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预控措施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6期   作者:朱亚林
[导读] 电网搭建的脚步越来越快,电力设备影响政府规划建设、民房、道路的规划、绿化设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施工过程中由于大意使设备损坏的事故越来越多。所以电力公司一定要注重安全问题,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工作人员在新的时代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朱亚林
        国网冀北检修公司    北京     102446
        摘要:电网搭建的脚步越来越快,电力设备影响政府规划建设、民房、道路的规划、绿化设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施工过程中由于大意使设备损坏的事故越来越多。所以电力公司一定要注重安全问题,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工作人员在新的时代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本文通过分析电力公司的预控能力大小,探讨设备安全保护措施。
关键词:电力设施保护;预控措施;实践分析;  
        对于的电力设施的隐患而言,相关部门往往需要对其进行预防性的措施,同时还应当提前做好安全隐患发生的准备,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做好提前的预设工作。这样预防电力设施安全性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隐患的发生,进行提前的监控,最终可以开展重点突出、特征鲜明的电力设施保护预控工作。所以说,电力施工人员就应当对不同类的威胁和障碍行为加以防范,最终能够使电力设施预控工作顺利进行,免受外界因素影响。
一、影响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原因
        1、建筑出现违章的现象
        当前有较多电力设施单位和个人存在着违反法律及法规的现象,并私自利用输电线路的保护区来搭建建筑等。同时这些违章人员在违规的位置建设楼房、厂房等,都会让建筑物与输电线路之间出现一些安全性的隐患。严重时,还会出现人身安全受到侵害、设备和设施受到损坏的现象。大多数供电部门并不具有执法的职能,同时在处理违章性事故时往往会缺少强有力的沟通能力,并且不具有执法的权力。
        2、线树之间受到阻碍
        在最近这些年,大多数的乡政府都大力帮助农民发展林业,但是在此过程中并未真正地考虑到安全通道的问题,进行大面积输电线路走廊的铺设,并在线树之间搭建电力设备。因为大多数速生林的生长周期基本都是在三年至五年,生長的高度有时能够超过20m。此外,2~3年之前,线路走廊当中所种植的速生林当前基本已与高压导线相平,甚至超过了高压导线的高度。如果电力高压线与树木之间的距离高过标准,高压线就会产生树木放电的现象,并使周围的一些建筑、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受到损害,严重时还会引发速生林的火灾,最终威胁到森林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国家电网的安全实时性。因此,线和树之间的矛盾是电力设施安全保护中比较困难的问题之一。
        3、违章施工现象的出现
        近年来,土地开发、道路拓宽及蛮干施工造成外力破坏事件频发。政府部门在规划、审批各种建设项目时,往往遗漏了电力部门的审核,造成建设项目与电力设施安全的矛盾得不到事前预控,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为赶工期违章作业,擅用机构钻孔,大型施工机械在高压线下挥舞,监理职责不到位,造成外力破坏电网事故不断发生。
        4、发生违章的采矿和取土现象
        当前输电线路往往会经由一些偏远的山区地段,并且这类地区往往会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一些矿主会受到利益的影响和诱惑铤而走险,甚至会不顾高压线施工人员生命的安危,而进行违法的开采矿石现象,其中大多数的采石场都会在开采的过程中让电线路导线的输电无法顺利进行,并直接影响到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转。
        5、 盗窃影响到电力设施的犯罪盗窃行为
        现阶段,盗窃问题愈来愈严重,每年出现的电力设施被破坏的案例逐渐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同时,电力设备的盗窃问题已逐渐发展成犯罪团体的情况,有些还逐渐发展出盗窃、运输到最终销赃的一系列犯罪现象。其中电力设备的偷窃问题在案件中有着较高比例。相关的数据表明,如果种植有危害线路安全的植物,不可以燃烧或者是违章地进行搭建。

这样一来,速生林面积扩大所带来的影响就能够逐渐降低,并降低成本以免出现双方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发生。
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预控措施实践分析
        1、要因地制宜地预防施工违章现象的发生
        现阶段,高速铁路和公路在开发大型的建筑工业园区以及开发区时,往往会面对高速铁路以及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时还会对道路进行加宽、旧城区的改造等。因此,如果电视施工单位对其中的情况不够了解、熟悉,就会出现盲目施工的现象,甚至会导致电力杆塔受到破坏的现象。这时,如果现场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就会使现场施工存在着较多问题。所以说,预防施工问题就应当及时地预防设施违章的出现,并提前打下预防针,最终能够防止施工问题的出现。同时,面对施工周期较长、范围较大的工程项目,就应当利用因地制宜的预防措施。假如施电和线路距离比较远,就需要设有提前的线路故障安全措施。电力部门就应当运用联合的方式,将业主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加以联系,开展一系列的电力设施安全培训活动。施工现场必须要设置一些安全警示的标志,提前向施工方发放安全通知书,并设置保障安全的围栏、警示牌,这样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2、提前设好安全警示将危害尽可能的降低
        政府或者是公安机关应当针对电力设施而设立保护区的界碑,这样有利于位置的明确。此外,政府还应当做到依法对保护区进行规划,并真正地做到有据可依。同时,还应当在电力设施容易遭到损坏的地区或者地权设立有较为明确的标志语,要与电力保护法相一致,最终还要将警示和宣传进行联系;标志牌需要起到警示的作用。执法人员还需要积极地收集各个线路、走廊与负责人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及时地发现现场出现的问题,并设置好安全短信提醒项目的负责人,给出施工中安全风险的评估。
        3、用大数据管理设备,用科技服务电网
        搭建网格化服务平台。结合电网区域管理网格化,建立一个整体网格化平台,实现精细型服务布局。 采用基于智慧网格管理的电力设备保护系统,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通过无线网络PDA点对点信息上传等特殊巡检功能,实现了危险点从发现、登记、上报到消除(处理)的科学闭关管理。         
        4、构建模式运作支撑体系,快速实施智慧网格建设
        遵循“从小到大、从下到上、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由快到慢、由简到繁”的原则,以最短的时间,用最低的成本,提升电网管理的效率。对实施阶段及步骤划分为:搭建网格化基础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数目相当的管理运营团队。该保护系统通过红、橙、蓝三色信号球,分别对紧急、重大、一般危险点进行分级预警。与原来的设备巡视方法相比,采用智慧网格管理系统后,处理危险、消除隐患点的能力大大提高,缺陷消除的速度加快了近一倍。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贯彻建章立制、人机并举、技术先行的方针,通过人员定期巡视、设备视频监控、电力通信监控、电力调度监控、通讯基站服务等,对公司系统管辖范围内的一、二次电力设备、输电线路、固定资产等电力物资进行有效保护,对系统电压事故预警、系统功角及潮流事故预警、系统频率事故预警、系统设备事故预警等作出及时响应。
三、结束语
        综合上文,时代飞速的发展,电力设备安全的确保越来越困难,电力公司于内于外的工作都要做好,在外需要配合安全宣传,以及政企警企的协助,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隐患以便及时处理。在内需要对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实行责任落实制度,并不定期进行考核,尝试创立设备故障预警程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治其根本,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史萍.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2017
        [2]戴岩红,谢丽芬.电力设施保护立法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