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峰齐
德宏梁河供电局 云南 德宏州 6792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大幅度提升,我国电力系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证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配电工程建设的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提升供电可靠性的角度,探讨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字: 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
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相一致的是,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在绿色发展和集约化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国家不断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电能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战略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以配电自动化技术为手段,提升供电可靠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成为电力能源网络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用电需求和电网覆盖范围的增长,对于配电自动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配电工程建设意义分析
1.1 配电工程建设的意义
电力配网工程在建设以前,需要制定一个完整、合理且有效的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因为电力配网工程是一个工程量庞大、周期较长、难度系数大的工程项目,如果没有前期合理的规划势必会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事故。比如在建设实施以前,没有统筹规划好工程各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需要使用的技术设备,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没有制定应急措施等都会在该阶段造成建设实施上的混乱和不科学性,因为没有严格的制度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原先预期的方向前进,对后期的实施工作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制定合理的工程建设规划需要用长远的宏观的角度对待配电工程建设。
1.2 现阶段配电网建设现状
由于历史建设原因,我国早期电力系统配网建设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性,同时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在大规模配电网结构和建设应用上存在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电力分布不合理、电源规划存在问题、网络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加之配电网规模增长过快,导致部分设备设施难以跟上网络扩张的速度。现阶段,高架线方式仍是配电网建设中主要使用的设计和建设方案,在外界条件剧烈变化时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高温、强风、冰冻等恶劣的天气条件。加之,前期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后期的维护难度升高,维护费用增加。除此之外,在配电网建设中,还存在人员队伍素质、设备先进性、技术稳定性、建设过程监督控制等方面的影响。
2 以配电自动化建设推动供电可靠性的对策建议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突发故障线路的处理,能够在发现故障线路的第一时间,对故障线路部分进行隔离,断开故障线路与其他部分的连接,避免了大面积停电现象,实现了部分故障条件下的配网使用能力的提升。总体来看,借助于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供电可靠性,同时降低了配网维护和维修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占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故障部分进行处置。除此之外,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能够提升电网及电力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联系,提升单位内部工作效率。
但是也应注意到,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国家和建设参与的地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这就要求在具体应用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更好地提升供电可靠性。
2.1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远传型故障指示器。集成了故障定位系统的远传型故障指示器,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故障类型、位置等信息,帮助中控中心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电网整体运行状态,大大提升了故障报告与排查的效率,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2)一二次融合开关。一二次融合开关的主要作用是自动判断线路故障并进行故障隔离,该设备同时也具备线路运行状态的检查功能。在故障消除之后,可以通过自动化开关设备快速实现供电状态的恢复,明显降低停电时间,提升供电质量。
(3)远端配电自动化设备。远端配电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首先是安装在馈线回路和开关柜上的馈线终端(FTU),该设备具备遥测、遥信和部分条件下的自动控制;其次是站所终端(DTU);最后是配电变压器终端(TTU),该设备主要是监视和测量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4)自动化平台管理系统。现阶段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多与调配一体化平台相融合,可实现多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技术人员能够实时抓取数据并进行配网组合方式的优化,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使用故障定位系统提升供电可靠性
传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现供电网中的故障并进行定位,导致故障影响范围扩大,造成损失增加。借由故障定位系统,故障检出速度得到大幅提升,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也随之提升。在实际应用中,故障定位系统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故障定位系统能够监测从用户端至配线变电站之间的大部分设备,对于保障电网系统的运行有积极意义;其次,在故障定位系统设备的选择上,应结合建设地的条件,在东北地区应重点考察设备的抗寒能力,沿海地区应选择抗潮性能较好的设备,在强磁场干扰地区应重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3 馈线自动化建设
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和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上述两种自动化系统都能够实现实施检测,并通过实时监控配网的复负荷并进行科学的分配,大大降低了系统故障的风险性,对于提升主供电回路的可靠性具有积极意义。从这一角度分析,馈线自动化建设也可理解为精准配网与实时监控的融合,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准确的掌握配网运行数据,科学优化配网的负荷分配,全面降低配网系统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现阶段不同公司提出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所应用的设备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使用单位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配网自动化管理,从设备检修制度入手,提升管理质量,针对于大量使用的设备应针对其一般故障和常见故障,列出对应的故障检修流程,帮助现场操作人员快速完成设备的维修。
与此同时,供电企业应完善员工的培训制度,通过科学成体系的继续教育,帮助一线职工快速掌握先进仪器设备和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平台应用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做出科学预判,尽可能早的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2.4 提升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信息安全
随着配网自动化建设规模的逐年增加,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和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组织相对应的是自动化设备使用的区域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如何有效提升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信息安全,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影响方面。配电自动化硬件设备方面应尽可能采购兼容现阶段主流信息防护安全软件的设备,并着重进行网络病毒侵袭系统软件的升级,引入防护等级更高的防火墙等相应技术,提升配电自动化网络的信息安全,避免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侵入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获取配电网数据或进行信息篡改,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员工误操作导致的系统崩溃,从而全面提升系统的信息安全能力。
现实应用中也经常发现在极端环境下发生的数据丢失,数据乱码等问题,这就要求相应的科研人员针对于应用极端条件下的配网自动化设备,应提升设备控制程序的可靠性,避免因为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因素导致信息丢包。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大提升配电设备的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现阶段技术人员可通过综合运用故障定位系统、馈线自动化系统等相应的技术手段,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运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献妹.配电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8):38-39.
[2]黄院芳. 供电高可靠性示范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冒国龙,李君卫.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8,21(02):54-60.
作者简介:姓名:崔峰齐(1991.1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吉林省通化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