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亮,高德艳,彭琦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山东济南,250118
摘要:随着各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推动了电网的快速建设,越来越多的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行。与传统变电站中的保护装置不同,智能站的继电保护装置有很大的变化,其运行维护手段不能推广。目前,在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策略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技术发展的结晶和硕果,智能变电站具有信息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双重优势,可以进一步实现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营。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的方法的有益探讨,能够让电力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让智能变电站给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捷有力的电力支撑。
1加强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的重要价值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通过运用自动化系统,不仅会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而且能够显著降低建设成本。结合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特点得知,通过加强继电保护调试和应用,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需求。通过加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找到变电站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显著提高电力线路检修水平。另外,通过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能够确保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得到快速处理,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因为变电站内部结构特别复杂,通过做好继电保护调试工作,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合理确定电力系统故障影响范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常见问题
2.1未明确故障类型与故障点
在发现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为明确故障的类型,确定其是短路问题或者互感器出现问题,只有优先明确故障的种类,才能更加合理的处理问题。其次,在确定故障类型后,要进一步明确故障点,然后选择合理举措去解决。但是就现阶段电力企业来说,其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中,常忽略这一点。
2.2培训与检修工作效率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工作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工作难度,尤其是对于那些经验少、操作技能低下的工作人员来说,容易出现工作事物问题,影响检修进展。此外,一些老员工受到以往工作习惯和工作理念的影响,对新型技术无法有效应用,也为检修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在此形势下,企业不及时开展培训活动,定会出现面子工程问题,这对于检修工作的路是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企业必须认知到此项工作重要性,及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建设高素质、能力强的维修团队。
2.3引进新技术与健全检修制度
分析表明:(1)企业没有紧随市场发展以及变化,及时了解变电站保护装置常见问题特点以及应用缺陷,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导致二次回路过于烦琐,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效率低下。(2)电网建设落后,未及时引进先进维修与管理技术,也是影响变电站运行和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3)企业没有及时完善检修维护制度,护理监督管理工作,阻碍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实施。
3确定智能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策略
建立状态指标集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众多指标,且不同指标之间关联性不强。目前,应用较多的多状态指标模型主要为比例失效模型和模糊评价模型,二者之间各有各的优劣,从下面四个指标上选取最优模型。(1)模型计算精度:模糊评价模型主要使用了模糊数学理论,在判断中会受到经验导向的作用,主观性较强,极其容易接收专家经验的不良影响,结果有时会出现较大偏差。但是,比例失效模型是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模型,模型中使用了大量的历史客观数据。
基于这些历史数据的数据分析产生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不像模糊评价模型一样受到专家经验的不良影响,精度较高。(2)模型计算速度:模糊评价模型的计算方法运用到了权重集理论,即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中各类关系矩阵较为麻烦,且建立状态指标的隶属函数需要使用专家经验,计算速度较慢。而比例失效模型的计算过程中,运用到了极大似然估算法,在初值不太好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不收敛的情况。虽然计算方法相较于模糊评价模型较快,但是出现不收敛的情况势必会影响计算结果。(3)模型计算结果:模糊评价模型运用的计算方法会导致其计算结果是一串离散阈值,没有时间性,与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符。而比例失效模型由于其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阈值,于现场实际情况极其吻合,满足设备状态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这一特性。(4)模型应用平台的开发潜力:考虑到模糊评价模型在计算精度、计算速度和计算结果中暴露出的问题,可以得出其平台开发潜力不如比例失效模型的结论,比例失效模型的客观性极其适合开发其应用平台。通过对比两种模型这四个方面的优劣,可以发现比例失效模型相较于模糊评价模型更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策略。
4具体运用
4.1开关有序闭合
因为变电站内部线路特别多,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继电保护装置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方案,科学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如果系统电路频繁出现开和闸现象,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方案要求,科学配置继电保护装置,一旦系统出现突发事故,或者线路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能够自动进行安全控制,不但会提升电力线路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减少供电线路出现失稳现象。
4.2合理运用保险措施
如果智能变电站采取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在调试工作当中,能够准确找到线路接线错误之处。继电保护装置内部采用防过压技术,有效支持变电站内部保险机制的落实。如果系统发生异常现象,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故障电流进行隔离处理,有效保护其余支路的稳定运行。同时,系统可以实现定点报警,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找到故障所在具体位置,为后续的故障处理提供良好依据。
4.3系统故障诊断
(1)准确诊断系统故障,针对系统的短路与环路,进行全方位诊断,确保电力线路内部绝缘电子处于规定范围。(2)系统故障确定好之后,重点检测系统的直流电流,若检测仪器能够发出正常的报警信号,则表明线路稳定运行,若报警信号翻倍,则表明线路存在短路或环路线现象。另外,技术人员也可以对系统信号脉冲进行测控,针对二次回路当中是否出现脉冲现象进行,若系统的二次回路稳定运行,技术人员需要对分合闸控制进行全面检验,进而确保脉冲宽度设置合理。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新时代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单一节点排除检验方式已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时新的智能化检验方式得到了极为有效的推广和应用。相信随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一定能够给广大人民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管雪源,姚金刚,闫喜鹏.浅析二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2):57.
[2]孙乐天.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19(4):64-65.
[3]郑荣顺俤,李敏敏.智能化变电站扩建不停电接口方案实施及分析[J].电子世界,2019(2):73,75.
[4]余兴祥.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化变电站时代的发展状况讨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9,15(33):27-28.
[5]詹琦,庄琼剑.11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及继电保护运维研究[J].科技风,2019(6):169.
[6]冯顺,曲欣,王毅,等.浅析500kV智能变电站三跳失灵回路的设计[J].电气技术,2020(6):120-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