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8期   作者:刘思宇
[导读]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内人口与机动车数量正逐渐上升。
        刘思宇
        盐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宁夏 吴忠 751500
        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内人口与机动车数量正逐渐上升。数据表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汽车总量为2.29亿辆,全国因交通堵塞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700亿元,这是由于传统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道路设计问题给城市发展形成了阻碍
关键词:道路设计;常见问题;设计方法
引言
        市政道路的合理规划能够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助力。目前,前瞻性的道路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提升居民幸福度的关键。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设计是道路建设的第一步,合理的道路设计并非单纯拓宽路面、增设线路,更重要的是用合理的城市规划结合道路建设的新方案探索市政道路建设的美好未来。市政道路的设计规划应当满足于城市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基本发展需求。
1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给市政工程管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但是由于城市市政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从而影响到道路施工的质量。针对道路工程建筑的基本情况,应该怎样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们以及社会的利益,是目前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城市道路建设可以稳定发展与进步。
2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2.1安全性
        出行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及政府各部门之间最为关注的城市市政道路交通问题,对社会和谐与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部门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需要特别注意对道路运行安全这一方面严格管控,使市政道路满足持续性车辆通过安全需求。
        2.2快捷性
        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居民对出行便捷程度有更高的要求。快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路通行效率高、速度快,堵车路段少;二是线路铺设更加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居民不同目的地的出行需求,即系统化的城市交通网基本建成。以上二者共同助力市政道路的快捷通行。而二者的实现均离不开科学的道路设计和整体规划。
        2.3改善城市环境
        环境保护与治理当前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降低城市自身的渗水性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设计部门需要切实将环保理念加入到道路设计中,制定出合理的环保措施,有效降低车辆运行与道路本身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2.4经济性
        市政道路的建设应基于经济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在道路设计环节应合理控制成本,道路的规划要以具体需求为基准,用有效的资金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论是对原有市政道路的二次改造,还是对新兴路段的规划设计都应以车流量、人流量和实际使用率为依据,既要满足一定时期内发展需求,又要避免过度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应尽量降低对周围建筑和商铺的破坏,一方面旨在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在于控制建设成本。
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1设计经验与设计理念存在弊端
        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主要是凭借法律来进行控制,这一办法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市政道路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但是市政道路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发生变化,其建设施工就会产生很多新的麻烦,很容易发生无法可依的现象。

所以在目前的市政道路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一定要依照国家相关要求开展工作,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针对市政道路工程当中的疲劳损伤分析仍处在部分研究阶段,但是伴着市政道路工程的迅速发展,混凝土对道路工程所造成的疲劳损伤影响逐渐被有关工作人员所关注。因为市政道路工程所采用的建设材料一般都不是连续均匀的,在道路工程内部潜藏着肉眼无法观察的不足。随着路面载重的不断增加,缺陷逐渐显露出来,构成疲劳损失甚至裂纹。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阶段,不同市政工程道路的密度、结构和宽度不同,所以设计单位对路网的均匀性也不能准确衡量。
        3.2市政道路设计缺乏全局意识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城市规划经验相对不足。在交通线路的设计与规划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设计者只是简单地对线路的铺设范围、路面宽度、走向进行设计,很少站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上进行全面布局,单一线路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等级道路的结构特点。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不能过于追求建设数量和建设速度,尤其是对于老城区而言,更应关注线路设计、并线和道路交汇。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缓解某一路段的交通压力,通过分流等方式,让道路设计与实际需求相贴合。当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过度重视主干道和城市立交桥的建设,对于支线和次要支路的建设缺乏系统规划,交叉路口成为交通拥堵的重灾区。针对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统筹城市发展特点与需求,让道路规划与城市规划融为一体,把道路建设提升到城市发展的高度上来。设计者则要开拓思维,提升规划的全局性,做好新建线路同原有线路的融合工作。
4改进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对应策略
        4.1健全设计思路
        为了符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要设法增强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而整体质量又源自于设计,由符合道路载重要求转移到工程预期寿命以及工程质量要求上来。为了增强该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设计单位就一定要分析道路的结构设计,尝试发展道路设计的新思想。
        4.2加强对特殊路段路基处理
        路基是道路建设的基础,承载着路面上车辆负荷与路基下地层的作用力,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为切实提高市政道路运行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城市道路规划成本。在进行道路设计时,需根据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该路段通车后的车辆通行数据,科学合理地进行路基设计,使特殊路段道路路基兼顾安全性与实用性。在我国,当前大部分城市基本上是采用软基处理的方式进行路基搭建,过程中需要进行垫层换填、震荡碾压,确保路基含水量与渗水性符合路基使用的质量标准,避免使用时出现严重的路基沉降现象,使工程造价失控。
        4.3重视绿化工作
        在绿化设计过程中,应该采用艺术手法保留不同植物之间其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和道路建设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保留植物自己自身特性的同时采用新的方式进行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具有观赏价值或使用价值的植物景观。实现生态环境美化的同时,还需要对道路进行划分,将植被景观完美的导入行车视线之中,使其与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融合,让工艺美和自然美之间形成完美结合。比如车辆在转弯时,两侧或外侧种植一些形状高大的树木作为路线产生变化的标志,驾驶人员看到后不仅可以保障行车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很好地缓解了驾驶中的疲劳状况。。
结束语
        市政道路的设计是一个全局性工程,包括不同的组织结构和道路等级。设计者在进行规划时应着眼于当下的道路建设需求和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律,深度剖析周围线路网的使用情况,仔细考察沿线建筑,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远洋.浅析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方法[J].居舍,2019(21):109.
[2]朱俊.研究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式[J].四川水泥,2019(03):83.
[3]赵久赓.浅析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方法[J].居舍,2018(35):102.
[4]孙志华.试析城市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67.
[5]哈佳静.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