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召明 刘文鹏
济南建工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以其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工程造价低的优势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青睐。在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中,关于其施工环节的研究乃是一项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和特征,其次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预制构件,最后重点结合实际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施工环节
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中,正越来越多地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不但可以简化传统建筑施工工序,并且还能够有效保障建筑质量和性能。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环节与传统建筑具有很大不同,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必须要有效把握好其各项重要施工环节。
一、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和特征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在于,它将许多现场施工作业转移到了工厂中进行,即先在工厂中加工制作各类预制构件,再将生产好的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成建筑,所以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的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以及工程造价低。装配式建筑的特征主要在于以下5点:①标准化设计:采用共性条件对预制构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进行适用范围较广的设计;②工厂化生产:按照一定的标准要求提前在工厂中批量化生产预制构件;③装配化施工:将传统建筑的现场浇筑施工改为现场装配施工;④一体化装修:通过将建筑施工与装饰装修作业相结合来实现建筑装修一次到位;⑤信息化管理: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充分应用先进的BIM等信息技术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精度。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预制构件
1、预制外围夹心保温剪力墙
外围夹心保温剪力墙属于建筑的竖向结构构件,预制外围夹心保温剪力墙的特点是将剪力墙、保温板以及混凝土模板等进行一体化预制,在装配施工时无须使用外模板和脚手架,也无须开展砌筑和粉刷作业,从而既保障外墙质量和性能,又减少现场工作量。
2、预制内剪力墙
内剪力墙属于建筑的竖向结构构件,预制内剪力墙的特点是借助于竖缝节点区与水平缝节点区的后浇混凝土带或者圈梁来对结构进行整体连接,它对保温、防水及防火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且需要进行科学的抗震计算。
3、预制非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非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属于建筑的水平结构构件,预制非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可以直接代替传统的底模板,工程量较少,且无需粉刷板底部。
4、预制混凝土叠合阳台
混凝土叠合阳台属于建筑的水平结构构件,使用预制混凝土叠合阳台可以简化支模施工工序,并且浇筑完毕后无需进行找平和抹灰,十分方便。
5、预制混凝土楼梯
混凝土楼梯属于建筑的水平结构构件,使用预制混凝土楼梯可以使表面一次性成型, 具有生产制作简单、安装便捷、工作量少等优势。
6、预制飘窗
飘窗属于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预制飘窗多为一体式预制飘窗,特点是背部剪力墙材料使用的是组合铝模,在装配施工时无须使用外模板和脚手架,也无须开展砌筑和抹灰作业,从而既保障施工质量和性能,又提高施工效率。
7、预制PCF外墙板
外墙板属于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预制PCF外墙板主要是充当剪力墙的外叶模板,它的使用能够实现围护、防水、保温以及装饰设计的一体化。
8、预制厨卫隔墙及分户墙
厨卫隔墙及分户墙属于建筑的内围护构件,预制厨卫隔墙及分户墙所采用的材料主要是钢筋陶粒混凝土轻质板材,这种板材具有质地轻盈、强度高、隔声和防火性能好、绿色环保等优点,且在工厂中就可以完成生产和拼装工作,现场装配施工也非常方便快捷。
9、预制栏杆
预制栏杆又叫成品栏杆,它是一种提前组装好的栏杆,安装和维修便捷、质量稳定可靠。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
1、施工设计环节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①方案设计阶段:在该阶段需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做好户型和标准层设计,确定构件拆分原则和构件布置方案,给出整体施工方案;②初步设计阶段:在该阶段需结合各相关专业技术特点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合理选择出预制构件类型、尺寸等;③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该阶段需对结构构件进行有效拆分和深化设计,扩展设计信息。
2、构件运输环节
从工厂中加工制作好的各类预制构件需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一般情况下,多是采用低速平板车等设施来进行预制构件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将运输架严加固定在枕木处;维持预制楼板等构件的水平放置状态;平稳驾驶、避免及减少路途颠簸。
3、构件堆场环节
当把预制构件顺利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需尽快做好堆场工作,也就是将预制构件在现场堆叠放置好,避免摆放混乱无序。在构件堆场过程中需注意:合理利用塔吊等机械将各类预制构件转移至相应的指定位置;在预制构件上架设枕木,以保证其堆放顺利;利用以三脚架钢槽制作的高刚度支架对现场堆放的预制构件进行支撑,以避免预制构件发生倾覆;确保对称堆放,以保证预制构件临时堆放安全。
4、构件吊装环节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构件吊装环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吊装系统。常用的构件吊装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湿式吊装系统,一种是干式吊装系统。若是选用的湿式吊装系统,则在吊装过程中需重点关注预制柱、预制梁、预制外墙、预制楼板、预制阳台板、预制楼梯等构件的吊装问题,并做好放样测量工作、机电配置工作、构件现浇工作以及楼板灌浆工作等;通常情况下,墙板上部和结构体需进行现浇施工,墙板下部需利用铁件进行连接,以及还需提前预留出适当空间来保证地震时能够自由滑动。若是选用的干式吊装系统,则除需关注相关预制构件的吊装问题外,还需做好选样采样工作、机电配置工作、构件现浇工作、楼板灌浆工作以及结构体安装工作等。此外,为避免在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发生变形损坏,应选用钢扁担吊具进行竖向起吊操作,并注意期间保持预制构件的两边位置水平;若是遇到大块预制楼板的吊装,则应采用可调式模具来开展吊装作业,以有效维持预制构件受力的均衡性。
5、构件连接环节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构件连接环节,为保障连接位置拥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一般多是采用企口处理法进行连接。企口处理法的操作要点如下:需借助焊接钢筋作为墙或板的支撑,并将方木置于钢筋上,然后再进行吊模;对相邻的预制构件需采用密封胶密封连接处;对预制空心墙板和预制柱的连接需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对预制墙和预制框架梁柱的连接需采用预埋螺栓连接方式;对预制墙板和预制框架柱的保温层需分开进行设置。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明朗,它的多重优势决定了非常广泛的适用范围。装配式建筑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以及信息化管理等特征,其它的许多结构构件都可以实现提前预制。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实践中,重点需把握好施工设计、构件运输、构件堆场、构件吊装以及构件连接等环节,以切实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富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与控制方法探究[J].低碳世界,2020,10(08):102-103.
[2]蒲健.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探索[J].低碳世界,2020,10(08):134-135.
[3]汪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2):42-43.
[4]索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150-151.
[5]毛庸昆.装配式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