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6期   作者:李倧
[导读] 我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化大国,现如今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逐渐开始向着半工业化半农业化的人口大国方向发展,这都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样的发展背景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对电量的使用需求。
        李倧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我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化大国,现如今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逐渐开始向着半工业化半农业化的人口大国方向发展,这都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样的发展背景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对电量的使用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投入了变电的过程中来进行工作,大容量的变电站或者变压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大的电量或者其他的内外部问题很容易出现检修困难,一旦出现故障耗时耗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做好相应的变电检修技术改革创新和优化完善工作,帮助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地工作,为社会的正常运转作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注意;分析
        1 引言
        首先检测设备状态,即检修人员可利用技术手段,来对设备整体运行状态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测试,涉及在线、离线及定期检测三种方法,以此通过检测获得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在问题较小时进行控制处理,其中在线检测方法侧重于实时检查设备是否出现异常与故障情况,参照设备运行时的标准参数,对比在线检测结果,如果两者不一致提示设备存在问题;离线检测为使用油液分析仪、超声波检漏仪等仪器,定期、不定期的对电力设备进行的运行状况检查,依据参数得出设备故障问题;定期检测则为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定期停机检查的方法,如果有必要检修人员还会把设备拆开,更换发生严重磨损的零部件。其次诊断设备故障,即检修人员利用技术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进行的比较、综合诊断,其中比较法使用时,主要通过射线、噪音等诊断仪器对电力设备进行的故障检查,所得结果对比标准值,可以得出当前使用的设备是否出现故障问题结论,综合法应用时侧重于对设备检修前后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便可以了解设备的故障问题。
        2 变电检修技术的内涵
        所谓变电检修技术实际上是对整个变电设备进行一个状态的检测以及相关故障的诊断。变电站监控所涉及的设备包括发电机局部放电检测到的变压器的电容、电流、局部放电、可燃气体含量、热点温度监测等多个内容。为了能够使得电力设备的运行保持在可持续性的状态,对其稳定性进行提升,因此,对于变电设备来说必须做到定期的更换,严禁使用老化设备。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漏电的情况,还需要做好电容电流的定期检测工作,对电力电缆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防止由于监测方法使用不当而导致监测项目出现遗漏。对于变电设备来进行故障诊断工作,实际上就是利用变电检修技术对于相关的问题作出分析,以求得更好地解决问题。人们常用的变电检修方法有诊断法和综合诊断法,综合诊断法相对于诊断法来说覆盖面更广,对于设备检修所得到的数据也比较精确,能够作出非常正确的判断,但是这一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量是比较大的,必须进行多次的检测才能够保证设备的运行状况良好,便于后期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3 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首先,在电力系统进行变电工作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330kV电流互感器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大型的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一般都会借助330kV的油纸绝缘结构电流互感器进行工作,当这种变电设备的产品质量比较差时,内部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额外的放电情况,造成油纸的劣质化,最终很有可能导致绝缘油受到热膨胀而出现冒火的情况。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当大型的变电设备出厂时干燥不彻底,虽然在最初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暴露出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出现整体介损的概率会直线上升,并在外部电压的作用和影响下,造成大型变电设备缺陷处产生局部较多的热气体,在长时间的累积之后最终使得膨胀器出现冲顶的情况。其次,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变电检修过程中,变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网压过高。一般而言,正常社会工作电路中接触网电压幅值在28.00~29.00kV,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牵引变电所所产生的电压会持续保持在29.00kV以上,相应的制动就会立刻失效。

这主要是因为变电设备电源侧电压偏差超过了核定的标准,就会引起牵引变电所馈线出口的电压在短时间内急速升高的情况。另外,实际运行的电压负载远小于设计负载时,牵引网压还会降低,最终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所处的网压进一步被升高。
        为了良好地对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现如今我国最常用的技术就是变电检修技术,这种检修技术的存在是预防性和定期性的,主要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这种变电检修技术通过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整个配电系统中保障供电工作的稳定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预防性的检修和定期性的检修仍会存在一定的纰漏,对于具体的工作带来相关的消极影响。例如,在电路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清晰地了解整个电路变电检修的目的,或者参与变电检修工作的人员工作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使得检修成本与预算相比往往高出很多,另外,对不同单位的供电需求并没有做好良好的沟通,在变电处理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导致电压过大而造成某些单位断电的情况发生。长此以往,这些已经暴露的问题得不到相应的解决将不利于变电检修技术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和进步。
        4 变电检修技术的注意事项
        4.1 做好带电作业工作
        在对电力系统变电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遇到带电作业情况是必然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对于具体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工作的危险性比较高。因此,在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之前,一定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对于一些可能会经常遇到的电力故障,要做到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与此同时,凡是参与变电检修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而且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考核,对于技术不合格的人员必须坚决淘汰,绝对不能够使用。此外,检修工作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还需要结合天气情况对相关工作步骤进行调整,如果遇到雷雨或者强降雨、强降雪的天气,这时必须严禁开展工作。为了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减少内外环境的消极影响对于操作人员造成生命安全的危害。
        4.2 合理控制紧固压力
        日常的变电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连接螺栓松动的现象,一旦出现此现象就有可能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短路,严重的会造成电力系统的断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螺栓连接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紧固性加强,也就是要合理控制紧固压力。但这种做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紧固压力过大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危险情况发生,因此,在变电系统中要合理控制铝质母线的弹性系数,当大于正常范围的压力出现时要控制其相应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铝制材料不会产生变形和隆起的情况,进而减小电阻、减小电压。对于变电系统螺栓紧固工作来说,一定要将紧固压力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做到松弛有度。
        4.3 处理好发热情况
        当变电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发热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决不能大意。借助专业化的工具寻找出现故障的区域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在确认电力设备并没有出现损坏的情况时,利用电力复合脂对设备采取防氧化处理,保证其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能够防腐蚀、不吸水,做好相应的安全处理应对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势不可挡,电力系统作为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有效地促进很多区域之间的联系交流,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落实。随着我国电气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强电力工程中变电设备的适应性分析十分关键,这直接决定整个电力工程中牵引供变电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因此,加强对变电线检修技术的完善,不仅使得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了一定的保障,在某种程度上还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薇.变电检修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探究经验分析[J].科技风,2019(33):172.
        [2]任济琳.分析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