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郭丹丹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汶上县供电公司 2725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供配电系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先进的技术用于供电系统的管理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电能使用需要,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供电系统的管理,还要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式,从而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转效率。
关键词:供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方式
把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电力系统的管理,有助于提高电力资源分配的自动化水平,提升电力资源利用的效率,对于提升整体电力行业的运转质量,发挥电力资源的实用价值有重要的价值。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使电力系统的运转更加高效、便捷、安全。本文对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管理质量。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电力系统现状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进控制电力系统的技术,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广泛,智能化水平日渐提高,各种科学技术可以广泛的用电力系统的运转防控。首先,具有智能化的特征,计算机可以用于管理电力的运输与分配,实现了对电力分配的有效控制。其次,具有实时控制的特征,电力系统采用网络技术来连接,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管和实时自动化控制,从而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转效率,保证电力输送的安全,预判并解决了电力系统的各种风险。第三,运用计算机可以大量的存储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信息有助于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发展,具有保证电力设备操作简便,设备运行更加快捷的特征,提高了设备应用效率。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
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电力系统的管理必须全面的分析供配电装置,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变压保护装置,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因此,在电力系统考虑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电力输送监控系统,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还要配置远程监管系统,能够及时的收集设备运转的信息,基于固定的程序分析电力系统运转数据中的特殊现象,从而准确的判断电力系统存在的故障,以及有效防控的具体方法。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还要具有一定的封装性,强调把模块化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电气设备管理的效率,及时的提高设备的检修效率,达到高质量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目标。
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运转负荷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在输送电力资源时需要提高电力运输的效率与质量。采用现代化的智能技术进行电力输送管理,尤其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人工智能价值,是现代电力系统改革的主要方向。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时仿真能力,表现了人功智能的一些典型特征,这种技术发展方向标志了我国电力管理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电力系统的管理主要用于保证设备运转的稳定性,更好的优化电力系统运用的实际状态,同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从而给电力设备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达到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保证供电质量的管理目标。
二、电气自动化用于电力系统的价值
1.提高电力资源分配质量
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电力系统,有助于带来信息化、智能化、高效率管理方式,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转的科学性,降低了电力系统的供给电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电力系统操作简便性,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运转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预判电力系统运转中的各种风险,预见性的采用控制措施,实现了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转方式,及时检测和维护电力系统的目标。
2.满足电力系统维修需要
电气自动化技术解决了大量电力系统维修中的难题,消除了电力系统日常运转中的风险因素,有力消除了电力系统维修时对维修人员造成的风险。
电气自动化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运转方式,电力系统的维护人员可以准确的判断电力系统的故障,在从而有效降低了维修作业人员的工作压力。通过智能化的检测技术可以直接的发现故障位置,并且运用更加专业的手段进行设备维修,保证维修人员安全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防止电力系统维修风险。
3.提升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
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了互联网+电网的高效运转。电气自动化技术充分的发挥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价值,基于大数据、云存储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随时收集电力系统的运转信息,可以在数据信息的分析对比中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并且做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自动化的分析报警故障码。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做到了对电力网络的全面监控,而且可以给予维护管理人员提出更有指向性的操作意见,进一步加强了设备的技术保障。
三、电力系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应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电力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都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变电站来说,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配电输送。这一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方式进行优化控制,例如,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配变电单元的具体控制,通过光缆信号实现变电升级,或者通过网络化的方式知时改变配电方案,从而达到调整用电量供给,实现对变电站进行精准管理的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变电站安全、稳定和高效的运转。
2. PLC 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主要指的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该技术用于电力系统可以实现各个系统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统一的综合性电力系统的控制平台,它既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所有数据信息的广泛收集,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记录,并且在大数据辅助下进行智能化数据分析,从而找出电力系统的改进优化空间。PLC技术是一种柔性操作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操作,既有助于发挥单独模块信息的部分控制作用,也可以实现精准控制,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转的协调性,提高电力系统运转的整体水平,消除电力系统运转的风险隐患。
四、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1.综合化方向
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用于进行电力运转的综合化控制,其主要目标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转的稳定性,同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转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将着于运用更多的智能化技术推动系统的高水平发展,发挥新型电力传输材料的作用,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标准化水平。系统化、专业化、分区段控制等方法将实现电力系统运输效率的不断提升。
2.国际标准化方向
电气自动化设备未来还要保证电力输送达到国际标准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促进电力系统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还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与其它国家配电线路的结合。尤其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承接的周边国家的输配电工作日益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网络,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与国际生产标准接轨,可以提高我国电力输送的规模化水平,因此,相关部门还要针对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标准进行不断发展,从而推动国际电气化技术与我国相关技术深度融合。
结论: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转效率,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转方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电力资源使用需要。当前还要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管理,数据发挥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着力实现电务系统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从而达到对电力系统的合理控制。
参考文献:
[1] 翟淼松, 王红, 王越.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2):123-123.
[2] 曹婉新.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12):212-212.
[3] 蔡世腾. 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展望, 2017, 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