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一次检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7期   作者:李刚 唐健 张全明
[导读] 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检修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
        李刚  唐健  张全明
        国网淮北供电公司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检修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的变电一次检修中存在一些问题,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隐患。基于对当前变电一次检修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变电一次检修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提升变电检修的水平,最大限度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变电一次检修;检修运行;问题;策略
        
        变电一次检修主要是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由于当前电力系统中使用了各种新设备和新技术,这种变化也对变电检修过程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当前我国电网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这对变电检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变电检修也获得了长远发展,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变电系统造成了威胁。
        1变电一次检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检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电力系统运行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需要切实保障变电一次检修运行效果,为电力系统运行形成可靠保障。但纵观一次检修实际,普遍存在着对检修工作重要性认知不足这一共性问题,表现为检修工作意识淡化、虚化,未能牢固树立严谨、认真、客观的工作态度,难以满足当前变电一次检修工作各项要求。由于认知缺失,造成一次设备运行中的潜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发现与排除,使潜在隐患逐渐扩散蔓延,最终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1.2检修人员素质不足
        变电一次检修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对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较高。但实践表明,部分检修人员对一次设备的性能、结构、状态等了解不足,检修实践中存在着显著的随意性、盲目性特征,难以全面、有效、客观地完成一次设备检修任务。在专用检修工具的运用方面,不能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具体操作技能低下,极大地降低了一次检修效率,甚至起到负面作用。
        1.3检修制度不合理
        检修制度是开展变电一次检修的保障与依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性作用。一次设备运行要求的持续提高,使一次检修运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但整体来看,检修制度未能与时俱进,依旧沿袭传统相对保守落后的检修模式,导致变电检修流程杂乱无章,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变电一次检修工作需要。由于部分检修管理制度不健全,使检修实践缺乏必要的依据与支撑,影响了变电检修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因此,不断建立健全变电一次检修运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1.4相关数据记录欠规范
        变电一次检修需要形成详细完备的数据记录,客观地反映检修工作全过程。但检修现状表明,检修人员缺少专业化的数据记录培训与学习,对数据记录的规范性存在主观意识上的不足,相关数据记录不规范,缺项、少项、漏项、错项问题普遍存在,所形成的检修数据记录不能全面涵盖检修工作的整体内容,不具备必要的参考价值,不利于后续检修工作的优化改进。
        2变电一次检修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正确使用自动监测系统
        当前我国电网中已经广泛建设电网的自动监测系统,并且已经能够实现对故障位置的快速定位,并通过馈线系统对故障进行先行处理,而当检修人员对故障地点进行检修后,还能够通过该系统对检修效果进行检测,并实现对检修数据的详细记录。然而自动监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自动監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对中央监测系统需要以值班的形式对各项参数进行检验,以及时发现变电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在该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记录和监管人员能够对各项参数的意义有详细了解,并对各项参数波动代表的意义有足够认识,从而实现自动监测系统的正确使用,让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功能。


        2.2完善现有检修制度
        现有检修自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以及未来的变电检修过程,然而当前的变电检修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故而在新的检修制度制定中,需要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上增加或修改相关内容以对变电系统进行更好地检修。其中最重要的为将“定期检修”更改为“全面检修”,当前变电系统设备种类繁多,并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各类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会进一步提升,“定期检修”中对检修间隔并未作出详细要求,导致一些变电系统对变电一次检修不及时、不完整。而“全面检修”要求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要保证检修过程的高效有趣,则需要制定相应的变电一次检修流程,同时还需要对变电一次检修的时间间隔进行确定,保证变电一次检修的有效性。
        2.3提升检修人员素质
        提升检修人员素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到目的:(1)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各种变电设备的原理、检修流程以及专业工具的使用,同时岗前培训中还需要包括对制度和流程的讲解。(2)鼓励检修人员进行自主学习。工作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够让其增加知识储备,在变电一次检修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各类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3)对检修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除了需要涵盖变电一次检修中的各项技能,还需要能够查明检修人员对相关规章制度、变电检修流程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从而实现检修人员软硬件的共同发展。
        2.4加强检修程序的践行程度
        变电一次检修流程应该包括检修前—检修中—检修后三个过程。对于检修前,应要让检修人员增加知识储备,并对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变电检修中的注意事项有深入了解,同时还涉及各种安全设备的穿戴以及检修工具的配备,充分保证工作人员检修过程的安全性。对于检修中,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对检修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变电检修的合理性。对于检修后,主要涉及各类装备的存放以及检修效果的检验,检修效果检验将主要通过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当满足检修要求后,需要对检修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发挥记录的数据对检修的指导作用。
        2.5搭建全面检修模式
        在开展变电一次检修工作过程中,在建立好相应的电力管理系统后,就需要确定检修的模式,同时为了提升变电维修的合理性,还需要在原有的变电设备检修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检修措施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变电设备检修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检修工作的全面进步。并且进行检修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检修技术的实用性,降低检修的成本投入,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维修后变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在实际开展检修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全面检修需要进行动态化检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要求这种检修模式可以进行自动化故障诊断。
        2.6其他变电一次设备的检修对策
        隔离开关常见故障及检修对策,隔离开关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两个,①隔离开关载流过高,造成温度快速升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运行期间可以使用红外测温,对隔离开关表面的红外辐射功率进行检测。②接触不良的现象,一般接触不良都是因为制造工艺不良,或是设备在安装期间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因为安装或其他机械问题,造成隔离开关分合闸不到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要是在安装设备期间对安装调试过程进行规范,要求安装调试人员必须遵循制定的规格进行制造,同时在隔离开关检修期间,应该对接触面进行打磨,从而有效防治这类情况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变电一次检修中存在对检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检修制度不完整以及工作人员素质不足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现有检修制度、提升检修人员素质、加强检修程序的践行以及正确使用自动监测系统来达成目的,提升检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升变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昙,施维.浅谈变电一次检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00142.
        [2]安波,潘超.刍议变电一次检修运行问题与应对策略[J].工业b,2015(16):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