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沁师
成都供电公司城东供电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用电采集系统变得更加完善,台区线损的治理情况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可是,因为很多不同元素的干扰,台区线损治理的实际成果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给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现状,然后介绍了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之后分析了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对策。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治理;探讨
引言:
电力企业最为重要的度量经济的指标之一就是线损率,线损率也是可以评价电力系统运营情况,以及技术生产的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和企业的经济方面的效益有直接的关系,在进行能源利用的过程当中,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这些行为都会体现电力企业管理的水平。低压台区电网结构和用户的性质,相对来说都是较为复杂的,因此在管理的时候颇有难度。随着我国的用电信息采集的系统在不断改进,台区线损治理方面也必须进行改革。所以,结合目前我国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可以有效的优化台区线损治理的工作,这也正是相关人员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现状
在我国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自动采集电力用户用电的信息,并进行分析以及监控,同时完成管理的任务,这样可以科学地对用电的数据完成统计以及计算的任务,从而落实对电能进行计量管理的任务,以及对电能异常情况的监督和控制。所以,不难发现,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治理台区线损,可以更加科学地提升治理的质量。目前我国在治理台区线损的过程当中,虽然也取得了一点突破,可是因为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台区线损治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不仅是因为台区线损的治理工作,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技术设备都并不十分完善,交叉供电的情况仍然存在,所以也会直接影响到线损统计数据整体的准确性[1]。
二、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分析
(一)台区用户对应关系不正确
台区线损异常主要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因为台区和用户对应的关系并不十分正确。在很大概率下,这种情况都是因为原始档案的记录不对,或是人为工作方面产生了失误而导致的。在城镇台区低压线路当中,一般都会使用地埋电缆这样的方法,线路走向相对较为隐蔽,而且台区内的电缆没有及时将标志牌的内容进行更换,所以台区和用户相互对应的核查工作也提高了难度。不仅如此,对很多新增加的公用的变压器以及增容情况,如果无法根据实际要求更新内存资料,那么台区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就会和实际情况出现一定的差别,这也会让台区线损统计受到影响[2]。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量缺失
用电采集系统,一般情况下是使用采集终端来完成电能表数据采集的,所以,如果主站的程序产生了缺陷,或者程序的升级有问题,那么采集终端就很有可能会存在故障,或是通信信号产生问题,就会让电量数据遭受缺失。不仅如此,因为采集终端都是使用485线和电能表相互之间连接的,因此,接线工艺质量一旦产生任何问题,很有可能会给数据采集造成不良的影响,导致台区线损产生问题。
(三)计量装置的异常
计算装置的感应如果出现了异常,那么台区线损也会因此而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电能表以及互感器计量得出数据并不十分精确,或者产生了接线的错误,就会让电能计量受到不良的影响,从而使台区线损产生计算错误。
不仅如此,电能表的质量如果不能够符合要求,很有可能会导致电量出现突变,雷雨天气很多采集终端的天线较为容易引雷,一旦产生雷击,就很有可能会导致电能表产生损坏,影响数据的采集。
(四)用户的窃电行为
有很多用户偷电的行为一直以来都屡禁不止,而且偷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有失流法或是失压法,还有一些用户会私自拉电线,绕过计量装置进行用电,或是直接对电能表进行改动等,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用户偷电的行为,也会使台区线损的情况加剧。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在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基础上,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无论是业务服务或是治理建设以及线损运行的各方面,都要进行全面改革,尽量提高对台区线损的检查和监测的水平。不仅如此,同时也要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台区线损治理监测制度,根据一些异常高发地的实际情况,掌握线损的规律。从而统计以及分析线损率,使电力企业能够始终保障其经济效益[3]。
(二)优化台区电网结构
因为电网供电的范围并不十分合理,也让台区线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如果想要改善台区线损治理的情况,就必须优化台区电网的机构,选择合理的变压装置,从而更加全面并且准确的对用户用电的信息进行统计,而另外一个方面,要防止线路出现交叉使用,尽量减少线路有可能会产生的损耗。不仅如此,也要尽量让台区电网布置的情况有所创新,从而更加科学的治理线损的状况[4]。
(三)规范数据采集管理行为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为了可以让数据的采集管理更加规范,可以通过利用用电采集系统结合台区总表,使其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从而让数据采集变得更加精准。不仅如此,也要规范管理工作人员抄表的工作,使抄表器以及供电器相互之间能够一致,从而让台区线损管理可以变得更加规范,避免人为失误,而导致采集结果不够准确的情况发生。不仅如此,还要让管理技术有所创新,使用电采集系统的建设以及维护工作得到强化,并且提升台区线损治理方面的工作效率。
(四)增强用电采集系统的准确性
如果想要让台区线损准确率提升,就必须要让用电采集系统变得更加准确,尽量准确的计量台区电能,除了对电力系统的电采集系统进行全面分析之外,同时还要更加全面的对台区线损治理整个过程的规范性进行管控。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要定期检查用户的用表,使计量设备可以始终保持其准确性,从而对台区线损可以进行更加科学准确地治理。其次,工作人员要按时对台区线损进行统计,并且分析线损率的实际情况,给台区线损的管理工作实施提供更多的参考,并且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来进行治理,使台区线损的治理工作可以更加有序的进行。同时,也要尽量使台区线损率有所降低,并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台区线损会被很多不同因素所影响,电网结构和用户性质相对都较为复杂,这也使其治理的难度有所增加,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也被普遍的应用,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面的功能,要建立起台区线损管理方面的长效机制,从而尽量解决在台区线损治理工作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用电采集系统的准确性,规范数据采集管理,优化台区电网结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台区线损治理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军,殷豪.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197-198.
[2]张彩云.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23):444.
[3]张波,孙丽娟.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8):459.
[4]罗靖,马再超.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J].发现,2018,000(0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