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6期   作者: 罗薇
[导读] 电力系统是通过输电技术、发电技术和配电技术相互结合的电能生产系统。它能将自然界的生态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输送到各个应用中心。因为电源点大多分布于不同的区域
        罗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苍溪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广元 628400
        摘要:电力系统是通过输电技术、发电技术和配电技术相互结合的电能生产系统。它能将自然界的生态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输送到各个应用中心。因为电源点大多分布于不同的区域,无法进行大量储存,所以需要保证发电与用电维持一定的平衡。电力系统为了保证用户安全用电和优质用电,必须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以实现高效、无污染、易于调控的电能应用。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主要构成,在工业、国防等领域中的使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分析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智能化应用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具体应用中还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展企业电气化工程特性,发挥智能化技术优势,使电气化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的进程还在持续推进中,需要企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企业应革新设计理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做好对企业人员思想上、技能上的培训;工作人员应树立自身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创造创新能力,结合每一个小我的力量,推动大进程,大发展。
        1电气自动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电气自动智能化技术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涵盖了多门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在中国未来的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电气智能化应用的理论是神经网络系统,神经网络系统适用于有多个传感器零件的并行结构,能够增加监控系统和诊断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对操作误差进行及时调整。其次模糊逻辑控制理论,模糊逻辑控制有M和S两种控制器,M型控制器能够进行速度控制,对控制行为进行推理并作出决策。智能神经网络函数估计器具备良好的抗干扰噪声能力及一致性,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需要控制模型,在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中应用十分广泛,能够有效地控制电气传动。最后是PLC系统,PLC技术是电气工程常用的辅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网络化的操作优势,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PLC技术已经取代了继电控制器,突破了逻辑控制范围的局限,当然在具体运用中依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辅助控制。
        2电力系统智能技术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设计理念
        2.1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属性
        电气工程自动化涉足众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广的学科。例如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机电一体化等等。智能技术在电气的运用中小到一个开关设计,大到飞机轮船。它的设计理念充斥在现代工业发展的每个环节。智能自动化属于信息产业,同时信息产业被人们形容为“朝阳产业”。
        它是时代发展的主流,在当今科技属性的社会环境中,智能自动化的发展也是趋势所在。智能自动化的特点在于模式和理念,它的出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1]。如何加快工程自动化的脚步,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智能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
        2.2智能化设计的方式
        一是智能化远程监控式设计理念,能够有效的对实施系统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可以提高生成效率,方便远程操作。例如空调的开关机,市面上的空调都有连接区域网的功能,在手机上下载相关操控 APP,就能远程开启空调,脱离了遥控器的控制。智能自动化的灵活度极高。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数据安全;二是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是指对智能自动化集中式的操控和管理。利用一个处理器将系统数据集中起来,方便管理的情况下也容易操作。
        2.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开关量的自动化、实时动态的采集、模拟数量的记录、及依据系统生成。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保护和控制作用。在整个自动化过程中防止控制终端由于采集大量图像占用大量资源空间,应充分考虑电气自动化终端控制的性能和对软件系统的要求。

可通过鼠标或者键盘隔离路由器和开关。自动调整磁电流,修改设定和参数,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电气控制的有效性,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生产报表,提高精准度。电气控制系统中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用模糊控制器代替常规的调速控制器,确保电气控制的准确性。
        3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减少了工作时长,转变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实现了电力工程智能自动化的管理。
        3.1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
        电气工程中,专家系统控制有着重要的地位,指的是智能计算机的程序系统,里面包含某个领域专家的知识与经验,使得人脑与系统相结合, 处理该领域高水平的疑难问题。模拟人脑过程中,灵动的解决计算机的系统问题 [2]。输入知识库,数据库和推理机,增加系统的内容量。
        3.2智能化神经网络系统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开发专家系统的推理机机制,大规模模拟并处理信息的分布储存、全局集体作用、连续时间非线性动力学、高度的容错性和鲁性、自组织学习及实时处理。
        3.3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模糊控制技术的运用
        模糊控制技术是通过建立模糊模型来进行分析研究,它的使用简单, 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出问题所在。在应对电机故障的时候,能模糊的进行定位,找到大概的方向,快速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案,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4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前景
        4.1加快电力系统结构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将复杂的问题图片化、多媒体化、可视化、简单化。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互联网的集中工作。对工作细节一目了然,转变传统电气工作的方法,方便用户体验。
        4.2提高了电气系统性能的稳定性
        对于智能自动化在电气系统中的运用,加快了电气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提升了工作性能,缩短了工作人员的时间。真正的从大方面整合电气的运行模式。
        4.3智能技术功能性的发展前景
        智能化技术是新兴的行业技术,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不同的功能,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电气智能自动化的同时,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增添经济效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智能自动化就运用到了各行各业。智能化技术的目标主要是利用机器控制机器,进而使机器完成一些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和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基本应用领域和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电气自动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电气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设计理念,通过与集中监控及远程监控的对比,叙述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处理[J].潘一飞.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4)
        [2]浅析电力自动化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陈翘.科技风.2017(19)
        [3]论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处理[J].陈炽光.广东科技.2018(14)
        [4]基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孙建磊.商品与质量,2016(45)
        [5]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许建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18):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