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庆丰
国网黑龙江方正县电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8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在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故而应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设计的注意事项,并通过明确线路定位定测、注重线路施工效果、合理设计防雷装置、充分应用GPS定位技术等路径,以此提升架空输配电线路设计质量。
关键词:电力建设;架空输配电线路;GPS技术
引言
完善的输配电线路设计,对保障用户用电需求和电力输送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设计需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10kV线路设计也不例外。设计过程中,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设计的每一个步骤,严格把控设计过程。为了追求配网线路的安全稳定,需要根据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内容。搜集分析配网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相关的大量数据,从而设计更好的方案服务大众。
1架空输配电线路概述
架空输配电线路指的是在地面上放置空气绝缘和绝缘子的电源线。架空线路由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串、导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此外,架空输配电线路在地面上,从而降低了维修工作的难度。今后架空输配电线路是电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将架空输配电线路应用于电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变电站和各区域的负荷点连接起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交换。
2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
2.1数字化选线
在三维场景中,依托电网各种数据及相关交叉跨越信息,借助数字高程模型和文档对象模型数据来模拟真实的地形地貌情况,通过测量完成三维数据建模后,在数字三维影像地形图中进行路径选线作业。这样做,相比传统方式选线有较大优势,沿线地形地貌、地表附着物等信息一目了然,尤其是现场的重要交叉跨越位置,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重要输配电通道等,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进而得到最优的选线路径。
2.2路径选择
在进行10kV输配电线路的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投资金额短缺、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等,大大增加了铺设输配电线路的困难。但是,此类问题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铺设线路进行优化,从而减少对施工过程进度的影响。对于10kV输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进行架设杆塔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避开当地居民的居住地。此外,需要尽量避免输配电线路横穿野生动植物的生活区,减少对当地居民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第二,路径设计需要尽量减少拐角的出现,从而减少施工的困难程度,提高施工效率。此外,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提高方案的经济性。第三,在线路铺设工程中,为了减少对当地居民田地、房屋的占地,需要借助当地环保和相关部门解决类似问题,以提高铺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主动寻求当地负责部门对施工方案检测的方式,加速施工进程,同时解决因为占地和环保问题带来的后顾之忧。第四,线路的铺设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用电问题,因此在进行线路铺设前需要调查当地居民的用电情况和未来在用电方面的增长情况。不能为了普及线路铺设,在无需铺设线路或者不需要铺设大量线路的情况下进行线路铺设,从而切实提高线路铺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此外,应该选择在不经常受到影响的地方增强施工效率。第五,需要考虑用电线路铺设完成后的线路维护和改造问题,避免将线路铺设到地形险峻的地区,增大后期对线路定期维护和改造的困难,同时减少线路铺设过程中的难度。
2.3架线工程施工
在进行线框施工之前,必须检查钢丝绳的地线的松弛度,做好激活钢丝绳的紧固和附属品安装等的准备工作。在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导线所用的方法一般是张力线、固定线、悬垂线和安装附件一般与膨胀和膨胀结合使用,框架线的整体施工方式为张力线。在路由过程中,您需要在最初进行路由操作,但是在交叉对象中使用的电缆形式可能不同。对于35kV以上的线路,架空线路、拖拉、张引一般是架空线路的主要传播方式。尾部盘不需要制动,不需要专业设备,保证了线路的牵引,操作相对简单,但容易产生严重的线材磨损,这降低了生产率。连接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有效地保证纱的质量。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安全检查。
2.4合理设计防雷装置
防雷设计是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设计的重要内容。由于架空线路常处于裸露环境中,一旦遭遇雷雨天气,将存在雷击风险,由此破坏周边民众的用电体验。所以,设计人员还应在其中融入防雷设计理念,从根本上杜绝雷击干扰现象。具体方法如下:(1)优选避雷器,在架空输配电线路上,应根据当地雷暴,在经过雷区的输配电线路上装设避雷器等避雷装置,这样可削弱雷击对导线产生的不利影响,最终按照分流操作的形式让线路不会因雷击而发生断电问题。(2)应用防雷接地模式。除了可在线路上端予以安装外,还可在地面上对架空线路进行接地防雷处置。这是源于防雷接地设备可减小接地电阻,最终强化线路绝缘效果。(3)设置耦合地线,这也是常见的一种线路防雷装置,主要是运用降低绝缘子受雷击干扰度原理达到防雷目的,这种方式在低电压线路中应用较广。
2.5导、地线
在架空输配电线路设计阶段,按线路的可持续送电能力及经济性综合考虑进行导、地线选择。先从经济输送容量和极限输送容量考虑导线型号,再结合导线采购费用、导线弧垂对杆塔高度影响、导线荷载对工程投资影响、导线对绝缘子串机械强度的选择、导线的线路损耗、导线的电磁辐射、导线的抗腐蚀能力、导线的运行经验等选择。地线则根据地线热稳定计算原则及参数、系统短路电流、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取值等等进行,地线的选用兼顾防雷和通讯以及运行安全,优选用OPGW型,用于高压架空输配电线路通信线路的新型地线,兼有普通地线以及通讯光缆的双重功能。综合分析后再结合建设工程本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建设工程的导、地线型号。
2.6应用效果
(1)获得被测场地准确的三维坐标,并且提供高度精准的定位信息,相应准确度水平已经符合架空线路要求。(2)没有任何时间约束。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开展操作,并且可以不分场合与时间开展测定,同时,由于数量繁多的卫星点、均匀进行分布,也不会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可以在任意有效时间内开展操作。(3)操作有关设备简单、便捷,有关人员仅需要设置开机参数,达到天线高度要求之后,接收数据设备可以自主开展测定以及准确保存记录信息。(4)最大程度节省了时间,在利用系统开展操作时,相对动态操作仅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虽然静态定位需要较长时间,但也不会超过20min,随着逐步改善系统操作,相应升级改造软件系统,也会提升定位的准确度,最大程度压缩操作时间。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由于温度、短路、塔等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对整个输配电网络系统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在实施电力架空输配电线路工程时,应根据实际施工测量数据注意输配电线路的位置,优先考虑输配电线路的优化设计方案,并且将适当的电气校正与落料应力测量相结合,以确保电力建设架空输配电线路施工过程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凯,徐梅根,汤国锋.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J].江西电力,2020,44(4):37-40.
[2]胡雪虎.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J].地产,2019(20):145.
[3]胡坤.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