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兵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611830
摘要:水电发展至今具有独特性,其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基础的民生工程类型,水利水电工程一直以来对于施工环节都有着较高要求。在诸多的施工环节中,水闸施工不仅过程复杂且对于施工工艺同样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极难控制其最终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其中水电工程的发展尤为快速。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其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应用期间,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正常运行,要提高对水闸施工质量的重视,同时,在实际施工期间,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工程施工质管理质量和水平。
1水闸施工的重要应用价值
1.1河道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河道管理,其主要以水闸作为工程的主体结构,通过水闸的现实应用动作作为河道管理的效果基础,简单的开闭即可达到河道管理的基本目标。对于有通航要求的河道,水闸在其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更加明显。通过水闸关闭能够对河道中存在的船只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对中小型船只的管理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河道交通拥堵与各类河道事故的发生风险。
1.2防洪减灾,作为基础的水利水电工程,对防洪减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亚热带季风是我国典型的气候特征,因此在我国的长江等流域,洪灾的发生风险非常大,例如由洪水引发的内涝灾害等,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生命安全威胁。水闸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主要起到的是拦截洪水、引入活水改善水环境,发挥生态水利工程效益的作用,既能起到稳定地水位的目标,也能以水闸开关决定洪水趋势起到一定的调峰作用,随时对其进行改变,最大程度的降低产生的洪水对于沿线环境的影响。
2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
2.1开挖施工技术
施工中开挖方式应结合水库水位、流量、地形地貌和设计要求等确定,施工人员基于施工方案、水闸施工需求以及施工成本等因素严格控制开挖面积与边线。目前我国水闸管控区域基本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处理水闸边坡滑坡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就是从稳定性、强度和抗渗三个方面展开,对于稳定性技术中所涉及到的多项内容,相应的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抗渗宜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做渗流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防渗施工方案。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施工一般选择薄层或斜面分层浇筑方式,入仓方式则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混凝土入仓方式。在运用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沿水闸短边进行,可以在首层混凝土完成初凝前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其施工效率相对较高。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使其充分范浆连接,避免生成冷缝。
为切实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做好原材料、拌和、运输、振捣及养护相关环节的管控工作。首先,重视原材料的选择,进场材料必须具备相应的检验合格证书,如水泥根据是否在水中、地下、溢流抗冲刷、抗冻、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总用量等因素确定水泥类型,以达到技术经济平衡。碎石、砂等尽量就地取材,减少运输成本,应对当地材料进行物理及化学性能分析,达到合格标准方能使用;其次,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和的过程中,需要按试验合格的配合比进行拌合,确定拌和时间。混凝土运输则根据项目环境予以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对于浇筑高度大于2m的要采用缓冲装置,以降低混凝土离析。最后,混凝土养护要根据外部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做出相应的温控措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规范时间,以防产生裂缝。
承重模板与支架结构拆除前,需要做好混凝土结构检测工作,在确保其强度在满足规范时方可拆除。
悬臂梁和板的跨度低于2m,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为设计强度的70%,跨度超过2m则要求拆模强度等于设计强度;对于其他梁、板或者拱,如果跨度小于2m,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为设计强度的50%,跨度在2-8m,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为设计强度的70%,跨度超过8m,拆模强度必须等于设计强度。
2.3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加固技术是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水闸工程主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从严管理,提高对地基的情况的重视。具体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工程建设中参建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形成书面记录,审查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并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第二,对隐蔽工程及时进行三检制、监理验收制,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减少不合格处理所带来的影响。通过验收合格的工程才能启动,对于没有通过验收的工程,应采取补救措施,通过检验后才能正式启用。第三,提高对地基维护作业的强化。由于水闸利用率高,长期使用避免不了会出现各项问题,因此,专业化维修团队,要实时对水闸工程进行维修,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对遇到的各项问题进行处理,提升水闸工程的使用质量。
2.4导流工程
按项目导流实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流方式,而应用导流施工应充分分析周围的场地特征与水文、地质、导流期间是否需要通航等条件,从而确定最终的导流工程施工方案。每个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区域对于水闸的类型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导流工程施工时,不能照搬以往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的结构设计图纸或施工方案,而应以实际施工条件为基础分析流域特征、水土环境等对施工的影响,继而制定出更为完善且符合本工程的施工方案。
3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管理
管理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去考虑,正确的管理方式带给企业的不是仅是直接经济上的表现,也体现企业的管理文化,使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人: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才会不断提高整体人员的思想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品牌质量、组织质量及综合实体质量。机:正确使用方法,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操作,才能使设备发生最大的生产效益。合理的按期保养:根据设备特性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措施,防止设备老化及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料:物料进行分类管理,按照材料的重要程度来管理,重点管理A类物品,次要管理B类物品,一般管理C类物品。对常用、主要工序上使用的物料随时补充库存,做到收出平衡,杜决停工待料现象发生。法:严格按照已通过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减少因不合规的工法带来质量隐患,对确需要优化的工法,应先进行审批。环:可从作业环境、生产环境、周边环境等几方面进行综合协调管理,给作业人员带来一个健康卫生安全的作业区域。
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施工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小组的整体施工意识,施工单位可将工程质量与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挂钩,还可以通过实施纠责方式,促使施工管理人员对水闸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重视。
严格控制工程验收标准:施工单位要对工序验收做好三检制度,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工序验收是整个工程的验收基石,只有严格验收每道工序合格,才能保证后续验收合格,从而使整体工程验收合格。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水闸施工来说,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管理流程,都应进行持续的更新与优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到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施工细节,做好技术与人员管理工作,为后续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冬立.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1619.
[2]荆小东.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8,(16):73.
[3]刘恩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