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仁孝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 深圳市 518000
摘要:绿色建筑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建筑选材、外部环境设计、室内结构设计以及其他建筑设计工作,能够减少施工污染问题,要求施工人员重视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将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分析
1导言
绿色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节能环保、绿色节能的工程建设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通过“四新”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程,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损耗、环境污染,从而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理念
2.1安全耐久
建筑工程设计选址要足够安全,否则要有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建筑工程功能、承载性能要符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门窗、外墙、屋面等安全耐久。外部空调外机、外遮阳设施、太阳能设施采用一体化设计形式,并提供良好的检修、安装、运维条件。非结构性设备、构件以及相关设备必须连接牢靠,不得出现结构变形情况,外窗要足够封闭、牢固,抗压性、水密性满足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必须设置防水层,墙面等部位增设防潮层。公共空间要满足救援、疏散要求。总之,保证安全耐久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提。
2.2资源节约
绿色建筑技术贯彻了资源循环与节约的理念,所以必须以资源利用率更高的设计方案为主,减少建筑工程的损耗、能耗。节约资源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绿色环保的设计目标。绿色建筑作为我国大力倡导的产业,要积极提升建材、设施使用率,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工程的整体效益。绿色建筑设计注重人、房屋、生态三者协调,而建筑在三者之间发挥转折作用,通过建筑外墙、门窗、给排水、电气等系统,减少能耗、节约资源,缓解人与自然发展的矛盾。如在施工中设置集水池负责收集雨水,雨水可以用来施工现场降尘,如果在集水池中设置过滤系统,可以直接用在工程建设中。建筑废水通过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材以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的为主,尽可能降低传统材料使用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3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价值
3.1高效应用节能技术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科学应用绿色能源和节能技术能够确保对其各项材料和建筑节能方法进行更为高效的应用,满足建筑节能需求。相关人员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能源循环利用,隔热、保湿、保温、通风等功能。建筑人员在具体进行建筑节能规划时,需要科学应用节能技术和绿色资源,实现相关资源的可持续应用;建筑人员在具体进行节能规划时,还需要进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此为基础,不仅能够对其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建筑企业成本。
3.2节约水资源
在进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过程中,通常选择使用绿色节水方式,通过利用水质监控系统和雨水净化装置,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和有效节约。在进行绿化灌溉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喷灌设备和微灌设备在绿化区域进行喷洒,科学应用与水净化装置,对蒸汽和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绿色建筑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对其各项资源进行高效循环利用,确保节约资源成本。工作人员在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应用现代网络设备对节水系统进行全面控制,确保节水系统高效运行,从而保障资源利用,实现更高程度的可持续性。
3.3优化室内规划
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整体结构深入分析,有效结合绿色建筑技术中对节地规划设计和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室内建筑结构的合理规划,确保相关管线能够有效配合,保障室内采光和建筑整体格局,同时还需要应用该技术进行室外环境的合理规划。通过合理应用室内外环境和节地规划技术,能够确保建筑布局更好的满足规划要求,确保建筑进一步实现冬暖夏凉。
4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1绿色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使用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效果,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应事先做好材料选择和准备工作。基于绿色建筑技术选择施工材料,应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建筑材料的经济实用性和节能环保性,在满足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选用新型墙体材料、复合型钢筋混凝土或者轻质混凝土,如使用ASA板轻型钢框架作为建筑围栏结构施工材料时,因ASA一类的板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耐腐蚀性,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内部热能耗损量,还能增强建筑围栏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围栏的使用性能。施工人员根据不同结构的建筑墙体,结合围栏结构设计实际情况,使用适量的ASA板建筑材料,能够使建筑节能效果超过80%,节省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发挥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选材设计中的运用成效。
4.2内外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外部环境设计和内部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外部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降低外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建筑物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施工人员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考虑到建筑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建筑物体空间分布情况、建筑之间的距离、建筑外部温度、降水等各种因素,合理运用绿色建筑技术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在建筑室内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室内采光取暖设计、通风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以及各种管道等设计工作,由于室内设计工作较为复杂,不仅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设计水平,还要结合绿色建筑技术,提高建筑室内空间利用率。例如:在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结合建筑施工具体情况,做好管道设计工作,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合理设计进水口系统和排水系统,注重水系统设计的节能性,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增加建筑能源耗损量。
4.3其他建筑技术中的应用
基于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建筑设计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结合其他可再生能源设计建筑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设计质量,强化建筑节能环保效果。其中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技术不仅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压力,还能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如某建筑项目使用太阳能技术设计建筑屋顶太阳墙系统,根据建筑楼层高度设置约为150m的太阳墙,平均每分钟能为建筑提供85.12m的空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环境污染率,有效提高了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同时太阳墙具有隔热作用,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以免建筑内部热能过快消散,增强了建筑保温性能,减少了建筑耗能量。除了太阳能技术,还可以结合地热能技术和生物智能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合理利用地热能源,构建建筑内部供电、供水、供暖等循环系统,在满足建筑能源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同时,可以利用生物智能技术设计建筑废弃物排放系统,将建筑中的垃圾等废弃物通过生物智能技术转化为可用能源,强化绿色建筑技术的节能环保效果。
5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优化前期施工设计,改进建筑围护结构,结合绿色建筑技术和传统设计方法,科学引进智能集成技术,应用工程节能设计,能够确保合理优化绿色建筑技术,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使其更好的满足我国现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梓屿.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居业,2019(01):62.
[2]赵芳芳.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实用技术研究[J].门窗,2019(01):38-39.
[3]韦玮,黄燕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应用探析[J].居舍,2019(02):101.
[4]徐金冰.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实施要点与设计原则[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