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6期   作者:靳岱融
[导读] 电力工程技术对于配电网电力工程质量保证有着重要的作用。
        靳岱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绛县供电公司,山西 绛县 043600
        摘要:电力工程技术对于配电网电力工程质量保证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人手,对配网电力工程存在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配网系统技术特点,提出了一些解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有效措施,旨在进一步搞好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建设及其运作,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1配网电力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闪路。设备绝缘在运行过程中长时间承受工作电压影响,一旦绝缘件表面开始积存污垢且含盐量达到一定数值,则在潮湿状况下有较大几率出现闪络。同时积污会大幅降低绝缘冲击性能,在内过电压以及雷电冲击效应影响下有较大几率出现闪络现象。污闪可能同时发生在多处或者多相,也可能仅出现在一相。一旦发生污闪则有较大几率造成单相接地,此种情况下其余两相电压则会呈倍数增高。一般来说,非故障相电压幅值增加在正常运作环境里并未危及绝缘,而在较为恶劣的运行环境下,绝缘件对于电压的耐受度有不同程度减弱,导致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非故障相电压幅值增加可耐受的2h时间段内出现二次或多次闪络点的几率升高。
(2)外力因素。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旧有配电网线路已不符合供电安全需求。以往配电网络主要为架空线,其接线形式则属单端电源供电树枝状放射式,而新开发的商业住宅小区以及工业开发区一般都选择环网供电;在未充分完善规划网架的情况下,少数用户由于急需用电而临时接线,或者难以按照既定规划做到一步到位,均导致接线缺乏系统性;市政建设项目较多,容易对线路运行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简而言之,以老城区为代表的城市区域配电网络设置过于单薄,缺乏充分的转供电能力,而且接线较乱,地形复杂,具有较高的运行事故率以及相对较低的供电安全性。除此之外,变电站旧式设备、各路出线容量已经不符合电负荷需求,也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3)过电压。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需要承受大气过电压、工频电压以及内部过电压的影响,尤其是在恶劣条件下,不少旧时设备存在爬距不够以及先天不足的问题,严重危及电网安全运行。例如弧光接地过电压问题、旧式针式瓷瓶绝缘等级过低而无法耐受直击雷的问题、感应过电压所造成的闪络问题等等,均严重影响了配电网正常运行。此外我国供电模式较为陈旧,导致供电技术水平较低,可靠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改善措施
2.1完善配电网结构,保证供电可靠性具体而言,要完善和加强配电网架,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简化供电电压等级
由于电力输送是从各种电压等级网络通过逐级降压送到用户,这就有多次降压过程,会产生多环节电能损耗,而电能损耗增加一方面会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对电能质量也产生影响,对电网运行也带来不利。因此如何简化电压等级,减少变电环节是值得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用户具体情况,选择合理供电电压,以大幅度改善供电条件。也可以通过减少降压环节,既能节省设备投资,方便线路架设,又减少多余损耗。另外,城市建设高层化及环境美化,对供电要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继续以大量架空线作为配电网,不仅安全用电得不到保障,也会对城市美观造成很大影响。可以采用电缆供电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抵御外界强风、冰雪甚至交通事故等所造成自然侵害的能力,还能够为配网供电提供方便,可以说这也是城市向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
(2)合理选择配变容载比
供电可靠性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变电站变压器台数和容量。

为此,变电站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要依据当地负荷大小及增长趋势加以合理选择其配变容载比是反映配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应从安全可靠性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一是正常运行方式下按经济负荷运行;二是在两台上运行变电站,应不使运行变压器过载。随着城市发展,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要改变单台配变供电方式,尤其是高层建筑更应该设置两台以上配变供电方式,这是配网发展必须要加以认真考虑的内容之一。概括地说,就是要合理选择配变容载比,提高转供能力,使配网供电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
2.2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认真解决污闪问题
配电网安全可靠关键是解决闪络诱发相间短路及过电压烧毁设备问题。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以求得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开关室支持绝缘子、穿墙套管、刀闸支柱瓷瓶、连杆瓶等,可以加装防污罩。对于母排,可以加装绝缘热缩管。根据部分地的运行实践证明,这不仅提高了防污能力,而且还防止小动物造成短路。另外,在变电站的开关室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手段来防止污闪问题。比如,可以在开关室安装吸湿器以降低空气的湿度,破坏污闪的条件,以最小的投入保证设备的健康运行。
2.3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提高配网的抗雷击能力对于落雷较多的线路,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来提高配网的抗雷击能力。比如,可以采用瓷横担代替针式瓷瓶,针式瓷瓶改用瓷横担后,雷击次数会明显减少,只不过瓷横担的机械性能差,对于大档距、大导线线路一般不适用。
2.4缩小配网故障停电范围,提高配网转供电能力
对单端电源供电树枝状放谢性接线,沿线挂接大量分枝线和配电变压器,在长达几公里或十几公里线路上任意一处发生故障,都会使全线停电。使用联络开关不但可以大大缩小停电范围,同时也使安排停电范围大大缩小。对于联络开关选择,当首推柱上式SF6开关,它是一种具有控制和保护功能智能化开关,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越、寿命长、检修周期长、安装简易等一系列优点,可以说在故障停电过程中值得推广使用。不仅能够自动恢复对非故障段供电,还可用作建立馈线之间的联络,提高供电能力,最大限度地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2.5不断加强管理
现今,随着科技发展,配网的科学含量不断的提高,将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地要求。可以说,加强人员的管理,提高技术人员及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基础。具体地说,要在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和改进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切实树立全员的精品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规划、设计、运行、检修等,还要懂得计算机一级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从而为实现工程项目技术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需要进行停电管理。目前,我们的停电方式主要有计划停电和临时停电这两种,拿计划停电来说,它是根据月生产划工作需要,在月底向调度申请下个月的停电计划;而对于临时停电,主要是处理故障,临时向调度申请停电。这样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量的损失,有助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结语
总的来讲,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给配网电力事业带来了机遇和重任。要在坚持科学态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配电网结构,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解决污闪问题,切实提高配网抗雷击能力,提高其转供电能力,并不断加强人员管理,加强停电管理。也就是说,要始终以提高供电的可靠率为目标,使电力永远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从而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可以相信,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进步,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将会不断得到新突破,得到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廖艳斐.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几点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3(9).
[2]乔韧.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
[3]张大均.探讨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策略的实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5).
[4]郑德才.浅谈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J].中国电子商务,201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