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管控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8期   作者:常沙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市政工程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在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的通行效率、完善服务功能,有必要对老旧道路进行综合改造。
        常沙
        成武县鸿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市政工程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在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的通行效率、完善服务功能,有必要对老旧道路进行综合改造。文章首先分析了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意义,然后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及施工管控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此在有效解决市政道路通行问题的同时,为城市、社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施工管控;要点
        引言
        市政道路的状况,可以在一定维度上展现其风貌,亦是便捷民众出行,促使经济进步的基本项目。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膨胀,一些原有的道路,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如今的交通需求,道路宽度严重不足,破坏比较严重等等状况频发,因此就需要对其予以改造。而改造的效果如何,与设计的品质有着较为直接的关联。如若设计成果不合理,自然就会降低改造质量,继而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诱发交通事故,可见对市政道路的改造设计及施工管控进行探究是极其必要的。
        1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意义
        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市政道路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有效解决当前通行效率不高以及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对城市旧路进行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在道路设计时设计师不仅需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还要以保护、整治相互结合的方式对道路旧路进行科学合理化改造设计;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下,对各层次结构进行调节,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同时高层管理者要对施工团队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施工操作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从而在确保市政道路使用效益最大化发挥的同时,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2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探析
        2.1路面修复工艺设计要点
        在改造工程中,确保路面修复作业落实到位也是极为必要的。坑槽、裂缝是现阶段改造工程中的常见道路路面问题,两者的修复工艺有所不同。坑槽的修复工艺:施工放样-设置明显交通警示标志-根据路面实际情况使用切割机开槽-浇筑-养护。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为确保修复的有效性,在修补前施工单位工作人员需先打底层油,填充前要清理坑槽,填空时厚度要略微超出原有路面,填充后要进行多次碾压。裂缝的修复工艺:开槽施工-切割-清理裂缝灰尘-灌缝机灌注密封材料-融化材料-沥青泵输送灌注至清理完成的裂缝中。在具体的项目施工中,施工人员不仅需根据裂缝情况调整开槽机深度和宽度,而且在裂缝清理结束后需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填缝材料的灌注,这样才能确保修复的有效性。
        2.2平面设计要点
        对本次改造的道路进行了分析,将当前的线路进行微调,依照城市快速路运行的具体需求优化了局部路段。在道路设计中,将某立交节点作为设计的起点,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并重视合并桥下地面层和桥上立交层的共同使用设计。设计时以双向八车道分离式跨越既有立交为主体,增设左右转向匝道,解决节点各方向的交通流向问题,避免该节点出现拥堵情况。本施工路段存在分布较为密集的建筑物,道路设计中线形的选择方面应更加慎重,遵循原有的整体建筑规划布局,将其良好地融合到建筑物的设计中。
        2.3横断面设计要点
        该改造工程中涉及新建两条双向快速公交车专用道。在道路设计时,快速车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辅道采用双向四车道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计时,宽度控制在3m以上。此外,需要通过现有设施有效地将公交站台和原有人行道进行衔接,横断面红线宽度设计在60~66m之间。
        2.4路面改造设计要点
        路面的主要材质为沥青或是水泥混凝土。

在改造设计时,应根据交通量预测需求重新进行路面结构计算,根据路面破坏情况,将沥青路面全线或是局部予以铣刨后重新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病害处治或是处置后进行白改黑。必要时候也应该对路面基层和底基层进行重新铺设。此外,在路面改造设计时,还应该做好新、老路面之间的衔接设计,预防出现沉降不均匀现象。
        3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管控要点探析
        3.1施工过程的管控
        市政道路改造项目往往工程体量较大,施工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是一个庞杂繁复的系统工程。一般这样工程的施工过程基本采取多线并行、同时作业的模式,为确保施工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各个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重要的项目环节在施工之前,有必要由技术骨干按照工程质量验收要求制作样板,并以实物样板对参与该项目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大家都掌握了技术规范和操作要领之后再展开全面施工。每个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结构类型、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都不尽相同,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项目建设,灵活掌握工程进度,对整个施工作业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尤其要注意工程的关键工序和薄弱环节。
        3.2路面防水防护处理的管控
        工程在进行到路面建设施工时,就需要对路面的防水进行最大程度强化,主要是为了防止渗水导致钢筋腐蚀,并且混凝土融入大量的水也会产生膨胀效果,要使施工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恶劣影响。由此看出,路面的防水处理非常重要,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要进行一系列的防水处理,在路面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以后,通过钢刷的应用与时间的控制来提升路面的摩擦力度,并且在此之后及时处理路面所产生的波纹现象,最大程度使道路的使用时间延长,工程的质量达到最佳。
        3.3施工基地的养护管控
        地基的有效处理与养护是为了确保道路交接部分的质量。如果装机的回填材料没有达到要求,就会导致侧向流动,产生桩基位移的情况。与此同时,桩基类型的选取也要根据施工工程的整体设计而定,例如:人工基桩、钢筋混凝土基桩或者混凝土基桩等等,每一种基桩在施工过程中,基桩的内部绝不可以产生缝隙,需要控制好性能,要根据实际应用来进行类型的选取。施工过程中重点是提高压实的程度,确保施工后路面的稳定性,避免衔接部位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材料的选择最合适的是半刚性质。
        3.4管理人员素质的管控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质量需要通过严格的监管制度来保证,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合格的工程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应对其监管职责铭记于心,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把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同时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执行行业规范,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之一,是所有城市规划蓝图展开的先期条件,担负着城市交通过境、集散、服务功能,决定着城市及地区的运转效率,影响着居民的出行舒适度、地区经济的发展乃至城市愿景的实现。市政道路设计的核心任务是依托于现行规范及标准,结合上位规划,通过精细化的设计,对下阶段的施工进行指导。而在规范允许的情况下,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念的革新,尤其在地区发展有别的情况下,面对模棱两可的情况时,寻找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应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李万里,张晓可.复线隧道接入城市核心区路网设计要点探讨——以重庆市大学城复线隧道和红槽房立交设计为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7):112-113.
        [2]黄延.城市道路有机更新工程设计实例分析及要点探讨[J].城市建筑,2015(2):306.
        [3]邹可心.论述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法与注意事项[J].科学技术创新,2013(22):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