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亚东
身份证号码:15042519880302****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领域的行业需求都很迫切。尤其在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水平成为制约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性因素。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水平低、建筑材料不达标、浇筑技术落后等问题尤为关键,针对众多的问题,可以从提升对该项技术的重视程度入手,重点完善该项技术的施工难点和维护难点,能够使该项技术的应用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字: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前言: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其优良的强度和塑性,各种建筑技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因此,混凝土的应用基础是提高建筑结构水平的关键。混凝土浇筑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施工质量。对这种技术的详细研究是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水平较低
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施工的科学性被施工人员的水平所决定。正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水平低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十分不完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人才缺乏规范的培训。现有的培养方式针对于浇筑技术的实际操作是不足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支撑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造成高素质施工人员短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施工部门在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视不足。大多数施工单位只关注人工成本,而忽视后续维护施工成本。因此,由于施工单位对工作缺乏科学理论知识,雇工倾向明显。因此,这就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能源和物资投入增加,形成了成本无端增加的现象,限制了技术自身的发展。这种情况无法被避免,成为我国建筑水平无法得到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1.2混凝土浇筑施工难点
该项技术的应用场景一般是用于地基的浇筑,施工环境一般在地下,条件较为艰难。这就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完成浇筑施工必须提升工艺水平。由于工程量大、工期长,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的量也十分巨大,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要求十分苛刻,和普通的混凝土相比,用于浇筑的混凝土的调配标准更高,其中水分占比需要控制的十分精确,否则无法达到浇筑的标准。倘若水分过多,混凝土凝固需要更长的时间,释放出的热量需要更长的时间冷却,导致工期延长。倘若水分过少,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凝固过快,容易造成产品的形状发生形变,甚至出现裂缝,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同时由于工程的连续性,需要对不同部分分期浇筑,前后期的衔接性难于把握。倘若工人技术不熟练,前后浇筑的时间间隔过大,会使两者之间出现明显的强度差异,并且衔接处大概率会出现较大的裂缝,使得工程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严重时需要进行返工,在关键部位出现这一现象会严重延误工期,对整个工程的施工的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各个施工队伍对于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往往仅停留在质量检查的层面,只有极少的施工队伍会控制后期的环境温度,这是造成浇筑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上文阐述的均为目前施工过程中难于控制的问题,着手于这几点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提升浇筑的施工水平。
1.3浇筑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十分的依赖,这是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的需求大,导致各个项目的工作时长和工作难度大,同时由于所需要的施工人员众多,对于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和管理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混凝土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由于环境温度以及自身的温度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开裂问题。需要浇筑的混凝土体积大多都十分巨大,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散热性能不好,加上较大的体积会使得内部和外部的散热能力不同。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由于内外散热能力的差异,同一时间内外部的温度会出现较大的差别,温度的差别会因为固体的膨胀率不同导致出现形变,当形状改变较大时会产生裂隙。这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通病。
这个问题危害巨大的另一个原因是监测工作费时费力,细小的裂隙更加难以监测,这个问题在建筑完工初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建筑的老化,这个潜在的裂隙会越来越大,倘若在关键部位,将会对建筑造成难于修复的后果。有鉴于此,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难以再上一个台阶。建筑行业对混凝土施工技术重视不够,工艺水平低下,距离技术水平提高还需要相关科研人员做出更大的努力。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优化
2.1提高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
在确保施工人员素质满足行业要求的前提下,施工人员应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此为施工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有效性。并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和工期成本。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避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造成健康危害。相对于目前的施工技术,浇注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但目前这方面的技术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规定,行业标准也难以统一,导致建筑业整体水平的下降。为此,政府需要制定建筑行业的相关法规,通过政策法规,加强全行业对浇注施工技术的关注,促进混凝土浇注技术在全建筑业的推广,提高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浇注技术的发展。
2.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墙体施工中的应用
墙体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墙体结构的最大特点是需求量大,材料消耗量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一定要保证墙体混凝土工程的规范应用。选材是保证墙体质量的关键。施工前确保墙体结构稳定。施工过程中,墙体承载力正常,墙体混凝土强度足以支撑。同样,也可以保证墙体的施工质量。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成立一个管理小组对围墙的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在施工前,必须对墙体的结构和荷载进行合理的评估。为了保证施工的合理性,有必要对墙体材料的消耗量进行正确的估算。在选材时,应考虑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价格和数量,以确认其性能符合建筑标准的要求,并注意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合理配比混凝土配料比例。由于混凝土施工方法不同,混凝土的强度也不同。材料配比必须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来确定。在施工时间长、施工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对材料应合理保存。材料的性能和变质不能因为存放不当而改变。
2.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后期养护
针对上文中阐述的混凝土开裂问题,较为有效的避免方式就是重视对于混凝土施工环境及产品的后期维护。在施工后期进行混凝土养护十分重要,养护时注意混凝土施工时的环境温度。相关施工人员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构件的温度进行测量,稳定周围温度。这是为了确保施工建筑周围的温度不发生变化。同时也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会过大,减少产生裂缝的风险。依施工时间而定,养护时间越长,所需时间就越长。
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成为建筑领域最为关键的技术领域,对于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技术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斯达权.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215-217.
[2]任波远.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8):106-108.
[3]焦强.浅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024(24):82
[4]丁勇成,卢建英.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79
[5]王华卫.浅析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质量提升[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6]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8):15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