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
柳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现如今,我国已经在不断的向着大数据方向发展,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不动产的登记信息进行管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
对不动产进行有效登记,就某一层面而言,这是一种对公民的切身权益进行保护的行为,不是行政权力的行为。在如今这种大数据的潮流中,加强对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能够让人们的权益更好的得到最有效的保障。
1.大数据背景下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整合的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向着大数据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不动产相关数据的登记与管理,可以创建一个统一的整合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搭建基础平台,然后再强化对信息登记平台的整合。在进行平台整合创建的过程中,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其中所包含的各种细化问题都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建设基础平台,顶层设计很重要,需要对登记的部门、信息平台以及各种凭证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建设,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后续平台建设提供条件,而相应的平台建设指标同样可以以此为依托进行设定和管理。在进行顶层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内容必须以细化情况作为核心,而预见性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性指标,同时,还需要以统筹全局为基础,对登记信息等资源进行科学的处理和规划,这样,就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平台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进而更好的缓解各种矛盾[1]。对不动产登记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开展顶层设计工作的核心是合理规划信息资源,这样才能给后续的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让各种业务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在结束了顶层设计之后,需要整合与处理不动产中存在的各种数据信息,依据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国无论是城镇的国有土地还是农村的集体土地,它们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相关登记、发证工作都已经基本完成了,这也就意味着进行信息整合的前提已经足够,下一步就可以利用每宗地对应的代码记录土地,直到各种信息都汇集到统一的记录群里时,就可以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整合。要想让基础平台的建设指标得到更好的强化,需要参考一些已知的成果,再对不同类型的不动产进行登记,这样就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拓展,进而实现不动产数据信息的整合,为整个平台的后续使用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
2.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对不动产的数据信息登记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平台,是一个可以覆盖全国,连通国家与省、市、县,涉及到大量的不动产登记审批、交易以及管理等,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相挂钩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是能够让不动产相关的制度能够落实到位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对整个不动产登记的信息管理平台架构而言,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数据源以及数据的提取和传输交换等,这已经不只是作为一个档案库的单纯存在,如果仅仅只具备数据信息的登记录入与查询输出的功能,那么就极大的违背了国家进行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的初衷;在以“国土资料云”作为框架的基础,使用云计算与云服务的技术,与智慧拓展有关的信息和数据接口范围码,实时的引入相关的不动产信息,同时确保能够完成对不动产数据的统计,并分析和利用数据登记的系统平台[3]。
要想建立一个具备不动产信息的管理登记、交易、统计与查询功能的信息系统,需要利用数据与技术标准化来进行不动产内部的联动,重点关注对信息登记的监控与管理,做好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对外服务。在这样的信息系统中,主要是可以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共享,包括定制服务内容、抽取数据以及发布信息等,有效提高了不动产进行管理的效率。
首先,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的时候,系统是在有着安全保障的基础上,由支撑、数据、平台和业务等多种内容构成,其中,就支撑层而言,里面包含了各种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运行环境等,可以给系统的部署带来支撑;数据层中则主要包括基础类、专业类、管理类以及表单类等各种数据;平台层中有图形管理、电子政务、统计分析和智慧模拟预测等相关平台;业务层中可以进行不动产的产籍登记与录入、数据管理调查、动态更新、行政审批以及信息服务等多种业务。其次,就功能设计而言,在系统中需要以用户类型为依据,进行功能区的划分,这样可以有效浏览初始的数据库、日常不动产登记数据交汇、检查与验收等工作,对数据统计展开全方面的分析研究与智慧关联[4]。
3.大数据背景下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
3.1 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
到目前为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虽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各项工作都在不断完善,尤其是一些关乎民生的项目,更是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也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就现目前而言,我国已经初步结束了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地区的集体和宅基地使用权等相关信息的登记与发证工作。在进行不动产登记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土地、房屋、森林、海域以及各种建筑物等,其中,不同的数据信息有着不同的登记标准,且支撑相关应用的平台也有差异。现阶段,不动产数据信息在进行登记的过程中,采用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单元号来进行相关的编制工作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利用统一的单元号编码在各数据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同时,在基本完成职能整合之后,对数据的质量进行合理检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质量满足一定的标准。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数据质量检查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从而更好的保证整合后的数据结构更加完整、要素的分层更加清晰、相关内容更加齐全、图形更加精密以及空间逻辑关系更加准确等,并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展开统一的检查,保证可以有效减少数据间的矛盾,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查询方便、不动产产权相对统一的产籍。
3.2 数据安全需求的分析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进行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统一性管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需要重点考虑数据的安全问题,就现目前而言,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不动产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登记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将双机热备与异地备份两者相互结合的方式。其中,进行不动产登记整合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可以进行双机热备,主要是让两个服务器之间进行互相的备份工作,但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系统的相关应用只会对一个服务器进行访问。如果遇到一个正常工作的服务器出现故障,使得不能对其进行访问,这时另一个服务器就会自动开始运行,然后系统应用也会跟着对此备份服务器进行访问,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不动产的统一登记系统一直在正常运行,让相关的登记业务可以正常进行办理。而异地备份指的是让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的数据信息可以实现容灾备份,当登记的管理平台受到损害时,如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是网络攻击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工作[5]。
3.3 不动产登记档案实现数字化的管理
在对不动产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登记的过程中,都会有登记档案的存在,这些档案因为自身具备的文件特性,所以需要时常被查询和借阅,在这种情况下,纸质档案就很容易遭到破坏或者是遗失,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相关档案管理的效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动产登记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例如,可以采用大数据形式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再利用RFID技术读写器以及射频电子的标签来展开档案数据的识别与编码工作,然后使用微缩技术将档案的管理空间进行充分缩减、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最后将海量的档案资源储存在光盘中,这样,就让不动产登记档案实现数字化的管理。
第一,需要严格按照不动产登记档案进行数字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需求,全面而真实的将不动产信息登记下来。众所周知,对不动产登记的档案进行有效管理是很严谨、机密的一项工作,需要保证档案数据真实、合法,因此,需要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档案进行管理和建设。第二,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不动产登记档案的管理时,需要以相关的信息系统平台为依托,在上面建立起能够和档案有效对接的管理系统,建设能够对不动产登记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和查询的信息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让档案的传输更加便捷、快速且安全,还能让各职能部门都实现数据共享,为整个社会提供一体化与多维度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服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4 基于文件标签的海量数据存储查询
在进行不动产数据、信息的登记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的文件进行扫描、归档、信息录入、数据导入,正常情况下,市级层面的不动产扫描件档案就有百万甚至千万之多,而在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需要快速、准确的提取出对应的登记信息数据或档案资料。可以通过解析一些非结构化信息的文件名和文件属性,从而构建出科学的文件储存与索引的规则,并将其加入到文件的元数据表里。根据文件的标签,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有效存储与调取,将文件的名称和属性等基本的位置与描述信息都储存到统一的元数据表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对应的文件标签。这样,在对文件进行检索、查询时,就可以根据元数据的索引表来对文件的位置进行合理定位,从而实现快速调阅文件、调取数据的目标,同时构建一个“两级”的检索和定位模式,给进行不动产档案快速调阅和查询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6]。
3.5 大数据平台下的数据联动
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快、科技很发达、信息很畅通,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变得更加密切,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应运而生。要想让大数据得到更好的利用,需要人们有严谨的大数据思维,在我国,对不动产进行登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整合管理,并且将会更多的关注和趋向于智能化运营上。如果能够让数据进行科学的联动,并合理分析这些数据,那么一定会让这些数据得到新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详细的说,现阶段,社会正在向智能与智慧的方向前进,例如,一些智能城市、交通和电网等,都是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存在,可以这样说,大数据就是智慧最核心的能源。要想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需要有足够的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而不动产的大数据登记信息需要以“国土资源”作为基础的架构,才会运营得更加顺畅;而利用分布式的处理方式将各种零散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然后利用控制系统实现统一的管理与控制,协助完成多项信息处理工作;除此之外,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储存和感知技术对大数据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不动产数据信息登记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相关业务的效率,让不动产登记的档案管理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有利于不动产登记与查询等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对不动产登记的信息化应用,使其能够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文杰,陈利燕,杜剑光.基于GIS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安全体系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11):39-41,45,48.
[2]张玮琼.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6(05):62-66.
[3]宋关福,李少华,闫玉娜, 等.新一代三维GIS在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0,(3):101-104,117.
[4]徐文中,朱江,谭吉福, 等.基于地理信息技术适应新时期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应用[Z].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5]刘聚海,张菲菲,李彦, 等.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支撑下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总体框架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9,(1):3-7.
[6]高红霞.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思路与技术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2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