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生
国网山西晋中供电公司送变电公司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非常快速。其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时电力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与电网运行可靠性、稳定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由于电力线路是进行电能输送的,因此,电力线路施工与其他工程施工之间有着明显区别,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其施工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基于此,全面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与施工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策略
引言
各个行业领域对于电力能源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为了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在电网运行期间需要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力运输稳定性。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内容的较为复杂,因此检修人员在进行线路检修过程中,是无法仅凭肉眼观测得到检测结果。为了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有效运行,需要确保线路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灵活应用多种类型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1加强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工程的质量对输电线路中整个电力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电力工程工人的各项施工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高低。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的质量也会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同时也对电力企业有着重要影响。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低或者电路出现故障时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很多的损失。所以工人在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控制和各项工序的质量保证。
2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2.1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杆塔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工作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工程在恶劣天气的抗压能力,如果其质量存在问题,还会影响电力传送的工作质量。再加上一些施工条件客观不允许,如线路横跨的两个地区距离比较远,或者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不能布置线路。所以,现代工程中使用铁塔替代钢筋混凝土的杆塔。杆塔工程施工时,需要先设置好两个铁塔之间的距离,然后在进行铁塔的搭建。现代中国的铁塔工程的组立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德水平,并且有多种的施工方法。杆塔的强度不仅由其材料决定,还由其组成结构决定。杆塔需要保持较强的刚度,使其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压力。另外,杆塔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工程质量,由于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杆塔只是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但是塔身还是会抖动,不能保持牢固。因此一定要保证杆塔的稳定性,提高杆塔的强度,确保线路长期稳定的工作。
2.2岩石嵌固技术
该基础施工技术适用于风化岩石区域,在应用岩石嵌固施工技术时,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配备底板钢筋,可通过掏挖施工手段来开展基坑施工。利用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杆塔的稳定能力,但在特殊情况下,还需重新设置施工计划,确保高压输电线路中杆塔能够与坡度保持一致。以上述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偏心弯矩,节省施工期间脚螺栓材料应用数量,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费用。
2.3架线施工技术
架线又称之为布线,是输电线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架线前必须要结合导地线的位置,对放线张驰度进行调整,首先应备好轮径大、具有强耐磨性的滑车,同时确保导线直径与滑车轮槽直径相符。其次,要做好导线和钢芯铝绞线磨损面积的控制,一般不超过5%。当破损面积超过5%时,则需要将线路切断后进行重新连接。而在紧线环节,首先需要确定弧度值比标准值低,接着再循序渐进地扩大弧度值,待导线稳定后对弧度值进行检测,确保弧度值控制在标准值范围内。在开展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上的架线工程时,必须采用张力放线,同时要注重坚决不允许导线拖地,当然,在一些低压架线工程中也常常会使用张力紧线。
不论是在放线、紧线还是安装附件的过程中,都必须要做好导线磨损的预防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磨损发生率。牵张机械能够确保导地线一直保持张力,有效提高了导地线的展放效率,但是这类机械也存在一定弊端,即设备庞大且费用昂贵,维修难度也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放线滑轮的轮径选择一般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倍。
3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3.1档案分析法
想要应用档案分析法,那么需要有设备之前的诊断资料。结合之前的设备诊断资料,在查看设备的历史使用情况,在分析检修过程中的热图谱、温度等参数,对这些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然后找到设备发热的原因,实行进行逐一排查和检修。所以,要求检修人员能够对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有全面的掌握,能够了解丰富的设备参数知识。
3.2人员巡检安排
人员巡检考虑到工作难度和工作效率,可让其巡检容易直接观察的区域,包括城市中高压输电线路跨域区域以及与城市接壤区域的线路等,考虑到线缆本身故障难以凭借肉眼观察,同时让巡检人员完成日常爬塔巡检工作显然不现实,所以限定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主要为让其观察机房中设施的运行状态以及各类塔架中的硬件设施运行情况。对于机房中的设备来说,检查重点为信息化系统、机房配置专用电源的稳定性、相关备用设施的运行质量等,要求所有这类设施都要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对于线路系统的外部环境设备,检查的重点为可直接观察到故障的所有表现形式,包括绝缘子是否脱落、接地线和地面表面接触部分是否锈蚀等,发现问题要立即上报。
3.3相对温差判断
检修人员将两个执行环境温度相同、设备型号相同以及负荷电流状况相同的不同设备进行比较,比较两组设备的所在检测点的温差。该检修方法可应用高负荷、高温度的设备运行环境中,由于该检修方法并不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因此可确保判断结果的精准性。
3.4定期做好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做好后期维护和检修是确保输电线路持续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施工完成后还应当加强线路日常检修工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绝大多数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时常会受到冰雪、雷电、风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线路断裂、杆塔倒塌等情况发生。因此,技术人员在后期线路维护和检修时,应当仔细记录好每一段线路的实际情况,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夯实的技术,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做好报备,快速采取应急方案,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电力故障。并坚持做好“常规维修”和“特定维修”两项工作。第一,做好常规维护工作。在线路常规检修和维护工作中,可采用预防性试验,加强对不合格电子设备的检查,并坚决禁止其进网,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从而避免出现因设备导致的线路故障。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电力输电配网的运行效率。对于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短时期内不会对电网线路运行造成影响,但存在缺陷的设备,必须要做好登记,并纳入年度检修计划之中,加强日常维护力度。第二,积极开展特定维护工作。在重大节假日、特殊环境等节点,对重点线路和特殊线路提前进行维护和检修。例如,在台风多发季节,要重点对输配网线路和相关设备进行全面巡查,确保电网能正常运行。
结语
总之,为了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掌握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灵活应用线路检修方法,降低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风险,保证不同行业领域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贾永健.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84.
[2]袁浩,徐念,李凡.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24):242-243.
[3]雷晓红.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