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运维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博
[导读] 随着电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对运维管理效率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据实际情况来看,我
        李博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柳河县供电公司, 135300
        摘要:随着电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对运维管理效率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据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配电运维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正在长期且持续地影响着配电运维管理效率提升,对此必须深入研究运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进一步提高运维管理效率、质量。
        关键词:配电运维管理;常见问题;措施
        1配电线路的特点
        1)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同时整体地形比较复杂,因此大大提高了配电网架设难度。目前,几乎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均有配电网,真正实现全国人民均能够用电。但由于地形条件复杂,虽然已经架设了比较完善的配电网,但依然面临着自然因素的影响。
        2)输电量大。近年来,第二、第三产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推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加之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用电量呈几何倍的趋势上升,因此在配电线路架设过程中,必须选择质量优质的电缆,并根据区域性用电情况制定合理的线路架设计划。
        3)设计和维护难度大。由于用电量大、线路架设范围大,因此在配电网施工前,必须做好设计规划,保障线路架设的合理性。但因当前城市规划愈加科学化,且有着多样化的新型材料及技术,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设计和维护难度。
        2配电运维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2.1载荷分布不均
        在进行配电网的检修中,常常会出现电路的负载功率不均衡,导致电路不稳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一般是因为我国的建设发展速度太快,造成了供电网所供的电力并不能满足到用户的大量需求,也并不能满足到各个地区维持发展的电力需求,那么问题出在哪呢?一般是由于传统的设计不太合理,也不能顺应目前这种高速发展,使得供电出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因为会导致功率的损耗十分大,若不进行维护和改造的话,还会对电气设备产生不好的影响,或者是严重损坏电气设备的运行。
        2.2配电设备过于陈旧
        在经过检修过程后,工作人员往往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地区的供电系统发展过于缓慢,由于不重视而造成设备陈旧,例如:架空线老旧,电缆使用年限超过规定年限,配电网线路陈旧,或者是隔离开关严重老化,变压器陈旧以及各自辅助性设备年限过长等问题。尤其是在很多高海拔或深山地区,这样的设备老旧现象更是常见,所以在配电网的发展中,自动化难度较大,很多的资源白白流失和浪费掉,由此增加了配电网建设成本。
        2.3配电设备分布不合理
        供电网络的布局一般都比较复杂,但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的传输效率,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采用传统的布局形式,从很多案例以及广泛的研究来看,传统的布局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局限和问题,这种种不合理的。归其原因,一般都是因为电力消费的不合理现象,不同地区的经济消费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悬殊非常大,那么对电力的需求量就会大不相同,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再按照传统的布局方式去分配,而没有考虑到这种需求差异的问题。
        3配电运维检修管理措施
        3.1完善配电运维管理制度
        配电运维工作是一项规范性、系统性都很强的工作,电力企业必须结合其所负责区域的配电网运行情况,制定完善的、可行的配电运维管理制度,统一运维工作标准,明确运维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强化预防管理措施,细化检修标准,保障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同时,为了落实运维管理工作的责任,可建立设备主人制,将每个设备细分给每个运维管理人员,并实施设备主人对设备负责到底的制度,比如设备的日常及特殊巡检、缺陷消除、故障维修和该设备的用户投诉等,都由设备主人负责。
        3.2调整优化载荷分布情况
        优化好载荷分布情况,使其不要出现超负荷情况是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一应对对策中,我国的电力企业应该合理地减小供电半径,另外,在优化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地域分布问题,以及地域不同的需求问题,包括我国很多地区出现的地理条件限制问题,都要考虑到其中。因此,在对于线路的建设和改造中可以考虑新建变电站的方式。最后,在优化载荷分布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对新建电路的分布规划进行合理安排,可以对线路走廊进行充分利用,对负荷进行割接来使得原电路的电流消耗得以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负荷的效果。
        3.3加强配电设备管理和维护
        在配电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设备是配电网电力输送的重要基础,在加强设备管理的工作中,须做好设备管理。在开展运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合理评估各地区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更换过于老旧的设备;同时须定期检查,保障设备正常的运行状态。同时,各地区电力管理部门可适当引用现代化电力设备,提高电力设备技术含量,进而保障其性能更加稳定、耐用。此外,还可应用信息化技术做好设备的实时监控,在出现或即将出现故障时及时警示,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损失。
        3.4打造专业的运维管理队伍
        工作人员是配电运维工作中的关键,但是由于其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使得运维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且如今愿意参与到电力工作中的人才较少,进而也出现了人才匮乏的问题。目前,电力管理部门应面向社会、高校吸引人才,并进一步提升薪资待遇,但在招聘过程中应关注应聘者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需要对原有工作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在理论知识、风险意识、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升配电网运维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3.5构建和完善信息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保障配电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先进性,电力企业就需要构建相应的信息平台,将各种运维管理信息和成功经验输入信息平台中,实现经验交流及信息共享,既利于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又能解决信息孤立、数据不流通等问题。同时,电力企业也应结合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及要求,基于网络信息平台构建新的运维监管机制,实现对电网负荷情况、生产计划、停电、跳闸、安全隐患、抢修复电、GIS单线图、账卡物一致、电子化移交等的实时监控。此外,电力企业也要注意根据运维管理的实际情况,实时更新平台上的相关信息及数据,确保运维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3.6强化配电网的综合治理
        提升配电网健康水平是关键途径。一是强化配网综合防雷治理。加强对雷击故障进行专题分析,定期做好避雷器监测和轮换,多雷区域增加安装线路型避雷器,加强对杆塔接地进行改造,开展接地电阻测量和治理,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满足泄流能力,提升配网绝缘和耐雷水平。二是强化配网通道治理。加大电力线路保护宣传,加强与政府国土、规划建设、通信等部门沟通,将电力设施的新建、改建或扩建规划及其依法划定的保护区域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根据树木生长情况,全年动态开展修剪工作,春、秋季和雨雪冰冻天气前,对线路周边树(竹)障提前进行集中清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其均处于户外环境中,通常会因外力破坏、线路及设备故障、用户影响等而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所以,电力企业必须从人员、技术及制度等多个方面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重视和加强配电运维管理,以增强配电网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保障配电网真正实现持续、稳定、安全运行,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彬.低压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民营科技,2018(12):142-143.
        [2]王波,李小龙.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和运维管理控制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4):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