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川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 吉林省 132021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配电网的建设投资力度,明显提升了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配电房是配电系统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保护、计量、分配电能的作用。配电房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文章主要对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运维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电房;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策略
引言
配电房是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电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对于延长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时间和使用周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涉及的硬件设备的维护,应该保证硬件设备的运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硬件设备的运行规定,当硬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告警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配电房中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要求
首先,运维人员需要掌握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涉及的技术内容和相关的原理,这样当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凭借所掌握的技术知识,找出问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恢复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配电房中涉及的电力设备类型较多,每一类型的电力设备的维护检修方法有类似之处,但也应该根据电力设备的实际情况和运行特点加以区别对待。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工作量较大,应在日常中加强对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力度。当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出现异常的运行情况时,电力设备上会出现告警红灯,以便运维检修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故障,从而查找出故障的原因,并进行总结形成经验。
2.电力配电运维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
(1)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两票制度、点检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执行不到位较为普遍。其原因分析如下:①唱票和监督环节不严谨。抽查某厂配电系统时发现,该单位操作票未按规定唱票、执行并确认后再打“√”,而是未操作就已在操作票上全部打“√”;②工作票或操作票填写不规范,存在漏项或漏签名情况。现场抽查某厂的工作票,有2份工作票记录有接地线,但工作结束无拆除接地线记录;检查发现某厂操作票存在执行后步骤漏打钩现象;检查某配电室检修现场,发现工作票内容与实际安全接地措施不一致(工作票一处接地,实际两处接地)。③制度的完善性有待提高。某厂对单体操作定义不明确致使无法填写操作票;现场抽查某厂操作票,操作票无编号。④未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设备进行电气维修时,须执行挂牌上锁流程,经检查,某厂未执行高压柜挂牌上锁制度或虽执行上锁流程,但未填写锁号或锁号与实物不一致,存在安全隐患;某厂存在部分电气第一种工作票签发人不符合安规要求。
(2)防火封堵仍是电力系统运维管理的薄弱环节。其原因分析如下:①大部分单位未将防火封隔堵纳入点检项目中,缺少相关点检标准、点检周期及点检方法。②部分单位存在开关柜的电缆进出孔洞、空调孔洞、进出配电室的电缆沟、电缆隧道未做防火封堵或封堵损坏或防护措施不足、运行过程中柜门未关闭等安全隐患。③部分与外部连通的电缆槽盒内部未封堵。④部分配电室的防火封隔堵制作不规范、使用的材料不合理。⑤大部分单位电气室轴流风机、百页窗、变压器室格栅等未安装有效的防小动物网,室外变压器室门锈蚀严重。⑥部分配电室门口的防小动物板过矮。
(3)未严格执行电气设备定期试验制度或建立完善试验台账。其原因分析如下:①部分单位不按规定周期做年度电气预防性试验、继保试验,接地线已过有效期仍在使用,或各类试验报告也未及时建档归档,存在安全隐患。②大部分单位均未按规定定期对蓄电池做充放电试验并建立蓄电池寿命管理台账。共性问题是,蓄电池内阻大,直流屏蓄电池电池容量不足或电池鼓胀或直流电源偶有不稳定情况发生,这些问题均需及时整改,方可保证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4)电气安全隐患处理不及时或不处理。
其原因分析如下:①部分单位存在开关柜发热,运行过程中需打开柜门用轴流风机降温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需尽快解决。②部分低压、高压开关柜的柜号及设备名称均为白纸打印贴于开关柜面上的临时标牌,字体模糊,存在误操作风险。③部分单位存在高压柜门锁损坏致柜门无法有效关闭等安全隐患。需尽快修复门锁,确保柜门能正常关闭。④部分单位的开关柜观察窗玻璃老化模糊,无法对设备进行观测,需尽快更换。
3.电力配电运维检修工作预控措施
(1)运用电力诊断技术/电缆局放试验技术逐步解决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绝缘薄弱、电网波动等问题,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持续开展各项节电攻关,不断降低电耗指标。
(2)加强设备状态过程监控和闭环管理,要求对电气事故/故障建档分析、预防性试验报告台账、继保试验台账、绝缘工器具台账、内部转供电台账等逐步建档管理,完全掌握设备状态和检修履历。
(3)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及实操培训,特别是高压电气安全操作方面的学习,要求操作人员按规范操作,熟悉本岗位的作业标准,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减少误操作发生。
(4)加强电气制度督促,提高制度、规程的执行力度。各单位普遍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两票制度、点检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通过组织开展电气两票制度、防雷、防洪排涝、仪控、高压供配电系统运行方式、防火封堵等进行专项检查,持续加强电气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减少系统性动力事故的发生。
(5)加强各二级单位电气专业交流学习,比如组织各单位到一些防火封堵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将防火封堵做得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在全公司推广等。
(6)加强电力设备管理
对于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如配电间隔,应保证只有符合要求的人员才能打开相应的配电间隔,同时配电柜上应具有明显的标签信息,保证运维人员不会走错间隔。同时,在对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进行运维的过程中,应保证电力设备的保护配置合理,并定期对保护装置进行检验,查看电力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能够正确可靠运行。如需要对电力设备进行拆卸,则应该严格按照电力设备的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防止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同时,还应该对配房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打扫,保证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较为良好。在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除了对某些关键设施进行维护管理之外,也应对电力设备中其他的组件进行维护管理,使得这些组件的功能、性能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保证整个配电房中电力设备的性能。
结语
电力配电运维检修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需持续改进的工作。我们应结合当前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现状及存在的危险点,不断提高运维检修水平,促进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乔斌,冷雪.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分析[J].电子制作,2014(22):161.
[2]李灿灿.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185.
[3]王少军.论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J].通讯世界,2014(8):33-34.
[4]郝秀平.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8):239.
[5] 林诗典.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信息化管理策略[J].科学与信息化,2017(34):54-55.
[6] 孙彦军.探讨变电设备运维技术与管理发展方向[J].科技尚品,201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