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情况,构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标准体系,结合具体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与行业相符的管理机制和标准。通过对各种合理的管理机制进行应用,使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落实人事制度的义务和责任,对于工作良好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对合理的奖惩机制进行应用,调动施工人员的热情,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能够相互配合,确保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2.2加强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依据自身情况,构建创新的管理系统和标准化系统,通过对创新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要提高对信息技术内容的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的应用,完成对建筑项目建设中各种风险的预测和预防。建筑企业要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树立与时俱进理念,对理念进行不断更新,在管理、发展、创新、考核等多个方面加以突破和创新,由被动转为主动,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机制进行探索,依据探索结果进行建设,在新模式、新价值的联合运作和管理方面都具有丰富经验,进而增强建筑机构的神圣性和使命感,提升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同时,要通过合理方式对建设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行挖掘,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管理的总体结构进行改善,优化优质资源配置,进而促进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实现项目科学管理[3]。
        2.3提升作业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作业人员素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以及管理作业的开展也可以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升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定期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时,要定期为建筑工人提供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各项知识内容的全面培训,进而使建筑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保证专业人员能够达到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进而使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应的管理作业,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2)实施带证书的岗位管理制度,进而确保单位内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内部,建设一支综合能力过硬的团队,团队中的作业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而且也要具有较强的道德素养,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可以胜任相应的工作。(3)项目建设企业要培养施工人员在建筑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完成专业人员的培养后,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方式对作业人员的能力进行检验,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如果作业人员未经过考核,要继续对其进行培训,直到作业人员经过考核后,才能让其进入到工作岗位。
        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发展前景
        建筑行业发展主要展现在建筑企业数量增长与规模扩张中,因建筑企业技术水平与资金实力相差较大,因而会对建筑企业市场地位与竞争力产生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因在于产品质量是否能有效满足用户需求。再者,在经济与技术快速发展期间,建筑工程中客户对建筑风格、质量、舒适度等方面要求不断提升,所以上述原因都会对建筑企业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另外,受到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工程管理自动化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上述技术既能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方法,还能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总体而言,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创新是行业发展主要趋势,且这一模式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4]。
        结束语
        总之,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性,并以科学管理和科技化管理为主导方向,定向开展工程管理创新,迄今也有部分项目借助此工程管理创新提升工作效能,在未来应当不断将工程管理创新进行普及,并为日后的工程建设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郄岩.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4):64-65.
        [2]张松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3):138-139.
        [3]刘文涛.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南方农机,2019,50(06):230.
        [4]周家祥.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09):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