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旸
云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的工作思考点,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的配置系统;审计机制进行联网化改造;强化审计成本控制;强化审计风险意识;细化审计项目管理。文章紧接着阐述了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为:电力企业需要严格考查信息化的配置系统、整合当前已有的电力审计资源、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对审计项目管理体系进行扁平化设置。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电力审计;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被不同行业工作人员用在不同领域中发挥着自己的价值。信息化技术主要包络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力审计管理工作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的工作思考点
传统的电力审计管理工作往往自身的工作重心在与对电力企业实际工作涉及的成本进行控制管理,这不满足当前的信息化条件的工作需求。在信息化条件的前提下,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思考新的工作点。
1.1信息化的配置系统
信息化的配置系统主要为信息化的软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在成本满足的前提下,实现对电力企业的软件系统以及硬件设备的数据处理相关功能提高的一定的工作水平。只有其工作设备的质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以提高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才可以实现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与实际电力企业的相互协作发展[1]。
1.2审计机制进行联网化改造
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就需要根据社会对于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开展一系列的改造升级。其中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力审计管理工作,需要结合联网化改造,发挥联网审计机制的真正价值,进一步提高电力审计管理的工作效率,减低不同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必要的出差时间,减少在工作管理开展中浪费的人力资源以及经济资源。
1.3强化审计成本控制
相对比传统审计工作,信息化电力审计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工作变化,其中工作开展的成本投入有了很大的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审计系统软件的升级、开发、购买以及维护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使用的硬件设备维护以及购置同样也是很大的开销;升级软件改良硬件之后,还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出审计人员培训学习等。与此同时,强化审计成本控制可以在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工作人员出差次数以及时间的减少,降低部分工作人员的管理成本[2]。
1.4强化审计风险意识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其工作开展中涉及的安全问题也越发受到了工作人员的关注。当前的网络会计模式有着很强的开放性,且社会上当前使用的会计信息资源也是互助共享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加大,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整改调整,会导致检查风险以及重大错报风险越发严重。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管理工作,不得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强化审计风险意识,从多角度、多方面面对新的审计风险。
1.5细化审计项目管理
信息化条件改变了当前的审计工作环境,传统的审计方式以及审计技术已经不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审计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就不得不根据实际的电力审计工作的实际具体要求,将审计项目的全程管理划分为信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计划管理等,保证不同的工作范围有专人负责[3]。与此同时,还要求电力审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对审计项目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创新,使用新技术相关的电力审计方法以及技术,提高电力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
2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措施
2.1电力企业需要严格考查信息化的配置系统
在实际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中,需要电力企业审计管理工作人员结合当前的工作情况,升级电力企业审计管理的操作系统,采购更加专业性的电力审计信息处理软件。根据当前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入讨论工作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实用性,对于一些不得不更换的信息软件以及材料进行更换。同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新技术特点去深入研究,避免由于对新技术的不熟悉而导致盲目采购问题,进一步造成了电力企业的技术投入资金浪费[4]。
2.2整合当前已有的电力审计资源
整合审计资源需要相关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人员对当前企业可以使用的一系列电力审计工作的各项资源进行调查、汇总、分析,根据不同工作实际需求,将资源配置工作的合理化程度提高。整合审计资源可以帮助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人员实现自身的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
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建立信息资源库,根据相关工作规则收集一系列工作信息,将不同工作方面的审计信息全面且真实的采集,然后汇总到信息资源库进行加工处理[5]。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调整信息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保证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的信息共享高效进行。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信息化技术的充分理解,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特点,参考当前电力企业审计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情况,设计优化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
2.3提高电力审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审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工作效率。高层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企业工作电力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学习成本的投入,保证每一位电力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充分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特点,并且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顺利运用。当前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具体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以下最为基础的信息化操作:可以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前提下,单独打开且读懂审计单位数据库;在相关权限允许的情况下,下载审计单位数据库中的相关内容到自己操作的电脑计算机中,且可以将下载的数据有效转化为更加适合操作以及观看更为简单的可阅读的数据格式;审计工作人员还需要掌握一系列审计软件的使用技巧,实现对审计数据库中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有效查询,且可以在使用操作的位置搭建局域网络,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操作。
2.4对审计项目管理体系进行扁平化设置
传统的审计项目管理体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往往各个方面的势力不断压迫,导致工作人员在审计管理中受到不同方面的工作压力。结合信息化条件,电力审计工作有着较高的智能化水平以及自动化水平。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结合信息化的条件特点,优化当前的管理工作内容,扁平化设置审计项目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工作体系对管理工作的适应程度,要求每一位扁平化系统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深入分析各项管理工作,掌握每一项工作的具体的执行方法,正确认识工作的执行目标,保证在扁平化审计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下高效管理审计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信息化技术有效运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工作水平,保证自我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当前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满足用电用户不断提高的需求,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行业健康高效发展,发挥科学技术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薇.信息化背景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措施[J].财经界,2020(07):238-239.
[2]宋红梅,庄桂丽.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创新探究[J].中国商论,2019(13):173-174.
[3]江峻.论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311.
[4]周嘉宇.论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管理创新[J].全国流通经济,2018(23):111-112.
[5]常青.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创新探究[J].价值工程,2018,37(2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