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南京供电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
摘要: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电力的供给和需求是多样化的,这与以往的情况不同。现在我们要注意提高服务质量。运维站的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即变电站自身要做好自己的运维工作,尤其是在日常维护保养中责任重大,通过对设备的检查来消除安全隐患,为了保持这一水平的稳定,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运维站模式;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
1 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现状
变电站维修保养是变电站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变电站技术人员必须始终遵守的工作准则。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变电站的现状来看,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对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消除不及时、不彻底
①员工的意识,这是主观的。有的工作人员不了解情况,缺乏危险意识,认为有些设备异常只要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就可以“凑合”;②由于缺乏技术、知识、工具等原因,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这两个原因使得设备故障不能得到及时、彻底的处理,阻碍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1.2 无法应对电力紧张情况
电力设备负荷的维护管理是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重中之重。电力负荷是检测电力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电力分配和电力规划的重要依据。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负荷没有进行很好的预计和分析,使的变电站不能合理分配燃料,做好发电出力计划,不能很好的根据用户的情况进行用电安排,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往往由于电力设备超负载,出现跳闸、设备停转等现象,不能很好的供电。
1.3 模拟演习机制不够完善
模拟演练机制的意义在于确保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变电站都建立了仿真演练机制,但大多只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方面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1.4 管理水平低
变电站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以设备管理为例,变电站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不可避免,加强对设备的管理能够使故障被及时的发现与解决,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但目前,存在一部分变电站对设备管理问题并非十分重要,很多设备均存在老化等故障,这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保证十分不利。
2 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效管理措施
2.1 完善变电站各项运行记录,规范运维程序
在运维站模式下,应在变电站运维过程中准确记录和完善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为变电站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为变电站运行的参考查询提供重要依据。在这一工作环节中,变电站运维人员应当对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合理运用,与此同时做好纸质记录,确保生产管理系统内的各项数据信息记录与纸质记录内容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变电站运维人员应当基于运行记录建立科学化的审核评价制度,以班组和工区为主要审核级别,对变电站运行记录进行规范审核,明确记录中存在的不足,规范变电站运行记录。然后通过变电站的运行记录,及时发现变电站设备运行中的隐患,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降低变电站运行风险,维护变电站在运维站模式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2.2 认真分析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维护设备正常运行
由于许多原因,变电站电力设备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和异常:①设备缺陷分类。
设备缺陷的危害性有大有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a.一般缺陷,该缺陷的危害不是很大,不会危及到设备运行和人员安全,这类故障可以暂缓处理,可在设备停运检修的时候进行处理;b.严重缺陷,该类缺陷有一定的危害性,可能会危及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造成人员的人身危险,但是设备还是会凑合运行,可以将该类缺陷进行临时处理,并对近期处理作出安排;c.危急缺陷,这种缺陷有很大的危害性,严重的危害着设备的运行和人员的安全,随时都会出现突发灾害,出现这种缺陷时要立即停运设备进行处理。②对异常情况的处理。首先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相关人员要分析其产生原因和类别,并按照危害程度有顺序的向上报告,申请作出相关处理;在不能确定异常情况的产生原因和危害程度时,相关负责人要组织全部人员进行检查,如果仍不能得出准确判断,就要向上级领导汇报,请求外部技术支援;当有严重故障时,技术人员要立刻进行处理,尽快及时消除故障。
2.3 建立全面的模拟演习机制
在运维站模式下,在变电站运维工作中,要结合辖区内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从事故、消防、防汛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模拟演练机制,维护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应当确保各类型安全器具齐全,尤其是消防设备、防汛设备及其相配套器材等,应当妥善保管,固定存放位置后,在设备和器材上做好标签,以便运维人员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且准确的找到所需器具。与此同时,应当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相关器具和设备进行清理、检查和试验,确保各项器具和设备保持优良的待使用状态,若发现设备或器具超出使用期限,应当及时进行更换,以免影响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运维站模式下,应当对变电站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确保运维人员了解设备及器具的具体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做到熟练操作设备,明确变电站事故处理、消防及防汛工作的注意事项,切实提高变电站运行及维护效率。应结合变电站实际运行,建立综合模拟演练机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增强变电站运维人员的责任心,并对运行维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进行培训,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2.4 加强交接班和值班管理
运维站模式下运维人员应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和相关规程规定进行日常值班和交接班工作。⑴值班管理。值班过程中应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关注所辖变电站的异常和告警信息,将变电站任何操作行为及与调度部门业务联系的内容详细记录并录音,确保值班过程中各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此外,值班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制定科学的巡视计划,一旦发现异常,或发生设备故障,应认真进行分析判断,明确设备存在异常的原因和危害,详细记录记录一次、二次设备有关现象,并及时汇报工区领导和调度,做进一步处理,做好巡视总结,对巡视的结果进行分析、审查,对巡视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巡视质量的不断提高。⑵交接班管理。首先,应做好交接班的准备工作,明确运维站所辖变电站的运行方式、两票执行情况、现场遗留安全措施及接地线、检修工作开展情况,落实变电站记录、资料、图纸管理,做好安全工器具、钥匙、车辆使用记录;交接班时,交接班人员均应在场,交班负责人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交代相关工作情况,特别是变电站下一步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接班人员在确认变电站运行情况后,交接班双方负责人才能在记录上签名,确保交接班工作顺利完成。
3 结语
在大跨度高压输出的背景下,变电站已成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随着变电站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变电站维护的重点已从过程维护转向设备维护。我国的变电设备这些年经历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主要靠进口设备到基本实现骨干设备国产化的大发展,基本能够实现变电设备的自给自足。变电站的日常维护是保证变电站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变电站运维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志军,袁峰. 基于运维站模式下的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分析[J].电子测试,2016,(22):122-123.
[2]马涛,武万才,冯毅.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电气技术,2015,(06):130-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