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6期   作者:陈 珞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居民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量显著增加,这就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面临新的挑战。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压转换场所

        陈 珞
        身份证件号:3506001981****2054  福建省  36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居民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量显著增加,这就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面临新的挑战。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压转换场所,它可以实现低压电和高压电的转换,可以将高压电转换为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低压电,也可以将发电设备产生的低压电转换成高压电用于电力输送。所以变电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供电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供电质量,就要结合当前先进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电网管理中,实现变电站的智能控制。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发展飞快,在各个行业中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中,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站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要实现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测;还要对其进行自动智能控制,根据电网系统中的数据和运行情况对其进行保护,保证变电系统的良好运行情况,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一、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工作模式了,需要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来优化电力系统的控制模式。通过编辑中央系统、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来对变电站电力系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通过分析输入设备的信息和数据,来实现自动控制,包括电压的合理分配、电站的开启以及设备的检修等。通过设备中的监测系统可以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可以立即停止作业,并且马上更换设备,这样可以保证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供电质量。
        二、当前我国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
        结合我国当前的电力需求来看,需要不断扩大变电站电力规模来满足用电需求。在如此大规模电力系统的管理中,需要优化电力系统控制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可以结合当前广泛应用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变电站的无人管理,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为人为的操作误差影响供电稳定性;另外还可以利用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提升变电站管理的智能性,使得电网调度和电能分配更加合理,满足用户需求。结合当前的形势来看,变电站电力系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了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
        1、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智能遥感控制
        在当前的变电站电力系统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电网的信号监测和数据处理和遥感控制,其主要原理是基于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信号传输技术,通过中央处理器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来实现不同的操作结果。对于变电站的智能遥感控制主要是对变电站的各个运行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分析各输入端的流量来合理的进行遥感控制。
        2、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架构系统
        为了实现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控制,需要基于变电站的电力系统建立自动化系统架构,由于电网规模较为复杂,涉及到的设备和信息较多,所以自动化控制架构的组成也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架构层,在这每一个架构层的建立中,都需要有完善的设备来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处理。当前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架构的建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同的电力企业有着不同的电力通信规约,使得其数据转换较为繁琐,自动化控制架构模式不够通用,这也限制了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在变电站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3、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智能自动化保护
        在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对于系统的智能自动化保护一直是行业内重点研究的方向。自动化智能保护原理就是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判定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线路内的电压有无超出正常范围,如果线路和设备出现故障,自动控制保护装置就会发挥作用,启动保护装置并及时处理故障位置,尽快恢复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提升变电站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性。在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运行中,要通过合理应用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智能管理,通过完善的自动智能化架构解决传统变电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现状与问题,深入分析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技术优化,克服困难,推进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在变电站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1、集中式結构的应用
        集中式结构控制作为目前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控制形式,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所谓集中式结构控制就是在对变电站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功能的应用实现对数据接口的扩展,进而获得需要的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与此同时,集中式结构控制也能够有效地保证对已经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由计算机进行自我保护和控制。事实上,集中式结构控制需要的往往不仅仅是一台独立的计算机,而是一个集群,集群中的每一部分都需要负责各自的算法任务,这就要求集群中各计算机需要确保分工明确。
        2、分布式结构的应用
        在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中,分布式控制结构也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架构。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电网规模来建立不同的智能控制架构,虽然不同的智能控制架构有着不同的输入端和信息传输系统,但是其最终的中央处理装置还是一个系统,因为它要综合各个分布式架构中的所有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和协调的处理。这种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的优点就是对于不同的电网传输信号、不同的数据进行统一的传递,可以在各个分布式结构中进行分析和传输,最终汇总到中央处理系统中。这种分布式智能控制结构的处理模式较为高效,在运行中不会因为一个单独的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整个智能控制系统崩溃,各个架构之间相对独立,这也是分布式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优点。
        3、分布分散式结构的应用
        分布分散式结构模式中则主要被应用在仅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两种层级的变电站系统内。事实上,分布分散式结构模式在系统开发与现场应用时,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改进,其中以元件和断路器间隔的设计上可改动的地方尤其多,系统能够对断路器间隔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的较为全面的采集和分析。在这些功能的基础上来实现对保护和控制功能的汇总,大大节约了电缆线路的运用,从而降低电磁干扰提升信息传递的精准度。与此同时,分布分散式结构模式设置过程较为简便,可实现部分功能预装,在现场施工时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也提高了现场的施工效率。
        结语
        总的来说,为了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一定要提升变电站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要推进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在变电站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智能自动化控制,提升管理效率,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不同的变电站电力系统,要合理应用不同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来要优化其控制和管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恩奇,刘量,徐铭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17(03):206.
        [2]白森予.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29):13.
        [3]鲍晨光.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21):44-45.
        [4]陈松.浅谈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8):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