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端
广东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基本内涵,然后分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基本内涵
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主要指的是由柱和梁共同组成框架结构来为房屋提供承载力。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建设越发迅速,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建筑用地越发紧张,为了能够节约用地,城市建筑都向着高层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砖墙承重方式无法为高层建筑提供强大的承载力,受重力和负荷的影响,高层化建筑对墙体支撑框架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钢筋工程施工问题
钢结构跨度比较大且钢筋混凝土组合等,因此在建筑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于这些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有针对性解决,要不会造成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出现安全隐患。为此,施工方完成钢筋作业以后,施工人员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并做好其管理工作。若是在对钢筋成品质量进行检验的时候,发现钢筋板扎有问题,钢梁的垫块固定处理不好的话,一定要及时通知施工管理工作人员,重新修复已经完成的钢筋工程成品。如果对存在问题的钢筋工程进行验收的话,会造成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问题,致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不过关,达不到使用的要求,为此不得不进行返工处理,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还会影响施工单位的形象,造成其不能在建筑市场立足,如浇筑的混凝土发生位移,造成浇筑的建筑框架结构和设计尺寸出现偏差,在对钢筋构件进行焊接的时候,会对其稳固性产生影响,造成工程项目出现变形。
2.2建筑荷载问题
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最多的问题是荷载问题,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浇筑完成楼板以后,需要搁置一段时间从而确保其硬化强度大小,若是其硬化强度不达标的话,楼板的承载力就不行;反之,若是硬化强度满足要求的话,则其承载力强。浇筑好的楼板搁置以后其强度不达标的话,会造成其承载力差,最终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不达标。因此,只要发现问题,施工方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楼板承受的压力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为上层楼板,另一方面为施工方,只有楼板承受住压力后,楼层才会质量和安全达标。此外,搭建钢筋工作最终还是靠施工人员落实,因此其专业技能不高的话,会出现问题,影响钢筋框架结构的搭建,造成其质量较差,最终使得工程项目的框架结构不能达到支撑的效果。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措施分析
3.1钢筋施工技术
现阶段在进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时,主要包含了钢筋建设和模板施工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制作。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还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正确的操作,从而提高建设质量。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整个建筑物的骨架部分,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以及抗震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建设水平,以保证框架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完善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在进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时,钢筋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技术应用要点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要配置充足的材料进行这一程序的建设,可以在钢材加工厂内部进行材料的加工和制作。
在进行材料制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的建设要求批量进行材料的裁剪,确保材料的建设规格和数量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如果要制作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要在施工前期就制作完成,从而保证后续各项程序的顺利开展。在对材料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对材料进行科学的保存,还要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开展这项工作,避免出现材料的损耗或者丢失等情况。
在对材料进行焊接和捆绑时,要严格按照顺序开展焊接作业,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然后对已经焊接完成的部分进行检查,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在进行材料捆绑的过程中,应该事先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为在进行框架结构建设时连接点比较多,所以在施工时要对各个连接点的建设质量进行实时的检查,避免出现漏洞问题,进而引发事故问题。在开展放样和下料工作时,因为这项建设对于放样和下料的操作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严格按照材料的使用性能、结合热胀冷缩等特点选用正确的连接方式。
3.2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的施工属于框架结构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项技术的应用要点主要是定位和标高的操作。如下图1所示,在定位和标高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比较先进的经纬仪器和水平仪器,对各个坐标的位置进行确定。如果施工环境的光线比较暗,需要对各个位置进行明确的标记,这样才能提高作业的精确度。在开展放线定高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提高最终结果的精确度。在对基础模板进行安装时,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将误差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应选用一些细腻的水泥材料对裂缝进行填补,从而提高模板的坚固程度。在进行支撑系统建设时,模板需要具备较强的支撑性能和稳定性能,并且要保证后期进行拆卸时的便利性,所以要做好支撑系统的建设。在对模板进行拆除时,要在混凝土结构养护作业完成之后,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拆除。可以采用从前往后的作业方式,拆除完成的材料要进行分类保管,通过材料的循环使用降低建设成本。
图1.模板施工流程
3.3混凝土施工技术
如下图2所示,在进行这一环节建设时,首先要对原材料的配比和验收工作进行重点管理。在对材料进行验收时,要对这些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要对所有材料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对,确保原材料的应用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在原材料检查完成之后再开展验收工作。通过开展混凝土结构配比实验来提高整个结构的应用性能,要对配比进行合理地控制,从而防止混凝土结构在后期应用的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在开展振捣和养护作业时,要严格按照作业的程序进行正确的操作,要在浇筑作业完成之后开展振捣作业。在浇筑作业完成之后,应及时进行结构的养护,通过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来完善结构的性能。
图2混凝土施工流程
3.4保证施工组织的科学性
开展框架结构施工的时候,还要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只有这样工程项目才能有序施工。应对措施主要为两点:第一,施工人员要有安全意识,所以施工企业对其开展关于安全的教育,同时他们还要对施工图纸有详细地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开始框架结构施工一定要严格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第二,绑定和焊接钢筋时,钢筋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在对钢筋进行绑定工作时,一定要根据需要使用适合的钢筋;焊接工作时,焊接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并且为及早发现问题,在焊接工作中需要安排一名人员专门进行钢筋检查工作,这样如果有问题的话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为此,施工方做好所有施工环节的监管工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并将安全落实到各个细节中,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因此,应当确保施工设计的合理性,提高施工质量。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注重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模板施工的技术要点,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从而确保整体建筑的强度以及稳定度。
参考文献:
[1]任碧波.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 精品, 2020, 000(003):P.180-180.
[2]蔺海峰, 李彦科, 徐小雁. 浅谈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 环球市场, 2018, 000(013):242.
[3]董少宁.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浅谈[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00(015):108,128.
[4]唐怀中, 黄琳. 浅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28):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