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伟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简称,是近些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自动化识别技术。在电力电缆运维系统工作中导入RFID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管理精度,从而为电力系统运行的精细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在对RFID技术研究现状和电缆智能运维精细化网络管理实施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说明了RFID技术在电力智能运维中的应用途径,从而为电缆智能运维管理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RFID技术;电缆智能运维;精细化管理
在电力电缆系统运行中,由于建设水平和运行环境的影响,使得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多方面问题,给电力设施正常运行和电力用户用电体验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在目前行业发展中,以精细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以电缆智能运维为工作导向,采用各种新型技术,提升电缆整体运维工作水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对推动具体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RFID技术研究和电缆运维管理工作现状
1.1 RFID技术研究现状
RFID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有数十年历史,但是前期整体发展较为缓慢,主要是应用于军事领域。近些年来,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支撑下,得以快速应用于商业应用阶段[1]。在目前的技术发展中,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在RFID技术方面发展较为先进。基于RFID标签的能量供给方式不同,其主要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和半有源标签等;依照其工作频率的差异,又包括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频段等四种形式。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也开始快速提升,能够生产出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产品。
1.2 电缆运维管理工作现状
电缆运维是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世界范围内电缆运维工作开展中,不同国家的管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较为先进的国家中,多是以地理信息系统和GPS为基础,构建智能机器人巡检、视频监控等智能巡检技术,并且将运维数据导入大数据平台中,实现智能化运维管理。在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中,受制于技术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多是采用手动运维检测方式为主,这种方式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并且在数据方面容易出现较大误差,管理较为困难。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在部分区域范围内开始采用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系统建设水平较低,使得整体系统运行速度较慢,数据存储量较小,数据分析水平较低,整体成本较高,因而无法大规模推广。在这种背景下,推动电缆智能化运维建设,已经成为电力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电缆智能运维精细化网络管理实施的优势
RFID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高速移动的物体进行准确捕捉并且实现精准识别,从而实现物体的非接触识别。将RFID技术应用于电缆运维管理工作中,首先是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中电缆运维对人力资源依赖性较高的缺陷,有效提升整体工作的精度,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其次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改变原有工作模式中部分偏远地区运维工作不到位,不够深入的情况,能够确保运维工作覆盖至电力系统运行的所有环节,从而在整体上提升运维工作质量[2]。再次是基于RFID技术能够采集到更多的运维数据,为电缆系统智能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精细化网络管理,从而为我国电力事业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RFID技术在电力智能运维中的应用途径
3.1 在电缆智能巡检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电缆智能巡检系统,不仅能够将巡检工作进行多层架构和模块式划分,并且能够将后台数据全面融合为一体。智能系统的平台构建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决策三个层面。通过在电缆上设置高频RFID电子标签,基于阅读器发射无线电波,能够触发电子标签并激发内置芯片,在做出相应信号后,阅读器接收信号并基于智能巡检终端获取电网设备的相关信息。基于RFID技术构建的电力电缆智能巡检系统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首先是能够实现对电缆设备信息的管理,通过相应巡检数据的收集,为电缆现场在线管理奠定数据基础,减少由于人工管理带来的数据不够精准,效率低下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是能够通过对巡检点的定位监控、巡检人员的作业监控、故障监测和信息反馈三个基本方面,实现对电缆设备的巡检监控。从整体上而言,基于RFID技术技术的电缆智能巡检系统是实现电缆智能运维精细化网络管理的基础,是提升电缆运维能力,提升运维效率的重要途径。
3.2 在输电线路运维中的应用
输电线路的防误登报警及巡检系统,是RFID技术应用于电缆智能运维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一系统的构建,能够借助微波检测信号,准确分析持有数据终端工作人员在杆塔横担上的相对位置,能够提醒工作人员有效规避危险作业区域,避免由于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时,通过这方面的系统设计,还能够为无人机自动巡检提供线路指示,从而有效提升高压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水平[3]。基于RFID技术构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无线射频感应单元、移动数据终端和配置器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三个基本单元在软件系统的交互作用下,实现硬件设备与软件通信功能的实现,最终达到防误登报警及巡检功能的实现。
3.3 在电力计量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计量系统是电缆智能运维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现有计量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构建完善的计量全寿命周期设计。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层面:首先是对电力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在对电子标签数据进行规范化的基础上,对电子标签的合格性进行检测,并完成资产贴标发行管理。其次是对相关子系统进行设计,包括资产仓储管理系统、计量资产安装维护管理、资产安装维护管理和资产维修报废管理。通过这些子系统的统一运作,能够将电缆智能运维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至更高水平。再次是要做好RFID安全设计,通过防伪识别安全架构和电子标签的安全设计,实现系统整体安全防护。
4、结束语
RFID技术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能够在电缆智能运维管理工作中强化底层数据的采集,提升整体管理应用水平,提升运维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从而为电力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电力行业管理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双得,许保瑜,王胜伟.智能标示器在电力电缆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新型工业化,2019,9(08):27-30.
[2]王晓飞,孟亚楠,刘泽.BIM与FRID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结合应用研究[J].山西农经,2016(09):117.
[3]李旭,张松,谢菊芳,唐超.智能标示器在电力电缆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