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
国网晋中市榆次区供电公司
摘要:供电所的线损管理是一项比较综合和系统的管理工作。在供电所营销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不断的改进技术措施和管理模式来加强对线损的管理力度,从而降低线损率,提升电能的使用率,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本文加大了对乡村供电所管理的研究,逐步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以便使电力企业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乡村;供电所;线损
1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
线损,即电能在输送过程中损耗的电能和电压,究其原因多是由于技术和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以至于出现线损问题。供电所作为供电企业的下设机构,主要分布于各乡镇,负责乡镇地区电力能源输送、维修及电费收取等多项工作,供电所工作进行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乡镇民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当前供电所运行现状而言,作为供电企业的管理末端,经常会出现管理不善的问题,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其中线损问题作为困扰民众的最大因素,影响着供电所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出现线损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人们在增加用电需求的同时,部分不法分子开始利用各种违规违法手段进行偷电漏电,以至于不仅出现线损问题同时也会埋下安全隐患,如供电所相关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势必会加剧线损问题,不利于供电所工作的顺利进行。(2)当前我国部分供电企业将工作重点集中于业务拓展和市场扩大上,忽视了线损的管理工作,未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使线损管理工作过于混乱,工作人员思想上的不重视、企业内部权责不明,问题发生时经常会出现推诿现象。(3)我国幅员辽阔,乡村民众分布较为松散,为了满足各地民众的用电需求,推动社会良性运转,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电力工程的建设,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因其线路规划时不合理,或一些地区沿用老式设备及缺乏检查和维护,加剧了线损问题。例如一些偏远地因区线路过长,超过规定值,工作人员未对线路进行优化,导致电压损耗过大,出现线损问题,影响供电所工作的正常进行。
2 电力系统中产生线损的原因
2.1管理不到位
(1)对降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基层供电企业以保障供电和安全生产为主,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线损工作的重要性,台区线损管理考核办法和制度落实不到位,考核缺乏激励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员工对于线损工作积极性不高。(2)稽查管理不严。个别营抄员为图省事,没有加大稽查和处罚力度。企业对台区抄表员的监管力度也不够,没有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3)用电检查力度不足。乡村供电客户较分散,基层农电工抄表催费工作繁重,部分抄表员用电检查专业技能较低,导致部分窃电情况不能及时发现。
2.2对于低压线损的计算不科学
对于线损考核的指标值有时候是随意标定的,供电所平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基本都是原始资料数据,并没有针对辖区线路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掌握,不能将辖区内的真实情况进行体现出来,并且一般线损考核指标值在标定时都是参考供电公司下发的数值,再结合辖区上年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制度的,弄虚作假,使得指标值的制定不科学。
2.3低压线路设备老旧选型不合理
目前,乡村一级供电所虽然每年有投入部分资金进行老旧设备改造和更新,但是整体来说,还是有部分低压线路设备老旧未得到及时的改造,由于线路设备老旧,本体电气性能下降严重,造成台区的损耗也增大。同时低压线路选型不合理,局部供电出现卡脖子等问题,也会造成台区的损耗也增大。
3 乡村供电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方法
3.1 重视线损分析工作
为了提高乡村供电所管理水平,应做好线损分析工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电网管理措施。从实践经验可知,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以下集中:(1)对比分析系统年平均线损情况。借鉴年线损率平均值,能避免抄表时间和负载的不同,导致线损出现波动。对比实际水平和平均的线损水平,可判断当前电网线损是否正常。(2)实际线损率和理论线损率的对比分析。理论数值能为实际线损提供参考,如果当地电网线损率超过理论值太多时,表明乡村电力系统可能出现了管理问题或设备故障现象,需要具体分析故障产生原因,以便解决电路故障问题。③比较用户计量分表和计量总表设备之和。如果用户计量表总和小于计量总表数值时,说明有的用户计量数值不准确,需要重视电能计量表的正常运行,确保系统内电能有效分配。对于供电所管理人员而言,要采取上述线损分析方式,全面分析电网运行中的线损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计划,以便提高供电系统运行质量。
3.2科学合理地布置输配电网结构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中,要充分考虑线路、设备运行的经济合理性,在保证线路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合理计算投资与线路损耗的关系,优化线路布局和设备选型,保证线路损耗最小化,有效降低技术线损。因此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线路设备的升级改造整治工作,实现降损目标,还要重点在输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中,科学合理进行线路布局,要根据负荷性质结构及分布情况合理分配、调整负荷接带,优化输配电设备负荷率。将变电站设置在负荷中心处并将高压线路深入负荷中心,缩短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实现“小容量、密布点、线路半径短”的目标。对线路中的负荷较重的配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减小电流,降低线损。
3.3 加强营销部门管理
就营销部门而言,在进行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定期抄表,健全完善抄表制度,准时准地抄表,杜绝由抄表时间差而造成的用电线路损耗波动现象。在抄表过程中,应根据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抄表措施,可以按时间、类别等的进行,针对性的抄表比盲目抄表效率更高。在做好对抄表时间的规划后,要对其进行优化,避免时间差线损的产生;第二,重视抄表时所存在的误差现象。确保抄表人员在进行抄表时,能够杜绝估抄、漏抄的现象,把实际用电信息记录准确,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用户是否有切点情况;第三在进行电量的统计工作时,应引入先进设备,全面普及信息化处理的方式,可以通过远程集中式的抄表方法以及无线抄表这一措施,实现对人工误差的排除。
3.4 进行法治宣传
进行线损降低工作时,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某处用电线路集中,那么管理者就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此处安排合适的人员展开巡逻,若是发现电力异常的现象,就及时的进行上报,同时安排技术水平足够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找到发生异常的原因并查明地点,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落实策略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基层的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其法律意识,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窃电行为的稽查要加大力度,对于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就要严惩不贷;确保法律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各个领域均离不开电力事业的工作,因此应把所进行的宣传进行到生活的各个地方。
参考文献:
[1]操杉,童剑平.浅议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
[2]王榕.浅议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5).
[3]龚键.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升乡村供电所管理[J].农电管理,2019(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