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就业趋势调研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8期   作者:王素霞
[导读]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我国摄影测量开始从模拟摄影测量跨越出来,经过解析摄影测量的过渡,很快进入数字摄影测量发展阶段,从而带动了我国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王素霞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000
        引言: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我国摄影测量开始从模拟摄影测量跨越出来,经过解析摄影测量的过渡,很快进入数字摄影测量发展阶段,从而带动了我国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进入21世纪,我国测绘事业发展步入以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信息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新阶段。在此期间,我国测绘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取得了诸多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科技成果,自主研发了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数字航空摄影仪、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不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为我国测绘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实力保障。随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各大职业院校也在积极申请该专业的招生资格,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该专业的就业情况。
        1摄影测量与遥感产值规模
        2016年我国遥感产业市场规模为62.05亿元,2017年我国遥感产业市场规模约为71.50亿元,遥感产业规模同比增长15.23%。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内单位生产完成航空摄影1242571.0平方千米,卫星影像获取186016.2万平方千米;编制地形图181323幅,专题地图2537种,地图集194种,电子地图448种;生成数字线化图(DLG)50594053.6平方千米、数字高程模型(DEM)2066916.1平方千米,数字栅格地图(DRG)1083100.9平方千米,数字正摄影像(DOM)29552500.3平方千米
        
        图1  2008-2017年我国遥感产业规模走势
        2测绘企业情况分析
        据2019年7月24日至26日在珠海召开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2018年产值为5957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15%,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效应显著。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已进入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
        截至2019年6月底,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0.4万家,截止2019年7月,全国共有甲级测绘资质企业1262家,其中有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范围的企业533家,这些企业的分布比例情况见下表:
 
        2019年7月17日,自然资源部公示16家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新增专业范围审查意见,其中新增专业为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航空摄影(无人飞行器航摄)有7家,占比达44%。
        经分析可知,地理测绘企业基本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北京最具优势,其次是广东、湖北、江苏、四川、河北等地。京津冀地区共有甲级测绘企业223家,包含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企业83家。天津市截止到2019年7月共有测绘资质单位217家(含甲乙丙丁),含有摄影测量与遥感资质的单位共计31家(含甲乙丙)。企业数量可观,人才需求紧缺。
        3调研结论
        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和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企业和社会各单位第一线需要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科学型、研究型、设计型、决策型人才,也有别于职业中学培养的体力型、劳动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体现出“地方性、职业性、实用性”等特色。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前景较广,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
        参考文献:
        [1] 《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
        [2] 《中国测绘年鉴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