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灿
广东电网潮州饶平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515700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对我国城市电网规划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智能电网下加强现代城市电网规划和建设有助于提高供电质量水平,并满足城市居民的用电需求。在本文研究中对智能电网下现代城市电网规划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其中还存在着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落后、高峰期用电供应不足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等的问题。因此,为加强智能电网下的城市电网规划需建设优质的信息化平台、加强对新建城区的管理并优化地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智能电网;现代城市;电网规划;问题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效的网络运营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输电网络时,合理而适当的设计至关重要,以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一方面,规划和设计过程应与城市发展计划和土地使用计划整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综合方面,除此之外,有必要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并保证电网建设中城市发展规划也能同步进行。
2 城市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
在城市配网规划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城市配网规划形式进行落实,科学准确地设计更加优化的网络结构,在确保城市配电网络建设和改造的阶段,实现城市的节能环保,确保整体高效和经济。在当前实际发展中,城市智能配电方式的改造必须符合城市化发展的对应目标,在配网改造中合理进行统筹和规划,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在城市化发展中,从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等角度入手,提升城市化发展的适应性,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使其适应城市配网建设的要求。在城市化发展中,如何实现对城市电网的智能化改造是重点,需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提升综合配电能力。在城市化发展中,结构优化很重要,在配网建设中对各个细节进行审核,使其可以和上一级输送电网结合在一起,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此外在配网投资规划建设中,实现合理性和效益性,通过城市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之后,可确保城市区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相互协调。
3 智能电网下现代城市电网规划的对策
3.1 分布式发电
智能配电网技术以分布式技术为主,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发挥客户端的作用,对配电网技术进行优化。通过对所在区域的配电设施的基础优化之后,可利用多余的电量进行发电,在整个过程中确保电力输出的合理性,只有合理处理,才能保证分布式处理的优势。分布式发电技术本身有突出的作用,考虑到太阳能和风能等利用情况,在实施中借助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以及变流器等进行接入处理。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的形式,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本身有良好的节能型和环保性。但是此类技术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自身的节能型和环保情况等,需要突破当前的局限,实现创新应用。在整个过程中,对分布式发电系统需要实现进一步的合理应用,只有不断提升技术的应用优势,在技术升级中,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发展目标,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和要求,依据政策的要求和需求,开展合理的管控,将分布式发电纳入到城市电网管理中去,确保实现智能化。
3.2 分析电能需求和新能源特性
电网规划的基础是分析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预测负荷和负荷的分布、结构等,这些对于电网网架规划、电网滚动规划以及电网安全校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分析新能源的特性,风能、太阳辐射能和常规能源不同,它们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开发利用前首先要探明新能源的分布和储量,需要长期数据采集和数据挖掘工作的配合否则无法准确分析新能源分布规律。同时还要准确分析各类新能源发电原理,比如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类型的发电方式、对环境的要求等。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首先,做好对新能源并网实现的模拟;其次,关于风机和光伏阵列的模拟、风力发电系统与光伏发电系统的模拟等;最后,还要结合新能源的特殊性,比如新能源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好空间、时间相关性分析。
3.3 配电网测量技术的应用
在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网测量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各种测量装备可以收集、分析配网系统运行状态信息,避免传统人工测量造成的各种问题,能够更加及时掌握配网的实际状态,为开展配网规划数据设计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电力操作人员得到这些测量数据后,经过分析可以掌握配网的实际运行情况。此外,通过应用参数测量技术还可以有效避免配网规划中发生各种问题,及时发现用户窃电和漏电的情况,避免给电力企业运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能够估测电网的功耗,合理计算电费。在传统电网规划参数测量和计算过程中,通常使用电磁计。它的测量精度相对较低,测量结果也不能及时反馈,不能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应用先进的配电网参数测量技术,使配电网相关部门能够准确把握功耗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并在此基础之上避免传统数字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峰值电费计算过于繁琐的问题,降低出现民事纠纷的可能,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4 对新建城区进行电网建设规划
关于目前城市高峰期供电质量低下的问题,城市供电管理部门也要给予科学和严格的管理。通过探究得出,那些在高峰期出现供电不足的城市地区大多属于新建城区,其还缺乏科学的电网规划和建设。对于这种情况,可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管理功能。例如,在智能电网下的城市电网规划中加强对新开发城区的管理,对新建城区进行科学的电网设计与规划,对其他电网规划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区域进行分析,并充分吸取教训和借鉴经验,科学规划城市电网。如可以对城市变电站进行统筹规划,在站点用地、电力走廊等的建设中,需要全方位覆盖新建城区,这可以促进新建城区高峰期供电质量的提升。为有效解决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存在着的上述问题,需要我国各个地区加强对新城区的管理,树立科学和准确定位的理念。结合城区的基础资料来规划功能区域,对变电站、相应地质等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并结合当下的电网运行状况,明确每个变电站电源接入点和电力线路走廊。对于这些站点的科学规划,需要在新建城区的特定地理位置内部标记出相应的站点走廊,让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实现同步的发展和进步,并满足高峰期城市居民的用电需求,对助推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产生重要意义。
3.5 开展数字化信息建设
在当前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是数字化的信息建设方式,依据不同阶段的数据信息交流情况,在智能化管控中,通过对违约方式进行分析,立足当前管理情况,积极开展数字化形式。以数字化管理作为基础,综合招投标阶段,按照当前管控的需求和要求实施,只有合理进行处理,才能在在综合招投标管控中,实现自动化管理,适应电网自动化的需求,完善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能源建设进行更新,使其适应当前建设要求,确保整体合理性和有效性。
3.6 提高负荷预测准确性
首先,为了确保负荷估算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区块划分和用地性质两个方面的相关情况,并为其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其次,在正常情况下,特定区域的负荷反映了该区域的特征。因此,可以收集特定区域中的历史和当前负荷数据,执行相关的分析,并了解该区域的负荷历史。第三,根据先前的调查数据,首先预测该区域的总荷载和分类荷载密度。第四,首先修正某些地区的负荷状况。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预测负载。预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近期负荷运行,取决于当前的人口状况,预计电力消耗和其他方面预测,从而有效满足当前的电力需求,并做到有效地节电。第二,长期负荷预测。在预测负荷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当前情况对负荷进行合理预测,而且还需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对长期的电量进行预测才能满足当地的发展要求。
4 结束语
电网的城市规划设计是安全发电的重要基础,也在另一方面体现了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电力公司需要采取相关措施,确保输电网络设计和规划质量,还应该排除影响输电网络规划和设计的各种因素。此外,由于输电网络规划和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城市发展,因此规划过程应集中于整合城市发展规划,以确保在电力网络发展的基础上城市也可以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才华,李尊,刘强,吴豫.城市电网规划项目的经济性分析指标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2):19-20.
[2] 刘俊旭.城市电网规划方案研究与应用[D].青岛大学,2017.
[3] 张国峰,李松.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4):80-81.
[4] 张争,李可.考虑城市规划的电网优化规划矛盾问题思考研究[J].电力学报,2017,32(02):96-99.
[5] 李波.电网前期规划设计中常见问题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