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
国能临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安徽 临泉 236400
摘要: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大力推动,如何减少燃煤锅炉产生的氮氧化物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燃煤锅炉产生的氮氧化物是PM2.5形成的主要来源,不但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形成巨大威胁。为了还给大家一个碧海蓝天,燃煤锅炉使用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燃煤所产生的氮氧化物。
关键词:生物质;锅炉脱硝技术;发展现状
1脱硝技术简介
1.1燃烧前处理
燃烧前处理是指在燃料使用之前就采取措施降低燃料中含氮量。目前,这种技术尚在研究阶段,因其处理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耗费成本高等缺陷,在还不能实现实际应用。
1.2燃烧中处理
顾名思义,燃烧中处理就是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采取控制燃烧温度、降低燃烧区域内的氧浓度等措施,对燃料进行干预,以达到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目的。但目前也还未达到全面使用阶段。
1.3燃烧后处理
燃烧后处理简而言之就是烟气的脱氮技术,又称为烟道气脱硝或废弃脱硝,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脱硝技术,尤其以SCR技术及SNCR技术应用最为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出现液体吸收法、吸附法、微生物法等创新技术,有待大力推广。
2我国脱硝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燃煤大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用于发电、工业锅炉、工业窑炉、水泥、冶金等行业,但据相关报道显示,大部分燃煤企业都存在着脱硝设备老化、脱硝技术落后的现象,而一些高端脱硝技术却长期被国外垄断,对我国脱硝技术的发展造成很大阻力。目前,我国大部分燃煤锅炉使用企业都采用锅炉升级改造、低氮燃烧器改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改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烟气脱硝工艺改造等手段来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3生物质锅炉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3.1等离子体脱硝技术
等离子脱硝技术是一种无二次污染的新型、高效脱硝技术,可以将等离子体脱硝技术分为3种,具体包括脉冲电晕放电法(PPCP)、电子束照射法(EBA)以及介质阻挡放电法(DBD)。脉冲电晕放电法运用的是电极尖端放电原理,其主要过程是通过调节曲率半径很小电极上电压对其周围进行电离,以达到局部放电的目的。该技术的放电过程为快速放电,并且会引起化学反应,能量利用率较高,安全性以及实用性也比较高,会产生极少的氨气逃逸量。目前该技术对于大功率、窄脉冲以及长寿命电源,仍然处于试验阶段。电子束照射法是指通过高能量电子束照射NOX来电离气体分子所产生活性离子与NOX进行快速反应,实现脱硝的目的。高能量电子加速器是由高压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该技术脱硝效率可达到80%~85%,且不产生废水。但是能量利用率低。介质阻挡放电法是在两电极之间设置绝缘介质,通过对电极两端电压的调压来击穿气体,从而实现放电。该技术能量利用率高,可以实现强电离放电。
3.2活性分子氧化脱硝技术
臭氧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生存周期较长的强氧化剂,对于NOX中的氮氧,可以运用这种强氧化剂将NO氧化成易溶于水的高价态氮。具体过程是除尘后的净化烟气与臭氧(O3)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低于150℃温度条件下,通过氧化反应形成高价态氮氧化合物,然后送入脱硫塔或洗涤吸收塔,在塔内使其融于水,形成硝酸盐,最终脱除NOX。该技术方法脱硝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不需要使用催化剂,且安装方便。但是制备臭氧耗电量大,运行费用高,产生硝酸盐废水需进行二次处理。
3.3高分子脱硝技术
高分子脱硝技术(PNCR)是目前我国研发的生物质锅炉新型脱硝技术。该技术通过化学动力模型构建、流体力学计算,并根据生物质锅炉具体运行参数,对该技术进行分析仪研究。高分子脱硝剂是一种混合粉末,这种混合粉末主要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少量稀土元素助剂。高分子脱硝剂具有很强的加氢还原活性。具体是将高分子脱硝及粉末装入进料装置,通过罗茨风机空气运输到生物质锅炉炉膛中,在750℃温度下,通过激活、气化高分子脱硝剂,使得NOX还原成氮气和水。该技术的脱硝效率可以达到86%以上,且流程简便、能耗低、投资少、无铵盐和氨逃逸现象。其不足在于反应滞后等。
3.4液生态生物钙脱硝技术
液生态生物钙脱硝技术(B-SNCR)也是一种新型脱硝技术,具有高效、实用、环保等特点。具体运用过程中,在高温650~1000℃和活性离子的催化下,液态生物钙脱硝剂快速裂解,产生的-CH3、-CH2等高活性还原态自由基团,并与NO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成N2和H2O。该技术脱硝效率可达90%以上,投资低、无二次污染,无氨逃逸、液氨储存安全问题、脱硝深度可靠性强。目前液生态生物钙脱硝技术已经应用在生物质锅炉、马蹄焰玻璃窑炉等,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相关技术改造方案
3.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NCR)
此技术的原理就是在温度达850℃~1150℃的烟气中喷入氨水,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将氮氧化物还原,最终生成物氮气(N2)和水蒸气(H2O)。其中包括还原剂(氨水)储存和运输、还原剂的稀释系统、还原剂剂量控制系统及还原剂喷射系统4部分,整个系统主要使用设备有输送泵、稀释水泵、稀释水箱、静态混合器、专用脱硝喷枪等。采用这种脱硝技术具有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显著优点。SNCR技术的运行效率取决于烟气温度、还原剂的剂量、还原剂与烟气的混合、停留及反应的时间等因素。在SNCR技术改造时,应做好方案的设计工作,确保SNCR系统能够良好运行,使其达到预先设定的脱硝效果,并且确保在运行中不会有过量的氨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
3.2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
SCR脱硝技术在最近几年来发展较快,这种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及副产物、置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维护简单等优点,因此应用也较为广泛。主要技术原理在于选择性,即在燃烧的过程中利用催化剂,使氨气优先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达到脱硝的效果,而避免与烟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当设备完成SNCR技术改造后,对烟气实施SCR改造,可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由于整个脱硝系统为串联工艺,在SCR系统中所需的氨由SNCR系统喷射过量的氨提供,因此,在SCR系统中只有反应器和检测两个系统构成,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改造方案。一般情况下SCR的反应器为固定床形式,催化剂为三层模块放置形式,检测系统主要是对氨量进行控制和测量,通过计算对氨量进行分配,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并实时监控氨水浓度。SNCR与SCR串联的脱硝工艺对于旧设备改造来说可以节省空间,使锅炉的结构和体积没有任何增加,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而以串联的方式进行脱硝,增加氨水的利用率,并达到较高的净化率,是性价比较高锅炉烟气脱硝改造方案。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保问题日渐重视,对各个行业明确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具有污染、低效的生物质锅炉脱硝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未来还应加强对新型生物质锅炉脱硝技术的分析研究,研究出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清洁能源以及环保处理应用技术,运用清洁、高效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以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气的排放。
参考文献
[1]毛洪钧,李悦宁,林应超,等.生物质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工程科学学报,2019,41(1):1-11.
[2]谭运雄,胡宏兴.活性分子脱硝工艺在生物质锅炉上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4(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