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斌
国网嘉鱼县供电公司 湖北 嘉鱼 4372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日常电器种类和数量都逐步提升,居民对电力的需求增大,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一项严峻的考验。目前,自动化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生产当中,电力企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电和输电的枢纽。通过自动化的设备对电力进行输送和管理,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目前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其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自动化装置;配电管理;问题研究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工厂及人们的生活都离不了电能的使用,电力部门对电网、电压等电力设施的建设也在日益壮大,然而,其却忽略了对配电技术的管理。我国传统的配电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如何更快速、高效地解决配电问题,是目前配电部门的首要任务。因此,提出配电自动化技术,将其应用在配电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快速的完成配电任务,同时也能提升当下的配电管理水平。
2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概述
配电自动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进行监控和控制,通过一系列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变压调节装置)进行操作。目前电力企业已经普遍应用自动化系统,其中各种设置和操作均可做到信息互通,各部门不同种类的设备数据可以共享,不仅使信息更加利于管理和控制,还提高了输电效率,降低输电的故障和事故。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为:故障排除与处理、负荷动态管理与控制,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在配电过程中,先通过计算机的数据采集与监视,将数据通过互联网与各个机组共享,同时具备远程操作功能,配合故障检测与排除系统,可以实时的维护配电稳定。配电工作主要负责电力负荷的控制和管理,早期因配电系统不完善和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出现的限电手段来维持电力优先供应,通过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对负载进行控制,降低功耗,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3 电力配电自动化及电力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材料选用不当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否全面、科学选用材料,均和工程整体建设水平与后期使用情况相关。既往部分配电工程建设期间,选购材料时因为资金配置不科学、管理力度较薄弱等,造成部分材料性能、质量不符合配电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影响配电工程建设质量、工期,增加成本投入。
3.2 配电自动化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发展较为缓慢,技术水平也不足,与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先进的国家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实现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而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时间较短,且各地的配电设施大都不同,进而导致大部分地区的配电系统管理标准不一,不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配电管理水平也较差,配电自动化的覆盖率更是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执行标准,这些因素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普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尽快引进先进配电自动化技术,并完善配电管理制度。
3.3 施工方案不明确
部分工程建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各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不够畅通,同时由于自然条件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各单位之间的工作沟通协调,方案的调整都比较滞后,施工人员凭借经验施工,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施工安全隐患的同时存在。
4 对于提升我国配电自动化控制与配电管理的措施
4.1 配电网运行相关数据的采集
配电网安全运行与众多环节和设备息息相关,一旦任一环节或设备出现问题,那么配电网安全运行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想要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将配电网中各环节和设备为对象进行严格的监测,并以监测结果的相关参数为参考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合理判断。数据采集和实施信息数据远程汇总和监测是配电自动化技术最基本的功能,对其予以应用可以将配电网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采集并监测,同时在获取到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将其发送至配电网运维管理调度部门,从而使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得以完成。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除了上述提到的电网运行数据监测和数据采集功能外,还能够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推动配电网各环节和各设备间的数据共享,从而为配电网运维管理部门的运行调配提供重要辅助。
4.2 根据具体情况,改善发展失衡现状
我国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与城市的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增强我国当前的配电自动化水平,便一定要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如若一直将城市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阵地,就会出现农村配电自动化设施的资源浪费问题;而若是以农村地区为主,发展配电自动化的研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无法适应的问题。因此,在全面发展各级电网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提出城乡各地区的配电发展方法,这样才可以实现不断改善我国配电发展失衡的问题。
4.3 工程安全的管理
保证配电工程安全是配电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能够切实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提前防范非常必要。安全管理内容主要有人身安全、工程安全两个方面,应立足于工程的细微之处,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工程的安全性。第一,人身安全。增加高新设备,组织管理、施工人员培训,普及工程安全知识,引导他们确立安全防范意识。第二,工程的安全。施工之前严格审核责权配置、安全技术交底合同内容;选择的配电设备要保证性能,从源头上控制事故的发生;优化并落实现有安全管理制度,使所有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承担的权责;加强外包工程的管理,提升供电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认真审核外包单位的施工资质,拟定责任明确的工程承包合同,进而实现对双方行为的有效规范、管束。
4.4 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
在现阶段社会全部电力企业数据一致化合并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在体系工作过程中DMS和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其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且DMS和配电自动化技术并不是单一独自而存在的,这两部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后期的配电自动化体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及时和网络化的平台保持同步和沟通,与此同时,有关员工不仅仅要维持企业集成总线路的体系,还要具有公共信息的模型。除此之外,有关的企业还要不断达成电力资源二次体系化的网络安全构造计划的目的,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实践性的发展。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电力企业已经逐步发展较大规模,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国人需要不断提升配电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优化配电管理模式和方法,逐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科技水平,加强电力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专业素养,解决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加大电力系统的全区域建设,从而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楠.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有效优化[J].中外企业家,2018(34):151.
[2] 黎晓光,车晓磊,马占全.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04):82.
[3] 揭建栋.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5):6-7.
[4] 马骏昶,周宇浩.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8(15):178.
[5] 陈国华.试论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技风,2017(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