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8期   作者:贾培斌 孙磊
[导读] 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设计,是当前养老建筑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现代都市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贾培斌           孙磊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设计,是当前养老建筑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现代都市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笔者多年养老医疗建筑设计的研究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设计理念,为从事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支持。仅供参考。
关键词:养老医疗建筑;设计理念;医疗资源

引言: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步深入,传统养老医疗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都市生活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现代都市对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的基本需求,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和议论。
一、我国当前养老医疗建筑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一)现代医疗资源匮乏
        现代化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公益性质医疗结构,而在三、四线城市,不仅缺乏相应的医疗资源,同时还没有配备完善的医疗体系,因此对应的养老医疗资源更是极度匮乏。这些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养老医疗建筑设计理念相悖,因此开展现代都市舒适性养老医疗建设设计,务必要考虑相关内容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急需要开展对应的资源建设,另外结合我国当前老年医疗资源的实际发展情况,不少老人存在“压床”等问题,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同时也进一步激增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发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而现代医疗资源匮乏的程度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反而呈现愈演愈烈的形态,而针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是将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规范相应的资源分配,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关键的养老机构,在建设设计初衷开展对应的医疗资源设计,既能够满足老年人常见的医疗需求,同时也能够符合养老机构的发展初衷,为老年人提供舒适性的医疗养老模式。
(二)缺乏完善的政策管理体系
        作为地方政府机构,对于社会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方面,未能针对养老设施、养老资源等相关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疏导,另一方面,针对舒适性医疗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较低,而是将资源和政策倾向于保障性养老机构,因此进一步造成舒适性养老设施的匮乏。由此可见,作为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强化相应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对舒适性养老机构进行对应的税收减免等一系列福利待遇。另外借助相关的扶持政策,可以开展更为完善的医疗建筑设计,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完善的养老服务。
(三)养老产业混乱落后
        当前我国养老产业依然是以低价位、落后性服务等相关内容为标签,不仅缺少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对应的服务内容也是极为匮乏,进而造成整个养老产业的落后发展,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一方面,我国养老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对于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的需求成为不少老人的诉求,另一方面,结合医疗体系,开展相辅相成的舒适性养老模式是众多欧美国家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养老产业的主流发展动态,我国当前养老产业,应该紧跟时代脉络,贴近当前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结合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智能化、医疗化、舒适化为主要的发展需求,提升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同时针对私营机构发展规模不足等实际问题,应该选择更为均衡的发展模式,可以联合政府机构,开展产业规划化的创新发展,结合社保体系、养老体系、福利体系等一系列内容,实现我国养老产业的跨越式进步。


二、现代都市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的设计要求
(一)符合当前都市养老规范的发展趋势
        作为现代都市舒适性养老医疗建筑,务必要满足当前国内养老规范的发展需求,同时按照既定的标准和内容,开展相关建筑的有效设计,要超过传统设计标准,结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有效设计,以人性化、服务化、生活化为模板,将冰冷的数字规范灵活化,让老年人感受到医疗建筑养老设施的温馨和温暖,同时还能够提升居住的舒适度,满足当前社会养老医疗体系的基本需求。
(二)构建完善的医疗资源管理体系
        完善的医疗管理体系,是包括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等相关内容,因此在养老医疗建筑设计初衷,要结合医疗设备的需求进行专项化的设计,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基本需求,增加一系列医疗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基本条件,同时适当改善传统养老机构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特别是针对老人的医疗资源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现代医疗重要作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同时针对相关医疗资源的管理方式,可以结合当前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针对管理体系的构建,务必要切实可行、真实可靠,避免“形式主义”,确保老人在养老机构发生健康风险时可以及时进行必要的医疗救援,避免出现设备无法使用或者建筑设计初始缺乏相应的医疗资源等问题产生。由此可见,针对老年人,购进完善的医疗资源,对其日常生活极为重要,同时开展相关内容的设计,符合老年人舒适性的养老需求以及系统化的保障条件。
(三)满足舒适性生活条件的基本设计
        舒适性的生活条件,是基于当前主流的生活设施设计标准,例如,在建筑设计初衷,需要考虑一些身体不能自由活动的老人,在电路设计中增加大量的安全电路设计。同时针对一些老年人的生活特性,适当增加一些功能性设计,如自动化轨道、自动加温设施、自动识别系统等相关内容,特别是自动识别系统,既能够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能够提供极为方便的生活服务。例如,当坐在轮椅的老人需要回房间休息时,借助自动识别系统,可以自动为老人进行开门,帮助老人完成相应的需求。另外结合人工AI系统,可以在养老医疗建筑中,实现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借助大量的便利化生活设计,可以满足不同的日常活动。例如,针对夫妻老人,可以提供私密性较强的生活服务设施,同时借助心率监测设备,替代传统的健康摄像系统,保障老年人生活私密性的同时,还能够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同时相关的检测数据结合建筑的医疗管理中心,可以随时发现异常的心率情况,保障老人在睡眠过程中同样可以实现科学的保障体系[1]。
(四)生活环境的合理化升级
        针对城市老人生活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借助5G网络、虚拟现实、现实增强技术,可以为老人搭建虚拟环境,提升老人生活舒适度的同时,借助相关科技设备,实现相应的生活场景。例如,借助现实增强技术,可以帮助老人在建筑内就能够感受到鸟语花香的场景和环境,同时借助影像、声音、制氧设备实现实景的有效还原,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有效融合,可以突破传统医疗养老机构的限制,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生活环境,并且对传统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的升级和改造。例如,借助现实增强技术,让老人们在森林中进行下棋、茶饮、聊天,感受密林气氛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心情和状态,有助于医疗服务的有效开展[2]。
结论:现代化的医疗养老建筑设计,超脱传统的医疗服务机构,既能够为养老人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还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医疗保障,系统化将医疗资源有效分配和实践,帮助老年人可以实现舒适性的生活环境以及高质量的生活服务,保障老年人得到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唐明睿. 面向医养结合模式的既有医院改扩建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0.
[2]雷体洪,马亚莉,王宇.综合性养老建筑设计探讨——以宜昌市福泰康养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18,36(06):7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