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亚龙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
        张亚龙
        大唐山西新能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对于电力工程运行及应用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电力工程的电力供应功能更好地发挥。在目前电力工程实际运行中,为能够促使其为人们更好地提供电能,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应用,而变电运行技术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且在提升电力工程运行效率及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因而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对变电运行技术熟练掌握并充分应用。
        关键词:变电运行技术;电力工程;应用
        1变电运行技术分析
        从技术应用角度来说,要达到以下要求:①现场设备可靠。若想保障电压等级和电网安全,则必须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实施变电站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模式,关键点为把控现场设备的可靠性。如果说现场设备运行频发故障或者异常,实行少人值守或者无人值守,则会面临较大的风险。②远动装置可靠。从变电运行技术发展角度来说,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已经成为必然。在此模式下,信息来源都依靠远动装置,因此装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集控中心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有的装置硬件寿命短,一般在10~15年。除此之外,工作站多使用硬盘,通过安装操作系统,实现信息上送,极易受到外界病毒攻击或者人为破坏,安全隐患极大。③通信通道。为保证变电运行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必须要提升通信通道传输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冗余度。④信息配置。保证信息配置的正确性和全面性以及互补性,进而充分发挥变电运行技术的作用。⑤集控中心的可靠性。为保证变电运行的效果,集控中心要发挥出各个系统的功能。这需要保证各个系统的覆盖面广泛,同时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实例分析:以重庆某电力公司为例,为更好的适应无人值守变电运行,开展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试点,完成某110kV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工程。从系统运行角度来说,能够实现远方操作联动以及设备智能巡视等,为无人值守变电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传统的变电运行模式下,运维人员需要前往现场,进行设备巡视检查,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撑。在无人值守变电运行模式下,运维人员利用智能辅助监控系统,进行远程巡视,系统可以根据巡视配置,对远处的110kV变电站监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比如开启和旋转摄像头,实现远程巡视。
        2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2.1变电运行技术中的变压器异常问题
        在电力工程的变电系统中,变压器属于核心内容,在变压器的实际运行中很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导致有异常情况出现,如变压器零部件有破损出现。另外,在变压器的实际运行中环境条件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持续阴雨天气时变压器就很容易有问题发生,而这种环境下若变压器出现问题,很容易致使局部放电,若不能将其及时有效解决,很可能会发生严重安全事故。此外,若变压器长期使用,且受到不良天气影响,会致使其内部防爆管有问题产生,严重者出现破裂,这一问题会造成变压器停运。
        2.2变电运行技术人才缺失
        在具体运行的时候,电力工程往往缺乏相应的高技能型变电运行技术人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检测设备的安装;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的过程当中没有结合操作规范来进行,私自将自己认为不重要的环节故意漏掉;后期设备维修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专业技术有待提高等,现阶段在设备当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采用传统的检测模式已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在电力工程当中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在具体运行的时候,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人员出现失误都会对变电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其生命健康造成相应的危险。
        2.3互感器异常
        在变电系统中,互感器发挥重要的作用,互感器发生异常的情况往往都是在停电的一瞬间发生的,当互感器发生异常变电系统将会迅速停止运行,在断电发生的时候还没有来的及切断电压保险,这时互感器就会遭到损坏。当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之后,往往会出现异常的响声,也有可能伴有冒烟的现象,同时由于其内部装置的问题导致铁芯内的交变磁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就会使得电流表的指示变为零,或者指针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都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安全的技术讨论
        3.1加强变电运行保护
        在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保护可细分为瓦斯、差动2类。差动保护能够对相间短路与主变内部线圈之间的短路问题进行有效反映。一旦产生差动保护,需要采用专业技术手段,科学检查差动区域,该过程中囊括主变压器。除此之外,还要对油位、瓦斯继电器、油色等各类主变性能指标进行全面观测。还要严格检查主变区域、差动保护区等,仔细查看其是否存在保护误动情况。瓦斯保护动作过程中,通常以内部故障、变压器二次回路故障为主。这个环节,采用专业技术手段,仔细检查短路、压力阀、二次回路接地等相关内容,还要对呼吸器喷油动作进行仔细核查,确定无异常情况发生。
        3.2通过培训提供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工作中,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项工作的开展成效。针对现阶段部分技术人员存在的责任意识不强、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以实现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是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电力工程变电系统中包含的电气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耐心、细心的职业精神,避免检修工作中出现疏漏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型的电气设备,也应当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掌握新设备的检修方法,确保变电系统运行安全。
        3.3注重开关异常处理
        在电力工程变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开关异常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如果开关发热,需要工作人员将与之相对应的断路器进行迅速的隔离,进而避免由于开关发热而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在针对隔离开关的巡检工作中,首先应该将线路中的电源切断,同时检查隔离开关是否存在破损的情况,一旦发现隔离开关出现破损,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如果破损程度不是非常严重可以通过维修继续使用,如果破损程度非常严重不能继续使用的情况就需要停电之后对其进行更换,切实避免由于隔离开关破损而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出现。
        3.4实现储能优化配置
        储能技术合理运用到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能够有效促进能源储存转化,满足电力系统的用电需求,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发挥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能源储存转化方面的应用作用,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在应用储能技术进行能源转化时,应注意能源转化的质量和效率,尽可能为电力系统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中有足够的电力能源可用。优化储能资源配置,要求工作人员设计科学的储能方案和电力系统,充分考虑到能源储存转化的成本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能源,实现储能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领域的应用价值。
        3.5规律性地维修或者改进设备
        总的来讲,在电力工程当中其日常的分配、运输等工作都是依靠核力、火力等来完成的,而变电运行设备多处于环境较为复杂的高地活着是郊区当中,天气等因素对设备的影响较大,有关电力工程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定时对其进行维修和检查,及时更换掉那些老化或者是使用价值不高的设备,从根本上保证电力工程的平稳运行。
        结语
        在目前的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技术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电力工程作用的发挥十分有利。为能够实现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电力技术人员对变电运行中的问题清楚认识,并且需要通过有效方式及手段实现有效变电运行,在此基础上促使电力工程得以更好运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苗培培,王芳,魏巍.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89.
        [2]王鹏,卢斌,朱文羽.变电运维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革新影响的若干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8):15-16.
        [3]何元意.变电运维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革新影响的若干思路[J].中国高新区,2018(08):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