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提升及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秋瑶 董雷
[导读] 火力发电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发电形式,在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张秋瑶 董雷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分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 029200
        摘 要:火力发电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发电形式,在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火电厂发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热控系统是影响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但是误动问题、管理不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等都会对热控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进而降低热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因此为了使热控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本文对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提升及优化做了分析。
关键词:热控系统?可靠性?优化
近年热控系统优化工作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相较于过去各火电厂热控系统的稳定性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热控系统的运行问题依然非常普遍,还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样才能促进热控系统可靠性的不断提升,使火电厂发电系统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
1?影响热控系统可靠性的主要问题
1.1误动问题
误动问题主要来自以下3个方面:首先,由于安装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满足热控系统装置的安装要求,而且也没有严格执行标准的安装流程,导致热控系统装置的部分程序出现错误,由此引发的运行过程中的误动。其次,由于热控系统的长期运行其内部电缆电源等会逐渐老化,进而因电力不能稳定输送导致误动。最后,维修人员欠缺维修能力,以至于热控系统的维护工作不够完善,有些故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样便会导致热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故障而发生误动。通过对误动问题的分析可知,多数误动都因人为而起,因此也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解决误动问题。
1.2管理不当
对管理不当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从三方面进行:首先,部分发电厂在设计热控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及时了解电厂的实际情况,整个设计过程完全凭借着个人经验,导致最后的设计结果和电厂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样电厂对热控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无法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最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因管理不当而引发热控系统问题。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火电厂热控系统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部分火电厂的管理人员却不具备良好的管理意识,而且管理过程也缺乏先进性,仍然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样就会导致管理工作和热控系统发生冲突,进而降低管理效果,甚至会引发热控系统的运行问题。最后,有些火电厂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在安装热控系统装置的过程中减少了某些配件的采购资金,因而导致任何系统装置但整体运行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且也没有通过管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了热控系统的故障率,降低了热控系统整体的运行水平。这样不仅会使热控系统出现故障,而且还很容易因为故障而导致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1.3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
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我国今年虽然对数控系统专业人才越来越重视,但仍然存在欠缺热控系统专业维护人员培养的问题。比如很多专业院校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方式对热控系统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导致人才无法符合现代化火电厂的运行需求,这样很多在热控系统专业毕业的人才都选择了其他行业,以至于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少[1]。其二,很多火电厂都聘用了专业的维护人员来执行热控系统的维护工作,但热控系统在不断优化,而大部分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一直停留在原地,很多火电厂也没有充分重视维护人员的培养,以至于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逐渐不能满足热控系统的没有需求,更无法获得最好的维护效果,进而导致了热控系统可靠性的降低。
2热控技术分析
2.1热控自动控制系统
热控系统中采用的分布式控制装置,是根据计算机来实现信息传递和运行,在DCS控制系统中,主要包括分布式网络来保证数据的建设,同时在计算机结合信息处理的作用,在热控自动控制系统作用下,各类数据信息都能高效率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DCS控制系统也可以结合主体动力控制设备和二级控制设备来进行工作,针对主要设备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发生了内部操作问题导致的故障,DCS系统能够从通信控制方面进行良好的作用。


2.2保护装置体系
保护装置主要是利用对动力设备主机的模型参数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审查,使各项参数参数达到要求,能够保证整体设备运作的安全稳定性[2]。在此过程中,电厂热控保护装置还能准确得到各装置的运行信息,保证了动力设备在良好工作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3.1增强仪表运行的稳定性
          热控系统仪表的稳定性在管理中容易被忽视,因此开展此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并定期维护仪器,从而大大减少了操作错误的可能性。通过对维修经验的总结为仪器的调试和调度打下了基础,根据维修工作的需要开展研究计算工作通报工作情况,确定维修工作的具体措施,减弱和消除安全隐患。
 3.2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外部环境因素对接地系统的影响较大,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确保接地系统的准确性,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通过计算或调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例如,接地系统风机斜坡,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很难完全实现抗干扰处理,因此设计人员应致力于技术创新。维修工作无论是接地还是干扰屏蔽,弱电流隔离,首先要从技术层面思考解决问题。检查系统的环境,包括输出和输入设备,结合现场情况检查干扰源,并从根本上采取中断措施,提高抗干扰能力,从而不影响接地系统的稳定性。
 3.3热控系统逻辑优化
        热控系统的逻辑控制取决于工人和操作员的预见性和技术能力。首先,需要一种基于容错逻辑的新型热控单元,检测工作从设计和控制两个方面展开。对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容错逻辑能够有效地控制误操作,保证热控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对系统信号进行采样和验证,以确保由系统获得的采样点是可靠的,并且这项工作应该由负责具体分析系统设置、操作逻辑条件、硬件等的专职人员来执行,以便铺设实现稳定的基础。系统的优化和升级,包括变化率和延迟时间的升级,增强了故障诊断能力,电阻过热或信号干扰会影响稳定性。最后导致系统故障,可以通过连锁信号保护切除或者是设计报警装置来解决此问题。最后需要通过开展试验来确保热控系统稳定性,并对设备和仪表进行仔细分析,以确保在设备质量上没有问题,从根本上减少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采取预防措施,处理隐患,跟踪售后和采购环节。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的性能和类型进行了选择,提出了具体的管理策略,并由专人进行管理。根据热控系统的稳定性,对系统进行更新,以提高系统性能,以满足热控系统的要求。
 3.4管理模式规范化
           当热控保护装置的部件出现不合格问题或严重损坏时,热控保护装置的相关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通过对大量火力发电厂事故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热控保护装置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元件不合格。因此,在选择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元件时,应选择具有更高规格和质量保证的产品,以便从源头上保证热控保护装置的运行。除了合理选择部件外,还应努力改进热控制装置的相关技术,在完善的技术和标准部件的双重保障下,可以有效地控制火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故障频率。
结语
综上所述,热控系统在火电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火电厂的运行稳定性,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热控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对此作了简要分析,希望对我国热控系统的运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曹阳,海浩.提升基建机组热控系统可靠性的监督活动实践[J].仪器仪表用户,2018,25(6):102-105.
[2]郭志军.火力发电厂热控设备抗干扰与接地系统可靠性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33-135.
[3]苍曼谷.探究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3):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