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广 张小军 蔡平 王晓波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830013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能源紧缺问题愈发严重,建筑行业对能源需求量大,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引导下探索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必要性,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创造优质生活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全钢爬架;铝模搭配施工;探讨
引言
全钢爬架是近几年国内开始推广应用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在实践中,全钢爬架表现出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等优势。铝模板则能够承受较高的施工载荷、混凝土侧压力,成型混凝土外观质量相对较高,可实现模块化、参数化施工,施工效率较高,且铝模板能够多次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我国近几年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需要深入探究全钢爬架、铝模板的搭配施工方法,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1绿色环保视域下铝模设计优势分析
全现浇混凝土外墙体系正逐步得到优化,为改善其应用效果,铝合金模板成为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不仅推动了建筑工业化进程,还是有效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效益的重要帮手。铝合金模板应用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①标准化程度高,实际施工中可操作性良好,灵活性较强;②具备周转使用的特点,建筑成本较以往有明显的下降,损毁后具备回炉重熔的条件,经特定工艺后又可制得全新产品;③强度高,标准化预制的方式确保了铝合金模板的整体性能,爆模、漏浆等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④提供了设计灵活性,以建筑整体功能要求为导向形成科学的设计方案。
2平面布置原则
工程架体任意两点间布置距离满足以下要求:
1)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 5.4m。
2)架体分组端部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 1/2 水平支承跨度和 2m,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 110m 2 ;
3)架体外皮宜尽量布置成大平面,避免出现多处拐角,增强架体整体性。
4)机位布点应尽量避开飘窗、空调板等部位。
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布点应尽量避开框架柱的位置,以方便架体附着。
6)为配合建筑的流水施工,智能全钢爬架按流水段分布将架体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分组与流水段对应,以不出现“同组不同流水段”的情况为原则,分组缝与流水段分段相适应,分组缝可适当由先施工流水段向后施工段跨过流水分段处,以利于施工防护。同时架体分组时兼顾工作量均衡,即分组后各组间架体榀数基本均等,避免出现榀数过多和过少现象。
7)按照总承包方塔吊布设位置及塔吊附臂水平及垂直位置,若附臂安装时穿过架体内部,升降脚手架设置异形活动外防护网,脚手板使用异形搭接式脚手板,每次架体提升至此处后将活动防护网和搭接脚手板拆除,提升完毕后恢复。
个别楼栋考虑到异形外围结构,设计异形架体进行防护。
3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技术
3.1全钢爬架的施工内容及流程
爬架在使用后可在高空中进行拆除,满足此次施工需求,其具体流程包括:针对爬架整体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安装附墙支撑结构和防坠装置,对支撑结构和防坠装置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悬挂钢丝绳,设置控制柜,将其与电缆线进行连接,并重点安装荷载报警系统和调试葫芦,做好预紧工作;第二,拆除架体分片断头材料临时连墙杆,拆除离墙间隙封闭材料,待拆除工作完毕后可进行提升,将爬架提升至规定水平位置,同时在达到水平位置进行校对后拧紧支顶器,将其固定在水平位置;第三,封闭离墙间隙与架体分片断头处顶部钢性拉结,松掉链条结束;第四,在运行结束后对爬架进行检查。
3.2施工要求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辅助平台要求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所有使用的钢管,扣件必须为合格的国标材料,钢管不得有变形或弯曲现象,所使用的扣件不能有螺栓、螺帽滑丝或配合过松现象。
为保证架体组装中所有构件全部能按图纸要求连接到位,请务必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尽量找在平整的硬化地基面按“机位平面布置图”进行组装。
2)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劳动力,要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相关设备及时到场,确保人力与物资满足现场施工进度要求。
3)根据施工方案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平面布置图,组织劳务人员进行放线定位,保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搭设的准确。
4)上层需附着固定附着支座的墙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或超过10MPa方可进行升降,从上往下数的第二层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第三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5)塔吊应做好爬架吊装施工配合,在吊装过程中信号工应注意周边环境,在吊装区域的底部应设置警戒区域,保证吊装时的安全。
做好进场人员的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
3.3附墙支撑系统
功能作用:附墙支撑结构承受并传递脚手架的全部荷载,且每一附墙支座均应承受该机位范围内的全部荷载。此外,附墙支座还包括承担防倾覆、防坠落和升降导向功能,是整个架体构件中最关键、最终受力集中的构件。附墙支座本体通过支座底板端面,用穿墙螺栓连接(附着)在工程结构上,承受和传递脚手架的荷载;附墙支座另一端(装有防倾覆导轮)与竖向主框架导轨相连接,引导主框架导轨沿着附墙支座导向轮作上下垂直运动,且不让架体发生前后、左右的倾钭,从而实现和保障架体的正常升降运行,起着防倾覆和升降导向的功能。
4结语
本文围绕全钢爬架与铝模相结合的方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设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从施工速度的角度入手,将其与传统木模爬架的方式加以对比,结果表明全钢铝模爬架可有效缩短工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被引入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
参考文献
[1]瞿海雁,李建,冯峰.超高层异形多腔体巨型柱集成式操作平台设计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9(16):112-113.
[2]满家丙,唐浩铭.小直径超高景观塔“上拉下撑”式悬挑脚手架施工工艺[J].工程技术研究,2019(14):457-458.
[3]高增俊.装配式模块化箱型建筑综述[J].城市住宅,2019,26(1):14-18.
[4]马跃强,石震东,成炜,等.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6):32.
[5]陈力.预制装配整体式模块化建筑的应用与发展[J].广东建材,2019,35(3):68-71.
[6]董凌,王玉.预制装配铝合金建筑的模块化建造技术及施工组织[J].建筑技术,2019,50(2):89-92.
[7]水龙飞.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的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8,532(20):88-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