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6期   作者:王秀明
[导读]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反腐倡廉这一重要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廉政文化建设是在电力企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王秀明
         国网昔阳县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453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反腐倡廉这一重要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廉政文化建设是在电力企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构建“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廉政文化建设还面临主体责任不明确、对象范围狭窄、建设途径单一等困境。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着力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创新,以期加快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引言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是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廉洁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和全面净化政治生态中具有极为独特的地位。新时代以来,廉政文化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党风廉政建设质量和反腐倡廉的成效,为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根基。但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来看,廉政文化建设仍是需要高度重视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和实践路径的研究,期待能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廉政文化的构成及其教育对象
        对廉政文化构成的理解关系到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对象和着力点的确定。在对廉政文化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学者们以不同的标准对廉政文化构成进行了划分。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构成的四要素的分析,廉政文化主要体现为廉政精神、廉政制度和廉政行为,其中物质文化部分不甚凸显,因此,廉政文化主要包括廉政精神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和廉政行为文化三个部分。现代廉政文化应当分为四个层面,包括廉洁政治文化、廉洁社会文化、廉洁职业文化和廉洁组织文化。这四个组成部分各自指向不同的教育对象,廉洁政治文化侧重于领导干部,廉洁社会文化侧重于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廉洁职业文化指向各行业从业人员,廉洁组织文化则指向掌握公权力的组织。
        2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策略
        2.1加快制度创新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我国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因为制度设计缺乏公开透明所造成的官民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因此,加快廉政制度建设创新,重点要围绕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行使进行制度创新,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作为制度创新的重中之重,完善权力运行和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科学配置和分解权力,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分离和相互制衡,细化办事程序,从源头上化解权力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廉政风险。同时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公民之间的权责运行规则,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惩罚纠错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贪污腐败的官员严惩不贷,同时要对清正廉洁的官员给予鼓励。“要根据显性腐败转向隐形腐败的新情况,将反腐败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加大制度威慑力,努力实现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进行全覆盖”,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权力扩张和滥用冲动,真正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形成廉洁政治生态。
        2.2加强廉政建设领导,全力“护廉”
        成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对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分层次、全方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与党支部签订主体责任书,党委班子成员与分管的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主体责任书,切实将廉政建设责任。

认真落实“部门自查、重点抽查、专项督查、半年检查、年底考核”的“四查一考”机制,每年向上级主管部门、派驻纪检组报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一岗双责”履行情况。
        2.3进一步提高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反腐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不敢腐”主要是通过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腐败成本,形成巨大的震慑作用,使党员干部对腐败心生戒惧、收敛收手,其强调的是外在约束。“不能腐”主要是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消除腐败产生的条件,运用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对权力进行制约。“不想腐”就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党员干部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动机,是反腐败的最高境界,是内在的自我约束。这个目标最终要通过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廉政法规教育以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来实现。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2.4发现和创建新的文化载体
        对内,除报刊、电台、电视台进行廉洁宣传工作的主渠道外,要不断发现和创建新的文化载体,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加丰富多彩。积极构建廉洁文化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公益广告等新兴载体,拓展廉洁文化传播的新途径。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的道德环境和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洁文化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和员工群众加强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趣,形成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时尚,升华人格,永葆慎权、慎欲、慎微、慎独精神。开辟员工群众接受廉洁文化熏陶的新方式,利用反腐台历、反腐明信片、廉洁承诺、党风廉洁书画展和漫画展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
        2.5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保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其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腐败文化作坚决的斗争。廉政文化要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必须接地气,应采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化、大众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保证廉政文化在与腐败文化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才能不断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廉政文化积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范围上而言,廉政文化的核心范围是政府及其相关领域,扩展范围是全社会。因而,没有政府领域的廉政文化,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建设不仅影响和规制政府工作人员及其与之工作相关的人、事和行为,还会进一步影响和改变社会行为。也就是说,廉政文化建设影响的不仅是政府,还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不仅是让现在的政府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还包括让未来的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际上,只有在全社会形成更大范围的廉政意识,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红叶.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探析[J].前沿,2018(4):29.
        [2]彭丽.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47.
        [3]王寿林.科学认识廉政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实践要求[J].检察日报,2019(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