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8期   作者:陈玲1 张立平2
[导读] 现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人口急剧增加、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较好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城市学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智慧城市规划理念逐渐获得较高的认知度,如何进行智慧城市下现代化城市规划,是如今需要讨论的问题。
        陈玲1 张立平2
        杭州建岚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2.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 现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人口急剧增加、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较好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城市学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智慧城市规划理念逐渐获得较高的认知度,如何进行智慧城市下现代化城市规划,是如今需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城市;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
引言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促进发展下,愈发使得智能城市建设更加趋于现实化,因此,如何快速将这些新型技术与当前我们国家的城市规划建设相融合发展,将会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智慧城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规划与设计是实现该目标的必要工作,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而言具有引导作用。对此,需要由专业人员参与到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确定关键要点,以新型管理理念为引导,充分顾及居民生活、政府管理、企业发展、生态维持等方面的需求,将其融合为整体,发挥出智慧城市的功能作用,从而推动城市走持续性发展之路。
1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智慧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呈现出更多的智能化、快捷化、简便化等特点,毫无疑问在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各类新型技术,例如数字化技术、云计算以及最新的物联网技术等。在上述新型技术的加盟下,最终使得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使得规划设计、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的管理与监督等方面越来越趋于智能化,所以智慧城市又可以称之为数字城市、信息城市以及智能城市等。与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相比较而言,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将逐渐向集约式利用模式不断转变,并最终实现民众、城市管理者、城市决策者等多者之间的联系。首先,对于城市中的普通民众而言,未来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能够愈发体现出以公众参与为核心、不断能够体现出民众心声的各类渠道,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强城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并且在信息化更加公开透明的前提下,使得民众积极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其次,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会很好地帮助其管理者对城市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并且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城市中的问题进行收集与反馈。最后,智慧城市必然要突出知识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使得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更合理的规划决策,并能快速对城市中的各类建设力量进行集约化调度管理。
2智慧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原则
        智慧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应用原则,主要是预见性原则、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城市规划平衡性原则。智慧城市下现代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三个原则。智慧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应用的预见性原则,指的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辅助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为规划决策做一定的数据支持,最后使公共权力和市场资本满足城市居住者的需求。城市规划的平衡性原则,具体包括实现城市经济平稳发展、保障居民基本住房、完善教育相关基础设施、确保公共安全、提高医疗事业能见度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等目标。可以说,智慧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和城市规划的平衡性原则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效率提高并且充分发挥管理城市的重要作用。在智慧城市理论的应用过程,城市规划设计相关人员,应该积极采用系统动力学交互模型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长期有效的动态预测。
3智慧城市下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
        3.1全面收集相关资料
        以立项书为导向,设计人员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料,以便给智慧城市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首先,广泛收集各类与智慧城市建设有关的基础资料,例如城市在各历史发展阶段的城市地图、后续的发展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人文底蕴、可利用资源等,保证收集材料具有覆盖面广、内容精准的特点,通过此类资料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开启全方位认识城市发展与规划需求的“大门”,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其次,收集访谈资料,主要涉及到的是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类资料,较典型的访谈对象有发改委、城市交通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发言人,通过对其发言资料的收集能够掌握更契合实际的资料。在获得上述资料后,设计人员需将其整理到位并分别做好标注,将其分类保管,以便后续使用。
        3.2功能设计
        智慧城市设计要以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为引导,保证城市管理与运营的质量,以便在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新型的生态社会,在保持城市发展优势的同时积极吸引外界投资者,从而丰富城市的商业活动形态,此过程中还应发挥出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利用安全可靠的运行机制推动系统的运行。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功能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①交通管理系统,例如安全监控系统、市政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等;②通信设施,如城市通信线路布设形式、移动通信基站等;③电子政府和产业发展类,较典型的有城市管理系统等;④公共服务,面向公众需求的各项功能,例如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等。
        3.3系统架构设计
        智慧城市规划全流程中,系统架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设计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需严格执行高标准。建设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系统结构,理清其应当具备的典型功能;业务主管的主要工作对象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业务,尽可能满足各领域人员对业务所提出的需求;运营人员负责的是运行管理模式,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动态化调整措施。系统框架的组成中,应兼顾运营、保障和技术架构三部分。以运营架构为驱动力,实现对城市各发展要素的协调管理,深度整合各项信息,在保障架构的前提下客观分析信息、正确利用信息,明确运营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此外,将技术架构与物联网对接,以便实现对城市发展状况的全方位管理。系统架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如下几方面内容:1)运营架构方面以政府、企业及行业为立足点,明确具体的业务类型及业务总量,协调好三者的关系,达到相互协作、共同管理的效果,促进城市运营活动的高效开展。2)保障架构方面深度发挥现有信息共享技术的优势,配套使用信息化设施,从而做好设计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智慧城市运营及管理的风险,保证各运营业务顺利开展,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使职能部门、企业及个体都可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3)技术架构方面在智慧城市的功能体系下,任何功能的实现都必须得到技术架构的支持,在设计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条件,明确各功能系统的接口形式,保证物联网可以有效对接至功能系统,以保证系统架构设计质量为前提,实现各系统的高效对接,以科学可行的技术方法为工作手段,做好系统架构的设计工作。
4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落后的城市规划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需求,应该不断添加新鲜元素于城市规划设计中。智慧城市类型有很多,添加新鲜元素,构建创新型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在明确总体方向和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新鲜元素,不能盲目跟风。除此之外,添加新鲜元素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让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有利于促进本城市发展。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按照不同区域的功能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像商业贸易中心、医疗区域、教育区域、工业园区和居住区等,城市功能的划分的精细程度和专业程度越高,充分说明智慧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束语
        在全球化经济以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未来对于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必然将会愈加的普及,作为一种随时代发展下出现的新模式,加强对该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无疑能够对未来的城市规划设计发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及实证依据。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和未来城市规划发展之间的关系与作用进行论述,对智慧城市下规划设计的要点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从而期望该研究能够为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相关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赵云铎.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2):74-75.
[2]金美岑.城乡规划中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251-252.
[3]姜鹏,郗望,倪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发展展望[J].人工智能,2019(06):105-113.
[4]李军.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52-53.
[5]崔清远.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70.
[6]肖梅,陈岳本,蔡震.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