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GPS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8期   作者:王国伟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现实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技术就是GPS技术,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土地测绘地籍中,可以使测绘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测绘工作的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
        王国伟
        临朐正信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 潍坊   262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现实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技术就是GPS技术,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土地测绘地籍中,可以使测绘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测绘工作的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而对于一些相对危险的地区而言,工作人员无法深入其中,就可以将GPS技术应用进来,并与其他技术结合在一起,使测绘工作得以完成。本篇文章主要对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GPS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土地测绘地籍 控制测量 GPS
        前言:GPS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全球定位系统,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即为处理器分享,在机械领域中,也可以叫GS。其在实际运行的谷草中,主要以卫星测量的时间和距离为标准,进而进行全球性和全天候的导航服务,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的应用范围为全球,也就是说可以再全球的范围内进行实时的定位,不仅具备保密性的特点,还具备抗干扰性的特点。在当前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测绘地籍的控制测量中。
        1、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中,GP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了进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更新,GPS在地籍控制测量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不仅将以往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全面的改善,还使测量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了上来。不仅如此,就GPS而言,其本身还具备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因此,能够很大程度的帮助地籍控制测量。
        1.1、位置基准点的偏差
        GPS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个三维坐标差建立进来,并且对其自身的网形位置和椭面位置进行相应的参考,但是在经度方向上,会出现少许的偏差,进而使整个GPS发生偏转。对于实际的偏差而言,如果偏差保证在一百米范围之内,则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实际的高差出现过大的情况,则要重新计算相应的数据,因此,可以将常规的手段应用进来,进而进行高差的测定。
        1.2、GPS地籍控制网的优化
        就初期的三角测量技术而言,其本身不但已经具备了非常高的精度,还具备极强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还具备经济性高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籍控制测量中。但是GPS技术的出现,使实际的测量精准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将更为复杂的模型和函数应用进来,但是即便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中,并且也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1.2.1、网形规划和时段的安排
        网形规划和时段的安排是所有工作进展之前的首要任务。将GPS应用于网形规划的过程中,与其本身选择的相关控制点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结合这两项内容,以控制点的特殊分布情况作为实际的依据,进而对整个网形进行处理,最终使整个网形的平衡状态得以保证。
        1.2.2、合理分布平面中的控制点
        通常情况下,测区分为网形和线状这两种。其中,就网形测区而言,其主要位于网形测区外围的四个象限,但是已知的控制点就有三个。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在整个测区的外围发现了已知的控制点位,则必须要保证已知点与测区外围的距离不可超过二十公里。而在线状测区中,中心与两端的位置中,必须要具备至少3个已知的控制点,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个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可大于三十公里。


        1.2.2、合理分布高程的控制点
        在对网状测区进行控制点分布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每100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范围内,至少将4个控制点设置进来,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所有的控制点,都属于已知的水平点。要想使测量的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要进一步加密控制点的数目,并且还要对已知点和待测点的距离进行确定,即不可以超出五千米。在对现状测区进行控制点分布的过程中,要保证两边和中心的位置,将至少4个控制点设置进来。如果实际测区的范围废仓大,就要在每100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范围内,至少将一个已知的控制点设置进来。
        2、GPS技术引入地籍测量
        在对地籍进行实际调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地籍细部的测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土地权属界的边缘线、重点以及一些重要的位置,进行实时的测量。以地籍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以屏幕控制作为实际的基础,进而对细部进行实时的测量,对于其与城镇外围界址点的间距而言,必须保证误差不可以大于10cm,而如果对于相对隐蔽的界址点,则必须保证误差不可大于15cm。与此同时,还要对GPS RTK技术在精度方面的要求进行实时的参考,所有的工作都要以GPS适合开展的位置上进行开展。但是GPS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将测距仪和全站仪应用进来,进行辅助测量,不仅如此,还要将解析交会额的方法应用进来,进而全面的检测地籍。只有如此,才能使整个测量工作的进度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3、RNT技术的应用前景
        就GPS RTK技术而言,其就是指将载波在相位工作时的实时动态利用进来,以自身的差分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定位。在现阶段的GPS中,GPS RTK是最新的技术,其在进行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可以精确到厘米。正常情况下,在对建设工程进行实际勘测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误差不可以超过10cm,因此,GPS RTK技术的精准度完全满足。
        在对整个勘测定界进行实际放样的过程中,将最新的GPS RTK技术应用进来可以使以往方法呈现出来的复杂性得以避免,并且简化实际的工作步骤,特别是对于一些公路、铁路等工程,实际的效果会更好。不仅如此,在对微型信息进行接收的过程中,将GPS RTK技术应用进来,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改,并且在解码完成之后,可以将实际的定位数据迅速显示出来。由此可见,在建设工程的勘测工作中,GPS RTK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结语:总而言之,本篇文章对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GPS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GPS技术也得到了同等程度的发展,在进行土地测绘地籍的控制测量中,将该技术应用进来,不但可以使土地测绘地籍的控制测量技术得到进步,还可以使实际的测绘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仅如此,还会使实际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上来。与以往的测量方式不同,GPS技术不但具备运行速度快的特点,还具备分布点范围非常广的优势,因此,将其全面应用于实际的土地测绘地籍的控制测量中,不但可以使测量的精确度进一步提升上来,还可以使测量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该技术也在进行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在未来阶段,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该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土地测绘之中,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项目以及道路测绘之中,进而使实际的测绘质量和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使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地钻研和探索,使GPS技术得到更大程度的进步和创新,使土地测绘地籍的控制测量工作的精准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完善,促进土地测绘地籍的控制测量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智勇.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GPS的正确运用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15+43.
        [2]王宏亮.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实践探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91.
        [3]杨伟锋.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实践探寻[J].住宅与房地产,2015(22):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