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辉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福建 宁德 352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电力工程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电力设备检修在计算机、传感、信号处理等技术的辅助下也实现了新的突破,极大缓解传统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压力,显著提高设备检修效率。以状态检修为代表的新型检修技术,实现了电力设备状态的准确把握,并且达到了预先处理设备缺陷的效果,在供电可靠性、检修成本、延长设备寿命以及维修风险控制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只有切实保障设备安全,才能发挥电力检修的实际意义,面对当前检修人员缺乏的现状,电力企业也要积极转变,切实做好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
关键词:电力设备;检修现状;管理;对策
引言
现阶段,电网建设以达较高水平,同时,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有了更高的用电可靠性要求,设备定期检修停电会带来很大不便,为此,出于供电可靠性考虑要转变设备定期检修的策略。设备检修工作的开展,对于保证设备良好工作状态尤为关键,而定期设备检修,会造成设备临时性缺陷以及故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存在供电安全风险,还会导致设备资源的浪费。因此,要采取状态检修的策略,通过分析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及时掌握电力设备异常与缺陷,避免设备故障停运,起到更好的电力设备维护效果。
1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分析
正是由于电力检修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加高效、全面的发现并处理电力设备的缺陷以及故障,对于改善供电设备条件有很大帮助。现就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①电力设备计划检修现状。通过分析当前电力设备所主要应用的计划检修的应用现状,作为基本的检修制度,在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因对电力设备状态缺乏考虑,仍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来说,对于电力设备的检修周期有相关的规定,这也是计划检修概念的由来,要对相关设备展开定期的维修工作。以发电厂设备为例,根据相关检修规定要求,通常要在每隔四年左右,要开展一次针对厂区所有设备的维修工作,检修工期通常要维持2至3个月,而还要在每两年时间内,对电厂设备实施较小规模的维修,通常在10天左右。在到达检修期限后,不论电力设备的正常与否,均要停运维修,当然这有助于消除一些隐蔽的设备缺陷,但存在过度检修的问题。其次,故障检修也是电力设备检修的重要内容,在设备前后两次定期检修的时间内,设备可能会因长期运行中的老化、外力破坏等而发生突发性故障,同时,故障检修的目的就是要处理设备的故障,以期更快时间恢复正常运转,可对定期检修形成有力补充,但故障检修是事后检修,故障本身有巨大的破坏力,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②电力设备检修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力工程相关技术的发展,不仅电网的建设更具规模且更加的完善,而且电力设备检修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在传统设备检修工作中,多数属于被动检修的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电网对高稳定性的要求,要寻求检修制度及技术的改善。当前,电力设备检修制度往往强调的是计划检修,要求在特定时间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维修,再有就是故障检修的相关要求,这些对于设备缺陷的处理均处于滞后状态,且检修过程耗时耗力。
2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滞后
在购买电力设备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一些存在问题的电力设备也投入到使用中。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对这些设备进行编号处理,在设备出现问题时总需要凭借记忆寻找设备,而且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做好预防管理,设备什么时候出现问题什么时候处理,一般都没有在最好的保养期间进行修整,甚至是一些报废的机器仍在使用,不仅对生产效率产生较大影响,更是增加了安全隐患。例如在采矿中投入使用采矿设备,没有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对开采效率产生影响,而且其中一些老化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做好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2电力设备采购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在电力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保证电力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这不但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还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然而在实际的电力设备采购的过程中,个别人员没有电力设备质量控制的意识,相关的采购人员不能对电力设备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这就导致尽管电力企业在设备采购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电力设备的质量还是比较低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更加不利于电力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发展。
3电力设备的管理对策分析
3.1加强机电安全管理
在电力设备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而不是出了问题再进行补救。企业要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对每个机型以及设备都要有所理解,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查找问题所在,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和安全运行。加强电力设备安全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做好电力设备的验收工作
电力设备的质量管理是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所以在实际的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其各个环节都进行质量管理。在实际的电力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电力设备的验收工作,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对电力设备的验收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降低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要想做好电力设备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在统一设备采购标准模式之下,对电力设备的生产流程以及原材料采购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如果在这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其次,就是要采取措施做好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检修以及预试管理工作,以保障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最后,就是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电力设备的生产工艺以及原材料质量的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电力设备质量的管理
3.3加强运维一体化管控
在进行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作业时,其实施前提便是保证从业人员人身安全,这不仅需要检修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更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检修作业安全。电力单位应加强运维一体化管控,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检测防护意识,将管控安全作为单位发展基础,构建规范化作业系统,实现对设备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应根据不同维修人员的技能特点,强化从业人员的分工管理及专业技能培训,保证不同检修小组的工作质量均衡。电力单位应革新管理理念,加大对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管控力度,摒弃原有落后的管理模式,结合人员水平、工作效率、作业协调等多个方面进行方式改革。实际作业环节,应根据先简后难的核心思想进行检修,最大限度控制作业风险,帮助从业人员工作理念逐渐向运维一体化方向转变。电力单位应对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责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加强工作实施步骤的细化安排,确保从业人员的各项操作都有据可依。
结束语
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检修管理,及时地发现电力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有效地解决,从而为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瑞林.大型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水能经济,2017,(9).
[2]李奎.试论我国水利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7,(4).
[3]熊乃红.浅谈大型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和检修的技术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