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栋霞 张微
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新疆836500
摘要:目前我国各个企业发展的十分迅速,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这便使得人力资源的质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使员工对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经营理念有更深刻、更充分的认识,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路径探讨?
引言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应该重视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优秀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另外,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同时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相应地完善与优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及管理价值
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主要针对公司不同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以及在个人素养与技能上的提高;企业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也需要管理者积极的向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企业管理者的高效管理进一步推动企业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公司实际情况,从而逐步对公司形成归属感,愿意效力于公司积极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1]。那么企业管理者针对人力资源进行高效管理具有哪些价值呢?首先,通过管理者针对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质量进行管理,则可使工作人员更加的专业化,有效达到公司的标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效力,有效推动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在质量上得到显著提高;其次,针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以及技能进行提高与培训,则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进而愿意为公司的发展着想,而不是为个人的盈利为主要目的去工作;最后,企业管理者积极引导工作人员认识公司的历史以及现状,可推动员工更熟悉企业,进而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高效正确的工作意识并积极地在自身工作能力上进行提高与发展。总之,企业管理者针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进行不断的探究,从而有效优化公司管理重点之一,推动公司发展。
2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
2.1培训体系不健全、不规范
企业的培训体系是否健全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有很大的影响,我司配有专门的负责培训的老师和部门,拥有完整的培训体系。但有些企业只有不切实际的培训制度,培训目标的模糊、培训资源的不足、培训效率的低下,这些因素都导致企业的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明显的效果。
2.2缺少评估价值
企业培训活动需要结合效果评估内容,否则所有活动都将流于表层形式,对于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缺少考核机制和评价价值,无法和薪酬机制、人事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导致所有工作全部流于表层形式。并且此种评估形式过于单一,并未成立相关数据库,缺少评估机制,并未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缺少事反馈机制和事中评价机制。
2.3看重管理培训忽视技术培训
企业的人才包括三大类:管理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我企业业对这三类人才的培养一贯侧重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结果显示,即使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管理人才培训,效果也没有很明显。因为公司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仅仅靠对管理人才的培训是不够的。相比,企业中占多数的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他们掌握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里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工作工程中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的知识。企业缺少对于这类人才的长远培训规划,他们的知识不能及时得到更新,技术很难站到行业水平的前沿。
所以,目前我企业业的专属技术和高新科技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如此明显,与我企业业的培训机制不无关系。
3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有效性的路径探讨
3.1进一步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增强员工培训的针对性
加强员工培训,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一些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内容仅以技能的提升为重点,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提升,这就需要完善培训制度,补充员工培训的内容,防止员工培训流于形式,仅限于表面。制定培训计划不仅为企业的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确定了培训工作的目标。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要坚持做到在实际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现不同层次的员工针对性的培训。
3.2完善人力资源培训评估机制
企业需要提升对人力资源人才培训工作监督,对各种机制进行完善和改进,结合基本标准做好培训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客观评估机制,选择适合改进意见内容。准备工作,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需要贯穿导致整个培训工作中,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现状、需求和结论等具体分析,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为人才培训制定战略性目标,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实施阶段,需要依据标准随机考查,对培训结果以及成绩进行检测等,对于出现的不足和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提升项目管理工作。培训工作结束后,需要结合培训员工绩效进行跟踪,做好反馈工作,进而可以为员工工作提供更加真实和准确的依据,做好分析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和运行。
3.3企业培训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
企业管理者针对公司不同阶级的工作人员在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上,需要做出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并提高管理有效性,使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得到相适应的管理。同时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如何进行相应的培养,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养与技能。在培训中以“经营型”的方式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首先,企业管理者针对基层的工作人员,应当在薪水上根据他们的工作努力程度进行相应的奖惩,企业管理者在薪水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则可使工作人员在自身的工作动力上得以提升,可进一步使公司的基层工作人员形成努力工作的动力;其次,企业管理者针对中高级的工作人员应当引导他们形成自己岗位的工作意识。例如引导他们认知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使他们对自身的工作逐步形成认识,从而积极的提高自身工作素养。除此之外,管理者针对中高级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奖金上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表示,通过奖金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因此,管理者不可忽视奖金的重要性,通过奖金进一步使工作人员更信任公司,进而积极地为公司谋发展。
3.4做好培训的风险控制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一定要有风险控制的意识,不仅要做好企业外部风险的控制,而且内部风险的控制也不能忽视。首先,识别在培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法律风险,利用法律实现对企业自身权益的保护,在培训开始之前与员工签订正规有效的培训合同;其次,为了留住人才,要多管齐下,对优秀的人才可以采取加薪、增加福利、提高职位等方法,来减少人才的流失。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当中保持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应该重视企业人才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工作技能,进而提高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质量。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员工的工作能力,建立起健全的评价机制,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任广新,陈葆华.“互联网+”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4).
[2]赵培.“互联网+”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5).
[3]郭晓明.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以事业单位为例[J].中国商论,2019(15):249-250.