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川供电分公司,重庆 408400
摘要:作为电力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电价管理机制建设直接关系着电力资源的配置和应用效率。本文在阐述电力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就电力定价的原则和方法展开分析,并指出电力市场电价管理机制形成方式。期望能为电价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产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价;管理机制
电力资源是一种较为清洁的二次能源,其在社会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新时期,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要进一步提升电力资源的配置和应用水平,在电力市场管理中,还应构建完善的电价管理机制,加强用电价格的有效管理。
一、电力产品的特征
电力资源本身属于消耗性产品,相比于其他商业产品,电力资源在存储、运输、销售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印记。从产品特征来看,电力产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其一,电力资源本身具有不可存储性的特点,在电力资源产供销实践中,电力产品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但其本身真实存在,在电力使用中,需做好产供销三个环节的系统衔接,确保供需平衡,当任何一个环境出现疏漏,势必造成较大伤害,容易引起电力系统瘫痪。其二,对于人类而言,电力资源目前已成为一种必需品,其已经深刻地融入到我国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难以通过边际成本定价法衡量其价值。其三,在电力资源使用中,其本身对于配送系统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这使得电力企业容易形成物理垄断。生活实践中,要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就必须从电能特性、需求特征、输送特性等诸多层面进行系统管理[1]。
二、电力定价原则及方法
1、电力定价原则
电价是影响电力资源配置及应用水平的重要因素。当电力定价不合理时,不仅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限制,基于此,有必要进行电力定价策略的有效应用,确保电力定价的规范性。目前,在电力定价中,应遵守资源有效利用、收益合理、成本补偿、防止收入重复分配、依法纳税等诸多原则[2]。
就资源能有效利用而言,通过定价策略的应用,应能有效地降低电力使用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出于投资者效益考虑,应时刻保证投资者收益合理,这样能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有序发展。坚持成本补偿原则是电力企业再生产的基础前提,在电力企业发展中,投资成本对于电力定价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为保证电力定价的合理性, 应基于成本补偿运作,进行电力生产成本的准确计量。防止收入重复分配能从电力生产环节开始制止电力垄断行为,保证消费者的实际权益。
2、电力定价的方法
现阶段,电力定价的方法逐渐多样,在实际定价中,最大利润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较为常见的三种电力成本定价方式。就最大利润定价法而言,其排除了政府部门强制干预的问题,然后由电力企业进行自主定价,这这种定价策略下,电力企业的实际收益明显大于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其会给电力用户带来较大压力,并且不利于资源的配置和应用。
基于此,在市场环境下,我国政府部门对电力企业进行监管和宏观调控,这使得最大利润法实施的可能性不大。边际成本定价法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其包含了短期边际成本定价法和长期边际成本定价法两种形式,相对而言,长期边际成本定价法的应用 优势较为明显,其在法国地区应用较高,经济效益突出。实施平均成本地价的目的在于确保电力企业的收支平衡,从资源利用情况来看,该方法与边际成本定价法管理效果之间 仍有一定差距,然其能进一步保证电力投资者的收支平衡,确保电力定价的合理性。
三、电力市场的电价管理机制形成方式
1、政府审批形成制度
政府审批电价是电力市场的电价管理机制形成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管理机制下,政府是电力市场电价的最终决策者,其定价过程包含了直接定价和间接定价两种形式。现阶段,仍有较多的国家采用这一管理机制进行电价管理,从管理过程来看,政府审批形成电价主要是受到了传统电力市场特征的影响。经政府部门管理后,电力市场电价管理机制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一方面,经政府调控后,电力行业资源的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并且大大提升了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审批下的电力价格往往是从国家整体层面进行定价,其定价过程考虑因素众多,整体性较强,故而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由政府审批而形成的电价管理机制,其并不能客观、真实的反应电力市场供求关系,这使得其电力商品的售价和真实价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电价管理机制在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方面效果显著,其能有效促进国家经济的平稳增长,优化国家经济整体环境。如在2018年,我国就提出了“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要求,有效地优化了电力市场环境,实现了国家宏观经济的有效调节和发展。
2、双方或多方协商形成
为确保电力市场电价管理的公平性,供电上方会在公平、平等、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制定售电价格,最终双方均同意的售电价格会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记录,并行成电价管理合同,此即为双方协商定价。需注意的是,双方协商制定电力价格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较为盛行。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定价方式真实地反映了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并且受定价双方协调沟通作用,电力定价过程本身具有灵活性的特征。从电力定价结构来看,这种定价方式考虑了供需电双方的利益,其公平性较为突出。多方协商确定电力价格是双方协商定价的进一步延伸,在实际定价中, 其常常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电力价格,顺应了市场发展需要。
3、竞争定价制度
在电力市场交易中,电力资源买卖双方在公平公正原则的制定下,进行电力价格确定的过程极为竞争定价。从电力定价管理过程来看,这种定价方式能真实反映市场供需管理,然其价格变化幅度较大,且稳定性不强,这容易给电力供应双方带来一定风险。
结论
电价管理机制对于电力资源价格管理具有重大影响。新时期,电力工作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电力商品的特征,然后结合电力定价原则和方法,灵活使用政府审批制度、协议定价制度和竞争定价制度,这样才能确保电力定价的合理性,促进我国电力产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禹彤.浅谈电力企业电费电价营销管理问题及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464.
[2]张津宝,张利红.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