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交城县供电公司,山西 交城,030500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电力系统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配电网检修管理中,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常常采用较为粗放的“以抢代维”的管理模式,使得运行检修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并且导致各种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对此,急需相关工作人员转变工作理念,加强对配电网管理的深入探究,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对策
1现阶段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中凸显的问题及隐患
1.1电力配电网系统架设不合理
配电网需要穿越众多地形复杂的区域,此类区域受制于自然地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容易导致配电网线路及设备的选址不到位,由此也衍生出众多问题。首当其冲,电力配电网系统架设中,未严格根据配电网架设专业规范及技术标准操作,最终导致配电网系统安全隐患现象时有发生。突出的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在:配电网架设仅考虑输配电等级系数,未将配电网的避雷设备及装置的型号及安全性考虑在内。受此影响,配电网时常出现短路电流,并同步伴有电压偏低偏高隐患,给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变压器等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阻碍。
1.2电力配电网设备质量控制不力
电力配电网设备的质量表现对电力配电网运行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在这一环节,由于配电网施工成本节约等主要因素考量,在配电网设备的性能参数,如设备型号、设备质量、设备等级的选取上,较易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配电网绝缘系统不具备过高的绝缘度;配电网电缆材料不具备过大的截面积或内芯材料质量指数低;配电网熔断器不具备较高的容量导致易熔断等。这些问题隐患的出现或并存,会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侵害。
1.3因检修实施频率不高而导致配电网过电压
配电网过电压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配电网检修力度薄弱或跟进不及时,另一方面在于配电网构造及设备选择方面不尽合理。从检修管理环节上看,要保证配电网的长久运行,做好配电网的按时维护至关重要,而在实际实行中,在日常检修流程、规范、责任的落实执行上,往往出现无序、缺落实的现象,配电网日常检修形式大于内容,相应的检修质量必然不高。从配电网过电压角度上分析,现存配电网一般存在电压过高的问题,这一问题故障的产生原因通常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配电网构造环节,不合理不科学问题多发。例如,配电网未根据时令变化设置相应的防雷措施或装置,容易致使配电装置遭遇雷击危害。二是配电网运行设备的选择上出现设备型号性能不匹配问题。例如,基于配电网设备的电容、电能、电感等参数,如设备选取不当,极易导致型号不符而产生彼此干扰,严重时容易导致配电网出现励磁感抗及铁磁谐振等突出问题,由此给配电网造成系统性能不兼容、不协调等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显著。
2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强化策略
2.1设置电压保护装置
电压问题一直以来是电力安全输送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合理有效的控制电压,能够保证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趋于稳定。因此,配电工作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利用有效手段稳定电压。例如可以尝试特殊型号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其保护设备放置在大电机附近。尤其是四端星型号的电压保护设备,可以有效抑制电压问题的出现,避免由于电压引发的故障。
2.2健全配电网管理及检修的规章制度
完善与健全配电网检修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对安全隐患的疏忽大意。
行之有效的检修管理制度,应该遵循电力行业科学性的发展,将管理制度细分化,针对管理制度的不足,做出合理化改进。例如,各个检修岗位的工作人员,在检修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根据规章制度中安全隐患处理建议进行操作。而规章制度中的安全隐患处理建议,应该将问题细致化,针对同组零件的不同问题,进行区别性处理。使工作人员对遇到的各类安全隐患,都能做到标准化处理。这样既能明确的划分责任,也能在工作中不断的累积处理经验。对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起到积极的作用。
2.3严格把控设备质量
配电系统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设备的质量,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配备,不应该以控制预算为由,缩减配电设备标准。例如,在设置在线监测系统方面,不但不应该进行预算缩减,反而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将隐患提前防患于未然。科学设置防破坏设施,过电压会对配网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为了有效防范这一点,有必要增设保护设备,例如断路器。将其设置于变压器之间,在线路过电流时能及时断开电源,保护线路,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转。配网易受雷电袭击,为了维护配网安全,应该尝试将避雷设备安装于配网系统,必须选择高等级避雷针、避雷器等,同时选配高等级绝缘子,从而强化配网的防雷、抗雷能力。为了控制外界生物等对配网的破坏,可以将驱鸟装置安装于配网系统,以此来防范外界的不良侵扰,为配网线路运行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控制绝缘接地问题。
3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策略
3.1优化消弧线圈结构
通常情况下,整个配网中,消弧线圈是凭借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间的相位之差为180度的原理实施补偿,达到消弧的目的。要想提高配网运行检修水平,就需要强有力地优化调整消弧线圈构造。第一,根据电网建构后,不对称电压维持原样的原理,应该尝试将功率较大的阻尼电阻设置于消弧线圈中,提升阻尼功率,以此来防止谐波干扰。第二,要想保证消弧线圈充分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转,可以时刻有效地反射电网运转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要让消弧线圈灵活地自动调整功率,有效防范旧式的人工化调整的缺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配网工作者有效启动信息技术对电容电流等进行精准化测量,依托于信息软件来分析、处理测量得出的数据,有效支持并推动消弧线圈的自动化调整,通过参数数据的自动化呈现来达到配网的自动化维护。同时要加大谐振过电压的控制力度,将消弧线圈设置于配网中性点,以此来防范谐振问题。
3.2加强检测管理的交流和创新
除了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内部员工在配电网运行检测时能够高效合理外,还要对检测和管理方式进行阶段性的创新和改进。首先部门领导要重视检测管理的重要性,其次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引领员工进行思想的交流与创新,相关部门可以组织检测管理人员定期的召开内部会议,对上阶段检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找出制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对外可以与兄弟公司定期的进行相关部门的合作探究,通过在交流与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快速提高,这对于每一个公司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好处,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安全问题一旦产生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给用户和居民提供更好的用电质量,有效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配电网的顺利运行是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人员要及时的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配电网运行的检修管理,建立健全的配电网检修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质量的监管,科学设置过电压保护器,从而保障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韩佳宁.供电企业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检修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4(02):69.
[2]张宇.浅谈如何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J].民营科技,2013(12):142.
[3]菅守印.配电网在线状态检修技术要点探讨[J].科技资讯,2012(06):131.
[4]厉福祥.配电网在线状态检修技术要点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112.
[5]戴昊.城市配电网智能检修综合管理系统[J].电工技术,2008(0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