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6期   作者:王佳俊
[导读] 在电力企业中,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不断显现,内部审计主要是为通过审计推动企业增强内部控制,改进企业内部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够完善,已经制约着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佳俊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在电力企业中,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不断显现,内部审计主要是为通过审计推动企业增强内部控制,改进企业内部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够完善,已经制约着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还需进一步改善,提高预防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
        内部审计是根据组织的内在需要而设立的,作为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全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自施行以来,虽然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1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状况分析?
1.1电力公司的内部审计与传统思想联系在一起?
        电力公司的内部审计主要是预防性审计,审计的主题和内容主要包括重大政策落实、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工程管理等及相关材料,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相关部门的表面层面。审计方法基本上是逐个审计会计主题,并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审计,该方法仅限于账簿检查。审计效率低,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其内容多、范围广,很少注意内部控制审计。传统的审计方法主要是数据收集,审计效率低。近年来,随着ERP系统在电力公司中的推广和应用,诸如财务、营销和物资管理之类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已一起使用,但是由于这些系统中数据平台的不一致和数据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审计技术和方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1.2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
        电力公司成立的审计机构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指导下工作,受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营绩效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审计过程不可避免地涉及特定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并且难以客观、公正、公平和独立地进行评估。使用内部审计管理模型,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主要地位和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发布的审计意见必须首先考虑公司的经济利益,并适应公司的整体情况。这会对公司审计的总体客观性产生一定影响,并且无法从外部获得认可。这种非独立的特性已大大降低内部审计师在公司运营和管理中的作用。?
        1.3 应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和结构建设,并建立密集的审计管理制度?
        内部专职审计人员较少,审计师素质的提高距离公司的发展要求还很远。审计师参差不齐的问题更加突出,一般的企业中很少有经过专业培训和经验丰富的审计师。面对许多审计任务,审计人员较少与单一专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审计依然存在执行错误检测和更正的方式,一些公司将重点放在了审计人员是否熟悉财务知识和掌握成本核算的人才上,例如营销、法律、工程、技经、金融等专家人才相对稀缺。?
2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2.1外部原因
        (1)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具备一定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审计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一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削弱了审计效力。
        (2)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不足?
        为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们建立了审计系统。内部控制对公司审计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取决于电力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不足或内部控制意识不足会阻止有效的审计。

?
        2.2内部原因
        (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目前,电力企业一部分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在自我素养完善与党的方针、路线学习上态度散漫,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辨别风险能力差。不能正确认识审计工作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进取精神与创新服务意识,这些都大大削弱了电力企业审计效果,增加了审计风险。
        (2)信息化程度不高?
        公司没有在配置内部审计信息上投入足够的资源,没有使用关联的审核软件,审计人员仅使用计算机执行二次审计。在现在的企业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十分不充分,很难形成有效的沟通,信息之间的共享程度也十分低,各部门之间在进行工作配合时经常出现问题,效率低,完成的任务质量差。通常,公司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结构相对落后。?
3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外部因素的防范措施
         针对外部因素的防范措施,审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防范:(1)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掌握充足的证据和资料,在准确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判断,以此来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2)对于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而导致的审计风险,除了要进一步对法律法规进行健全之外,还要对企业当前存在的缺少法律支撑的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和取证,以此来为日后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3)对于伪造财务信息而产生的审计风险,需要建立“双向承诺制”明确法律责任,对于被审计对象及负责人需要做出书面承诺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旦发现资料伪造,则给予负责人相应的惩罚;(4)对于受保护主义限制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应该根据审计的实际质量,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客观公正,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5)对于范围大、任务繁重而导致的审计风险,审计部门应该将所有审计项目进行分类,并进行抽样检查,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6)对于采取不恰当的审计方法而导致的风险,要减少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向防范风险和增加价值方向转变.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积累更多的经验.任用一些经验较丰富、有较强职业判断力的人来负责审计项目,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节省审计的成本,避免风险的发生。
3.2内部因素的防范措施
        针对内部因素的防范措施,审计部门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取证工作的控制力度,提高对取证环节的重视程度,确保证据充足,具备足够的证明力。由于审计结果是由审计人员对证据的分析得来的,因此,控制好取证的过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其次,要提高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展审计工作。同时,要从审计人员的主观抓起,使其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业务,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最终提高审计的整体质量;再次,要重视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审计部门要结合当前审计工作的开展需求,定期安排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从基础上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最后,要从根本上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只有让审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风险意识,才能够提高防范规避工作的效率,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文的研究表明,电力公司的审计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常见问题。这些问题隐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并不经常被重视,但它们是降低审计工作效率和增加内部审计风险的直接因素。为此,电力公司需要客观地处理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扩大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辛慧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的对策[J].财经界,2020(29):212-213.
[2]单丹蕾.关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今日财富,2019(8):131-132.?
[3]甘石花.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现代企业,2019(7):139-140.?
[4]柴彦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2):37-38.
[5]司洁.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J].经贸实践,2018(15):100.
[6]刘翠娟.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5(19):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