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雷山供电局 贵州雷山 557100
摘要:雷山供电局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企业服务文化根植的土壤,实现二者深度融合,使企业服务文化得以落地深植,以“三智三信”为着力点,从装备上、技术上保障供电可靠,从管理上、服务上提升服务水平,形成“智信服务、满意雷山”的服务文化品牌。
关键词:“三智三信”;提升服务水平
雷山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雷山供电局将当地苗族文化作为企业服务文化根植的土壤,并与之融合,让企业服务文化得以发芽、开花,最终结出硕果。该局遵从“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深入贯彻落实“策划、规范、改善、卓越”的工作理念,在供用电技术、客户服务上不断进行创新突破,不断提升配网运维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以打造“三智三信”(智能配网、智脑指挥、智慧数字,畅通信息、树立诚信、建立互信”,简称“智信服务”)为着力点,从装备上、技术上保障供电可靠,从管理上、服务上提升服务水平,形成“智信服务、满意雷山”的服务文化品牌。2017年,该局获得贵州电网公司服务文化示范单位称号,2020年2月,所属西江供电所、电能量数据监测班分别被南方电网公司授予2019年度“五星班组”称号,成为贵州电网公司唯一一家被授予两个“五星班组”称号的县级供电企业。
一、“三智”支撑全程 客户放心舒心
“智”,即围绕“智慧”、“智能”做文章。依托智能电网及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加强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向智慧、智能化方向发展,使供电管理更精益、服务更精细、用电更安心。
(一)智能配网 可靠舒心
(1)创新思维,以新技术、新设备打造智能式电网。通过中压网架联络、缩短供电半径,运用配网自动化及故障定位系统、三相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及调容调压变压器等先进新技术、新设备,保障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用电的需求。
(2)为台区配备智能管家,做好保姆服务。 通过智慧台区、智慧表区建设,构建全信息采集、全流程管控、全专业支撑的管理模式,实现智能运维、应急抢修、节能降损、源荷互动等功能,将配电台区打造成电网末端能量、数据交互的中心,将智能化、自动化延伸至电网最后一百米,让客户感受到供电智能服务就在身边。
(二)智脑指挥 高效降本
建营销“超级脑”,为客户办理业务提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建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营销“超级脑”,依托“互联网+”构建指挥平台,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多渠道受理、统一指挥、精准派工、迅速处置。为客户办理用电业务提速。通过远程业扩报装,2019年为客户节约交通费155万元、误工费122万元,降低客户用电成本,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三)智慧数字 服务全能
(1)造零距“智慧厅”,建客户交流沟通平台。该局以各大主营系统为基础,围绕“互动化、平台化、自助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发展思路,打造“智慧营业厅”,实现与客户零距离、全业务不等待、不填单自助办理,实现客户办理业务“一次都不用跑”,2019年远程办理率100%。
(2)推广电能替代,建设“智慧楼宇”。推广智慧、绿色、环保、节约的新能源替代模式,对发、输、配、用全过程智能化管控,建设智慧型家居,提升客户体验感和安全感。
二、“三信”服务引领 客户满意百分
围绕“信”文化做文章,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畅通信息,建立互信,树立诚信。
(一)畅通信息 快速回应
创新与客户沟通的模式。利用“互联网+”,建立“线上+线下”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雷山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98%,苗语为当地交流主要语言,根据这种情况,雷山供电局依托“互联网+”,创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双语(苗语、汉语)”服务热线、“南网驿站”客户沟通微信群,结合“片区网格化”客户经理的沟通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信息共享,及时响应客户需求。2019年,该热线共计接洽5968件业务,客户满意率100%。
(二)建立互信 以客为尊
(1)积极主动作为,建立你我互信。 建立一年一次的客户全覆盖地毯式回访机制、一单业务一次回访机制、一次接洽一次满意度调查机制、一次信函一次上门“四个一”客户回访机制,针对回访及客户诉求等问题,自下而上逐级修复,同时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客户关系修复小组,实现“零问题”修复机制。2019年累计上门修复客户关系153次,修复率100%,实现近10年12398客户投诉0件。
(2)加强需求侧安全管理。针对雷山苗族村寨多为木质吊脚楼,防电气火灾安全隐患形势严峻的实际,自主研制了多功能集表架,消除木房安全隐患。同时,严把设备入网关,主动开展客户义诊和配合电气消防安全检查,引导客户安全合理用电。3年来义诊3200户,消防检查及电气安全宣传3.5万户次。客户对用电安全越来越放心。
(3)树立诚信 助力脱贫。该局运用远程低压集抄方式,实现从抄表、核算到电费发行的全封闭自动化流程,保证抄表环节准确、有效。宣传多渠道缴费形式,互联网+收费与便民服务点相结合的交费模式,打造“一公里、半小时”交费圈,构建文明催费体系,精细的服务,让客户能够安心用电,放心缴费。同时,根据地方脱贫攻坚战工作部署和安排,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和对口扶贫。通过产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增强贫困群众的认同感。大力推进“智信服务 满意雷山”服务文化在企业每个服务环节落地,助力“脱贫攻坚”。解决了扶贫产业用电业扩延伸项目58个,异地移民安置用电1万余户,为雷山县实现2019年“脱贫出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三、改善营商环境,孕育催生“五星”
(1)抢修复电 分秒完成 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及电力大数据,运用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监测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配电网。线路故障查找平均时间由原来3小时缩短至0.5小时左右,抢修平均到达时间20分钟,同比缩短7分钟,实现报修分秒化。
(2)业务办理 快捷精准 推行营销集约化管理工作模式。整合配网终端运行数据、营销系统、生产系统的数据分析平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移动客户端技术的结合,构建多渠道受理,归口信息收集,精准应对的客户服务指挥体系,让每位客户、每单业务、每次需求都得到方便、快捷高效办理。2019年低压业扩平均通电时间10.5小时,同比减少5.4小时。
(3)信息互通 赢取信任 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建立与客户互动渠道,及时发布供用电相关信息,收集客户用电需求及意见建议,做到快速响应、主动沟通,实时互动。仅2019年各种重大节假日期间,通过手机短信、“南网驿站”客户服务微信群与客户沟通互动信息就达9万余条,发布安全用电等信息10万余条次。不但尊重了客户的知情权,也赢得了客户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4)投诉为零 创建五星 连续5年实现南网、省公司、地区局和能监办“零投诉、零信访”,客户诉求办结率100%,2019年客户满意度获得86分,排列全省前列;并获国务院国资委“责任南网行”调研团专家学者一致好评;2017年营配班获得南网公司“五星”班组称号,2017年荣获贵州省服务文化示范单位称号。2019年该局两个班组再获南方电网公司“五星班组”称号,成为贵州电网公司管辖范围内唯一一家获得双“五星”的县级供电企业。
雷山供电局企业服务文化建设承接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通过深入挖掘苗族文化和南网企业文化两种文化的相通相融之处,找准契合点,促使企业服务文化落地深植,最终实现深度融合,使企业文化更快接地气、入人心、成习惯,让文化的基因得以传承和血脉绵延,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