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伟
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河南省 洛阳市 471003
摘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严重制约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同时对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文章通过对食品检测技术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高食品检测技术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食品检测;检测技术;检测问题;食品安全
引言
食品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需要确保食品安全,进而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现阶段,科技快速发展,食品处理技术以及加工技术等均得到进一步创新,所以食品检测工作任务与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需要应用有效技术手段对食品情况进行充分掌握,以保证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对此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监管部门的压力更是前所未有。从水产品中检测出孔雀石绿事件,到闻之色变的“三聚氰胺”奶粉,再到苏丹红鸭蛋、瘦肉精、塑化剂超标、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等违规添加使用等一连串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披露而出,给人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令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产生了质疑。此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
2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食品检测设备陈旧,检测技术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检测标准的制定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检测设备的配备和应用能力不足,以上因素都会给食品检测埋下潜在隐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检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利器。大部分小型检测机构由于资金实力不够雄厚,对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较少,致使仪器设备落后,从而影响了食品检测行业的技术水平。
2.2食品质量控制技术较落后
我国对于食品上市销售的要求就是要通过专业部门的食品检验,只有过检之后才可以上市销售。但是由于这种系统分析法很容易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因此无法大规模推行。例如在前几年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中,就是由于我国食品控制技术不到位,导致没有控制好上市的食品质量安全,而引发的一系列公众事件。三鹿奶粉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一些为了利益的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将三聚氰胺添加到乳制品中冒充蛋白质。由于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而奶粉的使用对象都是婴幼儿,因此会对婴幼儿的身体发育等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一问题的出现,可以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不足,无法保证这类食品的安全质量。
2.3检测标准不规范
现在我国实施的各类食品安全标准有相当一部分是行业标准,并不是国家标准。而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使用的都是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国家标准,并且每一种食品都很明确的只对应一个标准,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由于我国受到历史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分食品目前仍然还是有两套标准,当然,国家对现行的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整顿、合并,同时大幅度采用国际标准,解决了许多此类标准问题,混乱的产品标准问题已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3食品检验技术问题改善措施
3.1提高食品检测的手段
对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违禁化学品、农药等,需要作为当下食品检测部门研发食品检测方式的主要研发对象。同时食品检测部门为了提高自身的检测技术水平,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可以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食品检测方式。更新设备和食品检测部门的检测方式都是提高食品检测质量的有效方式。
3.2健全与优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涉及的层面较广,行业内部人员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最好可以建立岗位责任制,让每一位生产人员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从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效果。同时,规范与优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深化食品安全检验质量控制效果,确保各项检验检测工作得以全面贯彻与落实。需要注意的是,生产人员应该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原则,防止违规操作,以免对食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3.3?建立健全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统一的食品检测标准
法律法规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保障和法律依据,形成统一的标准不仅有助于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依、有迹可寻,更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生产厂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及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人员的处罚力度。此举有利于相关部门真正落实执法责任,保证其在检测过程中有确切的参考依据,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让检测结果能够明确判定食品成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4]。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及个性化设置以适应新发展和新要求,如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出厂、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建立合理、完整的标准体系,形成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标准体系。
3.4完善事前预警机制,扩大食品检验覆盖面
要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要从源头入手,重点把控食品的来源。对食品原材料投入更多关注,严格控制食品的初加工环节。同时,为了保障食品检验技术有效发挥作用,要对提供食品检验技术的机构进行审查,由地方政府负责,对食品检验机构的从业资格进行管理,避免不良检验机构提供不真实的检验数据,使得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此外,对于保质期较短、容易腐坏的食品,更要加大管控力度。这部分产品需要在短时间内销售,否则食品厂商就会面对经济损失。部分不良商家为了延长食品保鲜期,加入了有害人体健康的防腐物质。对于这种情况,相关政府部门要严厉打击,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市场进行规范和调控。最后,政府也要大力提倡食品检验行业的兴起,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为食品检测的普及提供保障。
3.5保证食品检测技术的合理性
3.5.1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较为重视,该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离子比例以及数量进行精准判断,有效检测其中钙、铁、锌等元素的含量,并生成光谱漫射图。工作人员可以借助该图谱对样品基因类型进行判断。现阶段,在转基因烟草与大豆油等的检测中较为常用。同时,将化学计量学和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对事物掺假情况、农药含量以及质量是否达标等进行测定。比如,开展奶类指标测定工作时,针对奶制品蛋白含量、脂肪含量以及酸度指标展开检测,在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持续优化过程中,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3.5.2液质联用仪
液质联用仪作为现代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主要针对食物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成分以及残留含量问题进行检测与分析。从当前应用效果来看,液质联用仪的灵敏程度较高,基本上可以满足迅速检测要求。此外,液质联用仪可以减缓离子抑制效率,利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
3.6创新食品检验技术的种类
为适应食品安全对食品检验技术的需求,在满足日常食品检验工作的前提下,也要对食品检验技术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通过对我国常用的检验技术进行分析,光谱食品检验技术被认为是目前较为方便、快捷的方法——只需数秒就可以完成对食品的检测并得出食品的各项数据。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及解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树立起国民对食品行业的信心,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还应该加强食品检测就似乎的研究与创新,培养高素质检测人员,为我国食品检测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喜国.我国食品检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15):30.
[2]熊名红,蒯燕妮.我国食品检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明日,2018(26):81.
[3]杨晓军.我国食品检验技术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8(32):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