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维丹
常熟市兴联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工程造价工作是对整个建筑项目建造所花费成本的统计,是为建筑企业进行项目整体核算提供依据的。现如今,我国的工程造价模式从传统的工程定额计价模式,发展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1优点
利于科学管理招投标工作:从投标企业的角度来说,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为投标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中标参考,有利于投标企业开展投标工作。投标企业只需要根据工程量清单记载的内容,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投标即可。从招标企业的角度来说,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很好地提升了招标工作的效率,更有利于招标工作快速、正规地开展。另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省招投标双方的时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有利于科学管理招投标工作,这是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最大的优点。
利于招标人对投资的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为投标人衡量整个建设项目的资金花费提供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招标企业对建设资金的控制力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工程量或是建筑材料、人工劳务等方面出现变化,相应的工程量清单也可以依据变化进行调整,建筑企业可以根据变化后的工程量清单调整工程造价,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建设资金利用率。另外,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招投标工作,招标方可以更加公平和准确地确定中标价格,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招标企业对整体招投标工作的把控力度。
利于增强竞争意识:其招投标工作透明性强,投标企业可以自行根据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也更加方便招标企业衡量投标方的综合实力,从而选取最终的中标方。这种透明、公开的招投标模式,能够避免贿赂以及泄露标底的情况发生,从而更好的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样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环境下,能够有效增强投标方的竞争意识,不仅能够保证整个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保证整个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利于工程风险的合理分担:建筑项目都具有工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风险。在建筑施工期间,不论是工程量的变化,还是建筑材料、劳务人工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但是,工程量清单只需针对变化的因素稍作修改,便可以重新适用于整个建筑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量价分离、风险共担。能够有效调动中小型建筑企业参与建筑的积极性,有利于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
2影响因素
工程量清单的影响:关于建筑工程土建、安装、给排水的设计图纸、说明等;建筑工程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相关的规范要求;其他补充资料。编制工程量清单,能够更好地为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有利于建筑企业对建筑项目整体的施工情况进行管理。所以,保证在建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工程量清单,以更好地辅助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
合同管理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忽略了合同中有关建筑项目质量、成本等因素的审核。因此出现的合同纠纷事件,已经严重打乱了建筑行业的平衡。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施工双方对施工合同的了解,从而有效避免合同纠纷。做好施工合同的管理,做好施工合同的价格管理,也就做好了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所以说工程量计价清单模式是通过影响合同管理,从而影响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
结算价格的影响:建筑项目竣工后,相关部门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结算管理,也就是针对工程施工前后、以及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所有费用进行统计,调整施工前所签订施工合同的合同价格。招标企业在了解以及接受相关条款后,再由承包方对工程进行结算,并将结算结果提交给造价人员,由造价人员核实后进行相应价格的调整。整个工程结算的过程中,都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通过影响工程结算价格,从而影响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
3完善影响因素的相关对策
3.1重视分部分项工程造价控制
为发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价值,建筑工程造价阶段,相关人员还应重视分项工程造价控制,明确其造价要点,从工程施工材料、工程数量、成本投入等防控,强化工程成本管理力度。同时在工程造价中,避免忽视工程量整体,优化建筑工程全过程。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在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时,还应充分考虑分部分项工程各项损耗费用,以便于掌握建筑工程实体项目费用,并按照施工图纸,计算各分项工程中的综合单价。工程造价人员,需在材料、设备等费用价格变化后,根据清单组价模式,重新核定综合单价,计算建筑工程分项工程造价。
3.2确保招投标环节报价的合理性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相关人员应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确保工程报价的合理性,通过相关制度落实,为工程造价的科学管控打好基础。同时坚持公正、公平原则,筛选出技术水平高、工程质量控制意识强的施工方。相关人员应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中,精准审核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通过专业造价人员、技术人员协调,明确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要点,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另外,为确保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合理性,在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人员应注意预防工程量少算、漏算情况,并基于施工图纸、工程实际施工内容,减少工程量清单中的暂定项目,正确描述项目特征,规避建筑工程造价后续的索赔风险。
3.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合同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工程参建方合同签订的完善性,对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效落实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中,施工合同可分为固定总价、固定单价等类型,科学选定施工合同类型,有助于提高工程报价竞争性。
3.4明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控内容
首先,严格审查施工材料、设备,确保所购材料、设备,与投标规划的一致性,对于贵重、用量较大的施工材料,需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范围,落实招标采购形式,避免材料采购超出造价预算。其次,建筑工程中,设计变更会导致工程综合单价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最后,成本核算是建筑工程核心内容,相关人员需在资金拨付中,提前核实工程量,以及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修改后,工程量的变化。从而在拨付款统计、核查结束后,计算建筑工程中,各分项工程施工成本。
3.5拟定工程结算审核方案
建筑工程实践中,相关人员在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在竣工结算环节,拟定工程结算审核方案。相关人员需按照工程施工合同,判断结算方式,可通过判断工程招标总价、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实体工程项目的一致性,考察量价风险。而对于选用固定单价的合同,相关人员应结合工程竣工图纸,计算实际工程量,并根据实际施工与招标时的材料差异调整清单中的个别单价,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工程清单中,水磨石地面施工中,项目特征描述为铜嵌条,但具体施工时却运用塑料嵌条,则需在工程量核算后,根据市场中相关嵌条价格,调整该项清单的综合单价,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为项目后评估提供依据。
4结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工作的控制力度,同时也对工程造价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开展工程造价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启艳,李国太.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J].南方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