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及关键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6期   作者:齐欣
[导读] 电力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齐欣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山 西        太原   030012
        摘 要:电力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当电力供应稳定性和效率受到影响时,会直接对我国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而电力企业管理重心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稳定性及安全性,使得其可靠性得到提升。随着近几年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得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自动化;载体;
1智能电网调度相关概述
关于智能电网调度,近年来发展中强调将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融入其中,且通过传感测量技术的配合,为收集与分析电网数据起到明显的作用。若在这些技术支撑下使调度更为科学、合理,将有利于电能利用率的提高。尤其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各行业领域在用电规模上呈持续增大趋势,假定仍以以往调度方式为主,将会对供电质量、供电稳定性都带来不利影响。而智能电网调度下,对以往调度中危险性高、效率低等问题的解决都可起到良好效果。若从自动化技术角度看,将其引入到智能电网调度中,首先表现在对人员工作量减少层面上,在调度过程中无需由指定人员进行实时监控,系统可根据运行情况自动完成调度过程。同时,在计算机等技术运用下,许多电网调度数据都可被有效处理与分析,对用户用电规律、电网运行情况判断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当前电网调度安全性、合理性的重要技术支撑[1]。
2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内容
2.1 建设自动化抄表系统
自动化抄表系统的建立可很好的改善目前我国人力抄表的现状,可使得工作人员更快捷、方便的获取到用电量相关数据。但在自动抄表系统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完善通信系统的建设,从而确保自动抄表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关于数据流的有效整合和处理方面,目前的互联网技术已基本实现,且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还可实现对某一时段的数据进行系统建模。建设自动化抄表系统,可实现电能表数据的自动化记录和储存,便于工作人员在采用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时可随时调动,为其研究分析提供重要参考,同时还可实现运行过程中以小时甚至更小的时间单位对数据的有效整合,便于当电能表实际数据变化不符合模型时,可及时对区域用电大幅度变化进行确定,对其当前用电需求量进行了解,并依据数据分析及时对智能电网运行进行调整,有效地对电力进行调配,对供电质量进行提升。
2.2 建设通信系统
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通信系统的建设十分重要,是实现智能电网自动化的基础系统。对于该系统的建设主要从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个方面进行,前者需要设置光电转换装置,安放在计划地点中,确保可全面对其负责区域内的传感器信息进行收集;后者目前广泛应用在变电站中,因为该系统会受到无线通信终端信号覆盖范围的影响,因而重点是对网关进行设置。
2.3 建设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其负责数据存储、对比和融合建模的作用,其中,数据对比是该系统最基础的功能,因而建设该系统时先要完善数据对比功能的建设,然后再到数据存储功能的完善,最后在进行融合建模功能的设置和完善。


2.4 建设传感器网络
建设传感器网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电网运行故障区域的快速定位,从而使得运行故障得到快速的处理,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国研发的传感器技术以基本满足智能电网自动化的定位需求,且基本完善配电箱/柜及主干线路终端等区域的传感器设置。对于配电箱/柜的传感器设置,目前主要应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具有安全保障功能的传感器[3],且这一类型的传感器具有更高更优的数据处理功能,可实现对配电箱/柜安全事故的有效规避。对于主干线路终端的传感器设置,目前主要应用线路传感器实现对主干线路终端的检测,其可有效地对线路终端电压、电力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经通信系统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中,然后控制系统中的模型依据传输的数据变化实现故障检测,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2.5 建设故障处理系统
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故障处理系统的建设是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的重要系统。目前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已实现通过传感器反馈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确定,并在其故障时切断线路,控制故障的发展,但在故障点精准定位方面并未实现,这一定程度上影响故障维修进程。因此,需对故障处理系统进行完善,目前该系统的建设通过融入闪络法、电桥法等电路故障技术有效的推进这一系统的建设,也逐步实现对故障位置的精准定位,使得故障维修效率得到提升。
3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关键技术
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主要关键技术有四个,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通信技术、参数量测技术、调度技术,现就四个关键技术展开具体阐述:
3.1 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
因为在建设智能电网自动化的进程中,需要在电网体系中接入各种能源,而因为各种能源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因而要求各能源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针对这一情况,可通过运用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实现对用电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系统化监控,确保电能安全输送到用户户内。这一技术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可有效实现对电能配置的优化,使得电能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同时还可有效减少电网的投资成本,对电网运行的效率进行提升。
3.2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利用通信技术建设集成、高效的通信系统,可使得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及时获取到数据,实现电网的科学合理的高效运行,同时还可有效地对电网的稳定性进行提升。
3.3 参数量测技术
这一技术可实现对电网数据的有效分析,并实现电网信息的转化,可为智能电网的运行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同时可有效帮助电网工作人员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可有效地对用户窃电行为进行规避,对电网系统的完整性进行保障。
3.4 调度技术
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调度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技术,其可有效的拓展电网系统调度控制工作,对电网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使得其运行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可有效的保障和提升电网系统的防御功能,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实施监测。
4 结束语
智能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很好地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也使得电网供应与人们的需求量相对等,更好地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因而国家需重视这一方面的技术研发,不断推动电力系统的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敏,刘成城.探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及关键技术[J].科技风, 2019,(09):85.
[2] 龚柱.探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及关键技术[J].智库时代,2018, (45):138,157.
[3] 方周康.探析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及关键技术[J].通讯世界,2017, (17):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