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海
中铁城建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300450
摘要: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整体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房建工程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质量控制、模式创新、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已经成为了房建工程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分析高支模施工体系的应用重要性,并且分析了在该项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相关流程,与此同时,解析了高支模技术施工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意在通过文章论述能够进一步彰显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优势,并且提升技术的应用质量。
关键词:房建工程;土建工程;高支模技术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的使用需求,综合性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工程,而针对高层建筑的施工实际需求来看高支模施工体系已经成为了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高支模结构的规模较大,框架结构的质量必须得到合理的管控,因此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仅是文章列出的重点,也是当前进一步提升高支模技术体系应用安全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技术体系的应用优势
从行业角度来看,高支模技术主要是利用模板结构以及钢管结构进行组合安装的支撑体系(图1),在大型的土建工程中高支模体系的高度往往在5米以上,目前是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支护体系之一。从应用优势角度来看,首先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拓展施工范围,尤其是针对高层建筑来讲,解决安全隐患问题、提升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是主要的优势。
图1:高支模施工结构
其次,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为整体建筑物的稳定需求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实现的模板组装是以成组为单位实现的,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同时增强整体建筑的一体性[1],另外也能够确保高层建筑楼面施工的美观性。
高支模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安全稳定的施工模式,针对施工的效率的提升,成本资金的控制以及质量保障有促进作用。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
(二)前期准备阶段
支模工程跨度大,规模与常规的施工体系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前期的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实现施工方案的拟定,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必须要与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相关技术负责人必须要加强对整体方案拟订过程中的细节控制,确保不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当前土建工程施工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总承包法已经成为了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这就要求承包单位必须要坚持按照相关的流程来实现。
对整体施工体系的控制,积极的邀请专家介入来实现质量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规划结构,从前期的设计以及中期的施工来讲都要落实质量约束,及时的定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落实风险控制方案,实现全程监督和管理,并且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和现场的施工情况来进行方案调整,保证后期施工具有稳定基础。
(二)支模方法控制
针对当前的高支模施工体系来讲,主要的支模方法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柱模板支模法,在该支模体系中又涉及到了一般支模法以及提升模板法[2],这其中,一般支模法利用两块长柱头板加两门子板进行支模,或者是通过四面柱头板进行支模施工,柱箍间隔需要控制在50~100厘米左右。
而提升模板法主要是利用螺栓将两块贴面模板连接起来。
利用提升架或者人工方式将其提升到上一楼层阶段,合适现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搭接,搭接的距离需要控制在30厘米左右,然后将螺栓拧紧固定,当每一层的模板施工结束之后,需要继续的进行混凝土浇筑,以此类推来实现模板体系的提升。
其次是梁模板支模法,通过底板和两侧板构成连模板,类型涉及到了t型梁、矩形梁、花篮梁、圈梁以及深梁模板等近十几种形式[3],大部分的梁底支撑结构通常利用琵琶撑形式,采用支柱、桁架以及钢管进行支模施工。
(三)拆除环节
高支模体系的应用往往是为了方便土建施工,因此竣工之后,需要进行体系拆除,在拆除之前,必须要借助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实现混凝土强度评估,保证混凝土满足相关需求,并且清理拆除位置,排除杂物,保证实际拆卸安全。另外在拆卸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注意不同工序的施工技巧,正确使用施工设备,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同时也要加强人员安全保障。
要以安装步骤为依据,试行倒序拆卸,同时要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拆卸下的模板以及相关构件要分类,别堆放在指定区域,不允许在支模体系上不进行堆砌,拆卸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使用标准工具进行拆卸,避免使用重锤,大力锤击等方式,以免影响支模体系的质量。拆除下的相关构件需要进行质量检查,若满足二次使用需求,则需要进行清理入库存放,若质量存在残次或出现损坏,需要及时的进行维修或者弃用。
拆卸下来的零件在存放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不同零件的性能来优化存放的环境,避免环境过于潮湿,防止构件锈蚀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高支模施工体系应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一)质量管理重点
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整体施工队伍的专业性管控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施工规划,以此确保施工方案能够全面落实。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质量监测和动态性的施工管理,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可以得到质量管控,尤其是针对施工材料来讲,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是进一步提升高支模体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材料的采购运输以及存放过程中都要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避免对材料自身的性能和质量造成影响。在实际的施工期间,必须要由监理部门实现对整体工程的动态化监管,尤其是针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进度,进行综合管控。提升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确保不同工序可以有效完成并且紧密衔接,提升整体工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技术控制要点
针对高职和技术体系的应用来讲,具有极强的技术要求,由于模式与常规支模体系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全面落实技术控制是提升施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立杆的壁厚以及直径必须要符合施工需求,同时立杆需要架设在垫脚板上,以确保稳定性,立杆之间的间距需要维持标准距离,在相邻立杆的接头对接过程中,要避免在同步内进行设置,且必须要在同步内进行接头设置时,相邻接头必须要错开,其间距需要在50厘米以上,各个接头的中心与主节点之间的距离,需要控制在步距的1/3以下[4]。在设置剪刀撑的过程中,剪刀撑自身的荷载力需要超出其他结构近25~65%左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本身能够为工程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其跨度较大,施工范围较广,能够有效应对高层土建工程的施工,文章以全面提升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质量和应用效率为目的,结合工程施工细节一定优化措施,为当前的土建施工效率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合理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管控的重要流程,落实质量监督,加强对技术体系的优化,结合标准施工规范来落实施工监督,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建工程自身的价值,也可以为我国房建施工体系的技术优化提供创新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孟鑫.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28):120.[2]盖永强.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81.[3]邹浩.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21):85.[4]林鹏.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