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宇
赤峰热电厂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摘 要:随着近年巡视、审计力度的加强,部分国有企业采购过程中仍存在采购制度不完善、采购过程不规范、内部制约机制缺失、集中采购率低、采购手段落后等问题。国有企业采购管控体系高质量建设对全面加强合规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打造法治国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招标采购;策略思考
一、国有企业采购存在的问题
1、采购制度不完善,违规问题时有发生。目前国有企业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遵循我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但对于未纳入法定必须招标范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大量货物、服务采购,国家没有相应的法规规定。国有企业制定的采购管理制度大多沿用我国《政府采购法》中的询价、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等采购方式,但在具体操作流程上因各企业实际情况与《政府采购法》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地方,并且部分采购流程不够细化,不仅为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成为采购管理业务人员不规范操作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国有企业采购工作成为上级部门巡视、检查、审计、督查的重点,也是问题频出的重灾区,尤其是应使用招标方式而未使用招标方式、应公开招标而未公开招标等重大违规问题更是屡禁不止,亟须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降低采购问题的发生频率。
2、采购过程不规范,供应商管理不到位。国有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在投标人资格条件设定、评标条件设定、评审过程中时常存在不规范行为,影响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投标人资格门槛设定环节,由于设定较高的资格门槛导致真正参与投标环节的企业较少,原本公开的采购活动只有某些特定企业参与,导致采购活动失去竞争意义,采购过程的不规范行为给采购活动的公平性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国有企业在采购管理过程中,往往对供应商的准入、绩效评估工作重视不够,导致供应商的准入规则、绩效评估指标不够健全,供应商管理不到位,而供应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采购结果的质量。
3、采购权力较集中,内部制约机制缺失。在具体采购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采购承办部门一般既是采购规则的制定者,又是采购过程的实施者,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身份,导致采购权力过于集中,在面对供应商围猎时,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从历年中央巡视组反馈国有企业问题来看,很多企业存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管理不规范,执行招标采购制度不严格等问题,部分企业还存在领导干预招标采购,工作人员收受供应商贿赂等严重腐败问题。由于采购涉及利益较大,部分投标人为了中标,采用非法手段、不正规途径谋取中标的情况时常出现,围标串标、弄虚作假情况时有发生,国有企业采购从业人员面临较大的廉政风险。虽然部分国有企业通过设立采购专业部门实施采购,与采购需求部门进行隔离,但由于企业内部制约机制的缺失,外加采购项目涉及较强的专业性,采购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求,如投标人资格条件设定、技术需求确定、评标条款等一般仍由采购需求部门确定,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采购需求部门的采购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4、集中采购率较低,规模优势发挥不足。集中采购是指将一段时期内、一定地域内的不同需求主体同类型工程、服务、货物需求,进行整合归并后进行的采购。集中采购具有发挥规模优势、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推进采购标准化和提高采购标的质量等优点。但由于涉及采购组织形式和采购权力的重新分配,受各种利益牵制,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存在认识不到位、执行效率低、集中采购率低等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实施集中采购实际只是形式集中,仍是传统的分散采购,没有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正是基于上述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导致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率较低,规模优势发挥不足。
二、规范国企招标采购管理的策略
1、坚持招标采购开放竞争公平交易、精准匹配的价值理念。应当从优化融合供应链管理与招标采购制度两个方面,探索破解企业招标采购实践困境的有效路径,包括:改革完善企业所有制治理结构;确立企业主体依法自主采购交易决策和监督约束机制;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准确分类规划管理需求;科学选择采购组织形式和方式;精准管理供应商能力信用与绩效;提升招标采购队伍专业素质;一体共享市场信息,建立招标采购智能交易体系;转变政府监管职能方式。显然,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坚持制度改革、技术创新以及系统协同,形成持续合力,方能实现预期目标。
2、精准选择招标采购方式与组织形式
2.1科学分类规划管理采购需求。企业需要集中提前分类规划定位和精准描述需求,是优化设计需求,精准匹配供应商,实现采购价值的基础。唯有精准分类规划定位需求,方能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和组织形式,精准寻求和识别评价能力信用匹配的供应商及其供应链系统。需求没有提前科学分类规划定位和精准描述是大多数招标采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并由此成为采购人推卸招标采购实施能力责任,抱怨招标采购制度的借口。因此,企业建设智慧供应链采购体系,首先需要加强和优化采购需求管理这个薄弱环节,实现智能科学分类管理需求。
2.2单一招标方式转变为多种采购方式互补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有效改善了谈判、询比、竞价等采购方式公开竞争、公平交易和依法监督的功能作用。强制单一招标方式的采购将逐步减少,并改变为多种采购方式互补应用。采购人可依据采购项目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结构,结合项目需求实现路径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程度,依法自主选择和规范运用合适的采购方式。
2.3单次分散重复采购转变为集约连续协同采购。企业建立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必然要改变一次性、分散性和重复性的低效率采购组织形式,需要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集约、连续和高效协同采购组织模式。企业分层次、分部门、分阶段独立采购模式需要转变为各层次、各部门、各阶段协同组织实施采购模式。因此,企业需要科学规划设置各层次、各部门、各阶段协同组织管理需求、组织实施采购和履行采购合同及其供应商绩效评价激励的职责权利与责任考核机制。三、科学设计招标采购评价和定标方法1、市场交易主体的评价方式需要转变。市场资源重组、要素流动和信息传播的节奏效率正在加速变化。以往对市场交易主体资格能力和业绩信用一次性静态合格评价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供应链采购实时精准匹配评价的需求。市场交易主体资格能力信用一次性静态合格评价需要加快转变实现集中实时精准匹配评价。
3、运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事中事后网络在线交易的行政监督和大数据智能监督体系。逐步取代使用纸质前置审批监管方式,实现人与人的主观交易监管体系转变为数字与数字的客观管控交易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现代智慧供应链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一体融合。努力推进企业现代智慧供应链与依法招标采购体系的深度融合,实现集中共享、专业定制、科学评价、精准匹配,公开公平、自主自律、连续协同和依法规范的招标采购价值目标和路径。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加快建立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结束语
总之,国有企业采购管控体系高质量建设将助力国有企业规范企业采购行为,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企业采购质量,并在提升国有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强化廉洁从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宁.浅谈如何提高物资招标采购的效能[J].通讯世界.2019(30):177-179.
[2]许文江.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漏洞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20(27):409-411.
[3]赵晨晨.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漏洞与对策探讨[J].福建建材.2018(25):3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