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宽甸满族自治县供电分公司,118200
摘要:我国10kV及以下配电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初具规模。但是,根据对配电网现状的分析,前阶段建设水平不高,技术迭代不彻底的问题,仍然影响着当今配电网的运行。如何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探讨更加符合未来要求的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就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维护措施
110kV配电线路特点
相较于其他电线,10kV配电线路的结构一致性并不强,有的线路长,长达数十千米,有的线路短,短则只有几百米。用户专线一般只连接1或2个用户,类似于输电线路;放射状线路一条线路的分支会与几十甚至上百台变压器连接。10kV配电线路属于中压配电线路,部分由110kV或35kV变电出线,配电变压器高达上千伏安,最大有100kV。通常情况下,农村、城郊地区的10kV配电线路会采用架空线路的形式,中心城市则是电缆线路。由于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对周围居民用户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且分布广泛、布设复杂、点多面广,所处环境情况多变,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很大损失。而且故障原因繁杂,有外部气候因素、人为破坏、环境变化,内部设备自身质量问题、用电情况多变、线路设计与安装存在偏差等。
2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故障分析
2.1自然原因造成的故障
根据日常的观察以及大量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都被安装在外部露天环境中,由于外部环境跟随自然现象变化,特别是在雷雨天气,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稳定性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多数的配电线路还没有足够的防护,日积月累,电线长时间与物体接触摩擦,就会出现电线开裂的状况,因此很容易造成漏电并短路,增大安全隐患,漏电造成大面积的长时间的停电现象也会对一些企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
2.2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
这一环节就涉及了安装配电线路以及检修人员了。在安装过程中,工人对线路并不是很熟悉,并不符合安装要求,再加上在恶劣天气下的稳定性减弱,长此以往,对线路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在检修过程中,若非是专业人士,检修时马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能将问题及时汇报,为了缩短检修时间,故意遗漏检修步骤,这些情况都会造成配电线路的受损。包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在陆陆续续改造旧房区,在施工时,对一些电线杆以及电线不能够适时转移到安全区域,这种情况将很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2.3设备原因造成的故障
占比较大的10kV及以下的线路是属于中压配电线路。但是在我国有很多区域使用的依然是低压配电线路,这种的线路使用年限很长,线路老化问题也比较严重,很容易导致电线外部的绝缘层开裂,造成漏电短路,引起很严重的安全事故。
310kV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维护
3.1优化线路设计
在10kV配电线路出现运行故障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及时吸取相关经验,对配电线路系统的初始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在设计层面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优化,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类故障问题的出现。通常,在10kV配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之中,应该避免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同时在进行城市周边的配电线路设计时,应当将拟建设线路附近的建筑设备及人为活动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避免由于外界因素干扰所带来的线路运行故障问题。最后,为了避免频繁过流跳闸故障问题的出现,电路设计过程中应对开关设备的安全值进行合理的设定,避免该类问题的频繁出现。
3.2提高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10kV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完成的主体是线路维护人员,维护人员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10kV配电线路运行情况的好坏。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对10kV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考核和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从而使得每一名电路系统维护人员都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在日常检修过程中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此外,除了在专业技能水平方面的提高,电力企业还应当充分培养每一名电路维护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确保每一名电力系统的维护人员都能以认真的态度、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线路维护工作,从而提升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
3.3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智能化的运行管理能力,取决于配电网的智能化程度,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化配电网具有更强的自愈能力,更高的安全性,更优质的电能质量和更友好的人机互动等诸多优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通信网络、传感测量、保护测控、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完善,配电网智能化的可能性能到了有力的技术加持。
智能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配网管理现代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通过主站和配电终端以及终端相互之间的配合,提高调度运行控制及故障处理能力,实现配电网故障区段的就地快速切除;合理选用光纤、无线等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全面监控,减少故障查找、故障排除时间,提升配电运检管理水平和运维检修能力。配电自动化工程应按照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差异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
根据实践经验,关于建设智能化配电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推行新技术时,切不可一蹴而就。一味的提倡高新技术,反而会使配电网因多次改造变得全局不统一,技术繁杂,增加运行管理的成本。②可以优先建设试点工程,总结效益,分析其移植、推广的可能性,把优质的技术由局部辐射到全局。③要重视运行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步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储备。
3.4重视日常巡视
要求运行维护部门在日常巡视工作中,从实际情况出发,严格依照制度制定巡视计划,对配电线路进行认真细致的巡查。加强电力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树立起认真负责的态度。针对断股、闪络烧伤、破损以及腐蚀等现象,仔细排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且进行处理。对于频繁出现故障的地区以及设备,要做好故障分析并且归档,定期做好维护工作,减少损失。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老旧设备要做好情况报备,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更换,保障线路的安全运行。
3.5减少自然因素影响
(1)采取措施避免雷电因素影响。首先要保证线路的绝缘性,选取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应用到配电线路中。因为考虑到绝缘材料成本,实际生活中,可以采用加厚局部绝缘层的方式来对局部线路绝缘性进行巩固加强,提升防雷击效果。同时可以采用绝缘线防护的方式来查找绝缘损坏及电流击穿后的故障点,缩短电路维修时间。其次,在配电线路中安装避雷保护装置,尽可能地避免雷击对配电线路产生影响。但是避雷针等避雷设施的选择必须考虑材质选择和设置地点,在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同时,保证避雷设施的使用效果和效用范围。(2)针对不同天气的影响采取预防措施。例如,为了避免夏季高温或冬季寒冷对线路造成的影响,夏季要加强点检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工厂等周围的线路进行多次防护,防止电线腐蚀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10kV配电线故障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还可能产生一些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对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和原因进行分析,制订合理、科学、全面的运维管理措施,提升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顺利性。
参考文献
[1]廖建佳.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维护[J].中国高新区,2018(8):148.
[2]郑伟权.10kV配电网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要点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